“阿根”走后十年杳无音讯,“阿妹”独自支撑起一个家。福建日报通讯员 科比 摄 初心不忘:植根人民牢记先辈热血 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21日表示,《松毛岭之恋》用民族歌剧的艺术形式讲了一个精彩的红色故事,体现了福建文艺工作者对振兴民族歌剧的深刻感悟。 这种感悟,来源于新时代文艺工作为人民讴歌的迫切需要,来源于舞台艺术守正创新的集体意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表示,当下文艺舞台正逐步把重心向当代移、向一线基层移,努力植根人民群众。对《松毛岭之恋》来说,守的是红色文化之正,创的是表现手法之新。 两年多来,“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贯穿在该剧的创排过程中。据介绍,剧组先后十多批次组织主创人员前往松毛岭腹地采风,走访红军桥、松毛岭保卫战遗址、前线指挥部等历史遗迹。剧组找到红军遗腹子和遗孤等剧中人物的原型,记录下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一遍遍含泪聆听,“阿妹”“阿根”等人物渐渐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致敬初心与大爱的情感表达点,犹如漫天繁星,一次次洗礼着主创们的内心。 “每次见到革命者后代,泪水都止不住地流。”饰演“阿妹”的主演董狄说,首演地点打破常规选在长汀,就是为了第一时间接受老区人民的检验。 “剧中的一切,都真实发生过。那些人和事,让我深受感动,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剧本写好。”担纲共同编剧的著名剧作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居其宏表示,创作《松毛岭之恋》,是要提示今天的人们莫忘革命理想、革命宗旨,莫忘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 对于执行总导演靳苗苗而言,无论守正还是创新,她的底气都是“真实”。除了人物的反复挖掘,剧组为了还原时代感,还多次向龙岩民俗专家取经。从客家女性不同时期的发饰穿着,到百姓家中的床单花色;从屋前挂的究竟是大蒜还是辣椒,到提篮里放多大的地瓜和胡萝卜……该剧服化道景的设计,都讲究一个“真”字。 她说,惨烈的松毛岭战役发生在中秋节,从此,当地百姓八月十五这一天改在村里的公祠祭奠亲人。创作中,她完全遵照这些民俗,希望全剧有更加凄美、震撼的呈现。 演出前,靳苗苗提前一个多小时把所有演职员召集到舞台上的“观寿公祠”。静默中,他们像苏区百姓那样感怀先烈,并从这种仪式里汲取表演的力量。“人物是真实的,表演更要踏实走心,要让观众‘真听’‘真看’。”这是靳苗苗的坚守。 于是,在松毛岭老屋的门槛上,“阿妹”体验盼郎归,一坐就是半晌;红军托孤一段戏只有十几秒,可每每“孩子还没起名字”的话语响起,“女卫生员”总是泪洒排练场;跃起、跌倒、挣扎、奋进……主演姚中译说,每一场演出自己都当成首演,力求一次比一次走近“阿根”的初心。 台上用了真情,台下便有了实感。观众张女士感叹,《松毛岭之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血肉丰满,音乐和唱词委婉动人、催人泪下,是一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红色题材作品”。 而在专业剧评人眼中,《松毛岭之恋》在真实叙事的夹缝中呈现了唯美与诗化,尤其是“融入了浓郁的福建地域特色和闽西风情,创新性地利用当代舞台的表现语汇,彰显出美轮美奂、凄美壮丽、震撼人心的音画意境,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民族歌剧发展的新美学之路”。 近期,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福建艺坛捷报频传,再获文华表演奖、梅花奖和曹禺剧本奖。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守正创新、勤业精业,推进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完善艺术精品创作“火花茶会”等机制,加大对精品创作的支持力度,激发艺术家们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勇攀艺术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