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传统的畲服+穿戴便捷的现代头饰,是年轻畲女最喜欢的装扮。 重传承 基地人才两手抓 承载着民族文化和地方民俗的罗源凤凰装,在濒临消亡时,该如何迎来涅槃重生? 罗源县文化馆馆长陈雯介绍说,罗源凤凰装制 作技艺在2008年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源县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大投入,抢救和保护畲族服饰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力图形成可持续的传承人机制。 目前,罗源县已在霍口畲族乡福湖村建立畲族服饰传承保护基地,在松山镇竹里村蓝曲钗的畲服店成立畲服传承示范基地,并坚持收集整理畲服的文物、资料。此外,在起步镇水口洋村、西兰乡许洋村、飞竹镇塔里洋村、凤山镇后张历史文化街区等地,都设立了畲族服饰展示厅,向居民和游客展示罗源凤凰装。 走进被誉为“代表罗源凤凰装最高制作水平”的蓝曲钗畲服店,一件件光彩夺目的凤凰装映入眼帘。蓝曲钗说,他从13岁起便开始学做传统畲服,祖传裁缝手艺到他这辈已经是第四代,整个家族有多人从事服装行业,“畲族文化受到重视,我又回归做畲服,儿子蓝银才从小也跟着我学习畲服制作”。 以蓝曲钗为代表,罗源畲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各1位。为保证传承队伍不断延续壮大,避免青黄不接的断代难题,2017年12月,罗源县文化馆牵头建立非遗传承人之家,传承人之家摸索健全常规培训体制,逐步形成了“一师授多徒,一徒学多师,一徒承多艺”的培训格局。 此外,“非遗进校园”在罗源县已经成为常态化的传承新探索。8所中小学、幼儿园开设了非遗课程。县文化馆还通过田野普查、走村入户式调研,挖掘民间制作畲服的手艺人,逐步扩充传承人队伍。 闯市场 融入文化旅游产业 近年来,罗源县以“畲风海韵”为主题,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游客多了,畲民们也纷纷主动穿起凤凰装,随之出现了大量的畲服制作需求。“畲服是畲族文化最直观的名片,十分吸引游客。”陈雯说,如今在畲村,穿着罗源凤凰装的畲女已成为景区最亮丽的风景。 畲服市场回暖,让蓝曲钗、蓝银才父子在家门口忙得热火朝天。“现在每年平均将近400套畲服订单,最多时一年能卖700套。”蓝银才说,高峰期时,店里14台机器同时开工,还要请亲戚们来帮忙,每天忙碌到深夜。 同时,针对传统畲服不够舒适、款式单一、成本高等问题,罗源凤凰装不断推陈出新,在汲取原有特色元素的基础上,顺应市场潮流实施改良,适应时代审美,服务文化旅游产业。 此外,罗源凤凰装也走向全国舞台: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参加2018第四届中国(浙江)畲族服饰设计展演荣获一等奖,入驻福州市三坊七巷“畲族馆”,漂洋过海在台湾新竹灯会上展示畲服…… 未来,罗源县还计划以凤凰装为拳头产品,发展畲族服饰特色产业,通过“基地+公司+农户”模式,带动苎麻、养蚕、刺绣等产业链协同发展,让罗源凤凰装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潮中,绽放新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