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红传航道”:用新媒体讲好红色故事 让红色文化迸发生命力
2019-08-23 12:35: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红传航道项目组在第五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路演现场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东南网8月23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项目团队成立701天,在16824个小时里,行程10.2万公里,已开发47条红色研学旅行线路,组织研学旅行924团次,受益学生达27494人;已开发文创产品37类,为建宁、清流、明溪等省级贫困县、红色旅游地带来经济收入1000余万元……”这是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创业团队“红传航道”在参加近日第五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决赛时做的精彩汇报。在专家评委看来,其项目结合互联网特点,利用数字化的技术去链接时空纽带,直面“红色资源开发形式单一,表达方式陈旧”等问题,优化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讲好福建红色文化故事的运作模式尤为值得肯定。经专家评定,该项目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上脱颖而出,成功摘得金奖。其金奖背后,凝聚的是全校22个学院,1080名学生共同传承福建红色文化愿望。 福建师范大学学工部部长兼任项目顾问的杨建义教授对此项目给予充分肯定:这些有志青年肩负着共同的使命——带着不忘历史的初心,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相聚在一起,顺应时代特点以及在考察中了解到的现状,通过自己所学对红色资源的整合和提炼,运用互联网+手段,为大中小学提供红色教学课程组和新媒体资源,开发红色资源,既有时代价值,又有战略意义。 因为初心,唤醒红色基因 “内容理论性强、话语体系传统、形式枯燥乏味、传播队伍单一”,“红传航道”项目发起人之一的孙巧真告诉记者,这是此前他们针对福建省内56所中小学,10216名中小学生展开相关调查得到的结果。如何发挥学校优势,把红色故事宣扬好、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成为学校师生不断讨论与思考的话题。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该院的学术和师资优势,以及数学与信息学院、教育学院、美术学院、传播学院等提供的技术、理论、美编传播等优势,“红传航道”2017年正式成立。组成由教授领衔指导,本硕博学生共同参与的团队,并成立理论研习社团——红传社。经过讨论与思考,“红传航道”将方向定为:用“互联网+”手段对红色资源进行内容再造,并打通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使红色文化更鲜活、更具时代性,传导对象更明确、更精准。 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 红传航道项目作为创业项目,如何自身造血呢?团队以红色文化展馆、地方和企事业单位购买服务和政策资金扶持实现项目的自我造血,资金主要构成为企业资助56%;政府购买24%;政策支持20%。项目主要面向社会公益性提供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助力红色基因代代传,面向中小学开展红色文化公益课堂、提供教学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面向乡村开展红色文化的在地挖掘、整合传播和空间营造。 张小清,是理论组副组长,作为攻读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博士研究生,她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由她梳理出来的福建省红色故事,被交给团队里的美术组和技术组,红色故事变成视频、漫画,并被开发成适应中小学生话语体系的红色金课。“这样做,既能保证红色文化的理论价值,又有趣味性,能够让更多人爱上红色文化。”张小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