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牢记使命 同创党报辉煌

2019-08-25 08:59:03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记录时代,守正创新。

70年来,福建日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呕心沥血、孜孜以求,参与着、见证着、记录着新福建建设的盛世变迁。

25400多个日夜,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福建日报人筚路蓝缕,开拓前行,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部厚重的创业史。

我们用笔和镜头忠诚记录一路荣光,激情迸发的时代也给报业发展提供沃土,推动着报业改革与融合发展。

70年来,一代又一代党报人在实践中学习,在时代的感召下不断前行。

在《福建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本版刊登几位报人的回忆,记录福建日报推动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呈现了报人创造的辉煌与荣耀。

昂起报业发展的龙头

陈逸清

2002年8月25日,陈逸清在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大会上讲话。福建日报记者 祝敏松 摄

本世纪初,我有幸在报社工作了近6年。报社6年,最令我难忘的事是筹备成立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2001年8月初,根据省委决定,我从省委宣传部任上转岗到福建日报社主持工作。此时,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引导和推动下,全国报业集团化改革已经由点到面成为发展的主流。当时经国家主管部门正式批准成立的报业集团已达26家。

彼时,《福建日报》创刊以来,经过历代报人的共同努力,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实力,基本达到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组成报业集团的有关要求。福建日报社编委会在省委、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从9月初开始着手筹建报业集团。

同年10月10日,筹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工作全面启动。筹建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围绕集团发展战略、领导体制和组织架构、报业经营运作机制、集团多元化经营、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财务管理制度改革、行政物业等后勤保障系统改革、奖惩激励机制改革、股份合作制度改革、党务群团工作创新等10个专题展开调研。在充分论证、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形成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改革总体思路及实施方案,并逐级报批。

2002年2月24日,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专题研究原则通过《福建日报社关于组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的总体方案》。次日,省委分管领导黄瑞霖副书记听取汇报并同意把方案报省委、省政府审定。27日,省政府分管副省长潘心诚主持专题会议,研究组建集团有关事宜并提出指导意见。次日,习近平省长和黄小晶、张家坤、潘心诚副省长分别在修订后的方案上签批同意。鉴于当时省委书记宋德福已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为了及时报批,根据黄瑞霖副书记意见,以省宣名义给宋书记写信并附上报批的组建方案,于3月2日由我专程赴京报送宋书记。3日,宋德福书记批示:“拟同意,请展工、绮萍同志核批后再报。”5日,卢展工、梁绮萍两位副书记圈批。6日,省委、省政府“两办”以最快速度完成办文程序,印出向中央和国家主管部门报批件。8日,我带着省委、省政府的批件赴京向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报送。这段省里逐级审批办文的时间前后只有13天,工作效率之神速,令人感动!

3月15日新闻出版总署派出工作组到报社实地考察。6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同意组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的批复》。

2002年8月25日,我省第一家传媒集团——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在《福建日报》创刊53周年之际正式宣告成立!这一天,对福建新闻传媒事业和《福建日报》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庆贺和纪念的日子。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的组建,是福建日报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她吹响了新一轮创业的奋斗号角。站在新起点上,集团党组着力再创新业绩,提出了“三年打基础,五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当我于2007年6月7日离开一线领导岗位时,已可乐见第一个五年目标的基本实现。这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集团全体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报业集团化改革效应的生动体现。纵观集团成立以来不断发展的轨迹,所有同仁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应当为之自豪、为之欣慰!

福建日报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为福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原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省记协原主席)

住村解决了“下梗阻”

魏章官

魏章官(中)在泉州山美水库采访。

一石激起千重浪,万千干部下基层。《福建日报》1989年11月16日至1990年7月31日开展的“住村三昼夜”系列征文报道活动,引起了强烈反响,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上世纪80年代末,农村改革、开放和发展遇到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包产到户,不要干部。”当时流传着的这样说法。我省相当一部分村的工作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中心工作到了村一级就贯彻不下去,形象地说“上头会议开三天,底下传达一支烟(时间)”,农村工作出现了“下梗阻”或者说是“断裂层”。

1989年11月初,福建日报记者到一个村里住了一夜,了解到不少平时走马观花难以听到的情况。大家商量说:农村问题较多,但报纸宣传要从正面提出问题,开设“住村三昼夜”栏目来推出系列报道,要求记者和县市报道组等采访者至少住村采访三天,多了更好。时任总编辑林振夏非常赞赏这个点子,编委会一致同意农村处、记者处、工商处、政教处和总编办一起搞。

开展“住村三昼夜”系列报道的初衷,正如当时征文启事中说的“为了推进新闻队伍建设,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采访作风”和“为了深入反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引起全社会关注”。

始料未及的是,“住村三昼夜”推动了领导作风的转变。全省各级干部纷纷走出“文山会海”去住村。一时间,住村抓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与群众沟通了信息,联络了感情,密切了干群之间、党群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了当时农村存在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

据统计,在8个半月中,《福建日报》刊登“住村三昼夜”的稿件共105篇,先后参加“住村三昼夜”采访活动的新闻工作者有100多位;全省党政机关干部参加“住村三昼夜”及以上活动的有1万余人,其中县市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住村三昼夜”活动的有343人。

平时,村一级报道很难较多地登上报纸显著位置。“住村三昼夜”系列报道,极大地推动和加强了农村报道。《闽西日报》《三明日报》等地市报也陆续开辟了“住村三昼夜”栏目。

住村抓村,成为当时全省各级党政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龙岩地区当年底抽调400多名干部,奔赴1700多个村开展为期15天的住村活动。有的地方组织干部住村抓村一年,有的还派一批干部住村任职。

通过“住村三昼夜”活动,干群之间拆了“隔心墙”,架起“连心桥”。时任漳浦县委书记承光大到院边村住三昼夜,发现村里水渠变“干渠”已有23年之久。他看到每天夜间挑灯等水挑水浇菜的有300多人,含泪说:“缺水这么严重,我们关心得太迟了。来年春耕没水灌溉,我来替你们挑水。”承光大说干就干,参加劳动,组织群众修好了水渠。

“住村三昼夜”系列报道还走出农村,延伸到住厂、住店、住校办实事活动。时任宁德地区行署专员陈增光住厂三昼夜,帮助福安农药厂扩大生产。

福建日报社农村处收到许多要求“住村”的群众来信,还经常接待基层干部群众来访“请住村”。

“住村三昼夜”系列报道获得1989年福建新闻一等奖。其中一组稿件获得华东九报头条新闻竞赛一等奖。《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杂志和《新闻出版报》等刊物都载文赞扬福建日报“住村三昼夜”系列报道,并被载入1989年的《中国新闻年鉴》。

(作者时任福建日报社农村处副处长)

技术革新阔步向前行

柯机榕

1999年12月1日,柯机榕向来福建日报社考察的王选院士(右)介绍采编网络的运行情况。福建日报记者 常刚 摄

1989年春,我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通过省引进人才的方式,从杭州能源部华东勘测设计院调到福建日报工作。报到当日就接到通知,次日必须赶往山东潍坊,和在那进行激光照排项目技术调研的小组会合。次日,40多个小时的火车旅途拉开了我在福建日报技术工作岗位的序幕。

项目小组辗转潍坊、北京等地首批使用激光照排系统的单位调研。项目小组中只有我是计算机专业,项目技术方案的设计把关、技术参数的具体配置以及技术系统安装调试的组织实施等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我的身上。

日夜兼程加班加点,经过5个月的艰苦奋战,项目顺利进入验收阶段。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王选教授亲自参加了项目验收工作,技术评估小组对项目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之后在北戴河召开的技术经验交流会上,我们的技术配套和管理规范被大力推广。

激光照排系统投入运行,要组建激光照排车间。我责无旁贷地担任车间主任,技术和生产双肩挑。车间人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从铅排车间里比较年轻的员工中挑选,一部分向社会公开招聘,我亲自授课强化培训。

在激光照排车间正式投入工作时,我们邀请铅排车间老工人来参观。临走时老工人感叹,一代人比一代人幸福啊!这样一句平凡的话,竟使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这就是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称为“告别铅与火,走进光与电”的中国报业第一次技术革命。

网络技术、电脑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采编业务报纸出版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网络化,被称为“甩掉纸和笔”的报业第二次技术革命。

报社顺应潮流成立了技术部门——电脑中心。1997年底,我着手进行部门筹建,并主持部门工作。我一边招募人才,一边组织部门技术人员进行采编业务管理系统方案设计,同时配套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那时,电脑还没普及,编辑记者们不仅要改变用纸笔写作、编辑的方式,转为通过电脑工作,还要改变纸稿传递习惯,学会适应管理流程的信息化网络化。

福建日报的采编系统建设项目因技术方案科学合理,推广应用成功,被中国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和同事们还把信息化工作推广到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向着数字化报社的构架迈进。王选教授又一次来到福建日报社,我向王选教授汇报福建日报技术建设成果的新闻照片,还被刊登在《福建日报》一版。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涌现。2017年8月,党组研究通过了技术部提出的《技术融合项目建设规划建议》,由技术部实施集团的基础设施资源整合。2019年6月,党组研究通过了技术部《关于一体化媒体融合平台建设和相关配套方案建议》。该平台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共融互通;实现报网端微融合生产、核心业务移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有效应用,全面支持纸媒与新媒体业务,为《新福建》客户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

我们期待通过该平台搭建,进一步促进集团相关的机制体制改革,福建日报媒体融合发展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为福建日报社信息技术部主任)

从华林路到忠孝东路

林娟

林娟(右)在台湾花莲采访。

人的一生要走过无数的路,福州的华林路与台北的忠孝东路于我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两条。

1991年夏季,离开大学校园,我一脚踏进了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17年后,我以驻台记者的身份寓居台北忠孝东路四段。

福州至台北的直线距离不过250多公里,如果华林路阳光明媚,忠孝东路多半也风和日丽。从华林路到忠孝东路,形形色色新闻交流和民间往来的故事串到了一起。

时间回溯到2008年。作为大陆距台湾最近的省份,中央高度重视、支持福建积极发挥在对台工作中的区位优势,于当年年底,率先开放福建日报等两家媒体作为大陆首批地方媒体赴台驻点。12月18日上午12点25分,福州—台北空中客运直航首航班机MF883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起飞,作为首批赴台驻点的大陆地方媒体记者,我有幸与机上的204位乘客一同体验这不平凡的旅程。

首次驻台又搭上首航班机,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不过,比我更兴奋的当属王大琛先生,时年90岁的他是那趟班机上最年长的乘客。王大琛是福州人,1949年去了台湾,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后,思乡心切的他每年都要回福州数趟,每次往返,不是从香港就是从澳门转机,十分耗时耗力,而榕台直航只需80分钟,老人家连连感叹:“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见证这样的历史事件,真的太荣幸了。”

由于两岸政体不同,人文环境也存在差异,首次驻台,工作、生活状况的陌生复杂确曾给人带来不少困扰,但我们努力调适、积极应对,坚持以福建媒体记者的视角来全面观察与报道台湾的时政、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报道两岸交流的各项重大活动与事件,那是两岸分离近半个多世纪来,我省第一次在台湾本岛发出自己的“声音”。

迄今,我已先后赴台采访交流9次,其中赴台驻点5次,发表了不少涉台稿件,它们有的被转发到两岸的新媒体平台,一些台湾网友成了我博客和微信公众号上的粉丝,他们有的留言说“哇!想不到,台湾在你的眼里是这样的,我们读起来觉得新鲜有趣”,有的说“从你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大陆”。台南一位读者专门找到我说:“我就是想当面表示感恩,您是真的在关心台湾,对我们有善意。”通过自己的采写,增进两岸民众的理解互信,正是我们驻台记者的使命。

随着赴台驻点时间的推移,我越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要通过接触交往一点点累积。既然我有机会深入台湾,就不仅要做好采访报道工作,更有义务担当沟通两岸民意的使者。民意在民间,我主动找台湾各行各业的民众聊天,通过采访体察民情,挖掘新闻的干货,同时也向他们传递大陆的信息。

有一次在台北的计程车上,我和老司机聊天,他好奇地问我大陆有没有十层楼高的房子,大家是不是都吃得饱?我耐心地跟他介绍自己在大陆的生活情况,待车到目的地停稳,又翻出手机里的一些大陆人文风物的照片与他分享。最后他说:“我一定要赶在走不动前,亲眼到大陆看看。”在台湾驻点,类似的小故事不胜枚举。

时光如流,穿行海峡。转眼间距我首次赴台驻点已过去了11年。11年间,我的同事们作为驻台记者已40多批次往返于华林路与忠孝东路,大家用勤勉的书写与诚挚的交流努力打造闽台一家亲的通路。

从华林路到忠孝东路,既是驻台记者们职业生涯的成长之路,更是两岸融合发展的一条心路。

(作者为福建日报社海峡新闻部副主任)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