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摄 易地搬迁延续一亩方田的生命 尽管主张保留长期定位试验点,以保证农业科学研究的连续性,但王飞也意识到,原地保留,并不切合实际。 “届时,台站周围被现代化建筑围绕,汽车、空调所排放的尾气、热气将加剧该地的温度和尘降,增加土壤水分的蒸发,与最初的农田环境相距甚远,试验结果难以推广。”王飞说,为寻找更加合适的方案,6月中旬,白沙台站研究团队与当地农业部门专家组队赴湖北省农科院考察。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的黄棕壤性水稻士肥力长期定位试验基地,是我国长江中游稻麦轮作制度的唯一肥力长期定位试验基地,至今已运作37年,积累了大量与黄棕壤性水稻土肥力演变规律有关的数据。 2017年,建设中的武汉市洪山区平安路途经该试验基地。为此,当地确定了原状土整体异地搬迁方案。去年,湖北完成了1400多平方米、1.1米厚的试验基地土层的整体搬迁。近年来,河南、黑龙江、浙江等地也都有农业长期定位试验站整体搬迁的先例。 “在充分的预评估基础上,把土壤割锯成若干个规则的土方,以模具固定后,起吊并平稳地运至搬迁地,再进行无缝拼接,实现异地搬迁。”闽侯县白沙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秋生说,原状搬迁土能有效维护土壤原状性,对土壤结构扰动较小,最大程度保留土壤原始理化和生物学性质,使土壤信息得以延续。 经过沟通协商,省农科院与闽侯地方政府,初步达成原状土整体异地搬迁的共识。 “本地水稻土多为低丘红壤发育形成,土质黏重;而湖北黄棕壤土则要软得多。”李清华说,由于土质差异,福建黄泥田土壤在进行压模入土时,难度要大得多。同时,在新址选择上要进行充分评估与预实验,“保证新址气候、地势、土壤等状况尽可能接近原址”。 完成异地搬迁,仅仅是第一步。王飞认为,农业野外科学观测事业要行稳致远,还需直面更多问题。 基础设施方面,野外监测自动化设施配备普遍欠完善;数据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仍在起步中,数据共享水平有待提高;专业、稳定、耐得住寂寞的观测监测人员队伍,亟待建立;可持续的经费支持需要更多的政策倡导。 王飞的愿景是,构建一站多网的野外监测研究分布格局。“以闽侯白沙试验站为中心,辐射闽北、闽东、闽南等野外监测点。各地立足地方需求,因地制宜确定监测研究方向。”他举例说,闽西地区应着重关注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治理;闽东地区则应聚焦生态茶园建设与经济绿肥推广。 利好消息不断。去年,农业部印发《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国确定36个站点为第一批“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省科技厅则于去年认定了首批9家福建省野外观测研究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