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福州专场答记者问

2019-09-01 13:57:52 林先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房小奇  

东南网9月1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1日上午,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启动,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首场发布会为福州专场,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尤猛军,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飞,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阮孝应围绕“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建设有福之州 打造幸福之城”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提问。

记者:许多市民都明显感觉到,近几年福州的城市建设品质越来越好,功能越来越全,颜值越来越高,能不能为我们作个具体介绍?

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尤猛军:好的。习总书记在福州工作的时候,对福州的城市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指出:福州应当“变得更美、更精、更亮”。一个时期来,历任市委、市政府遵循习总书记的教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点,把老城提升和新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同步推进。

在老城提升方面,重点做了几件事:

一是6条地铁同步建设。16年1号线开通,19年2号线开通,现在在建的地铁还有1号线二期、4号线、5号线、6号线、滨海快线,5条加起来总长189公里、总投资超过1500个亿。从今年起,每年都会有一条地铁建成投用,到2022年,我市的地铁主线网将基本形成。

二是113个连片旧屋区同时改造。2000年夏天,时任省长的习总书记,走进潮湿闷热、狭小拥挤的台江苍霞棚户区。面对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强烈愿望,习总书记深情地说,大家要记着,“政府”的前面是“人民”两个字,我们的政府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在习总书记的亲自推动下,苍霞棚户区一个月完成动迁,3000多户、近万名居民一年后就住进了新房。当年的苍霞棚户区,现在已经成为福州市的文明社区。总书记的为民情怀,老百姓的殷切期盼,成为我们持续推进连片旧屋区改造的强大动力。去年,我市实施连片旧屋区改造61片,拆迁量超过1200万平方米;今年,还将改造连片旧屋区52片,拆迁量超过500万平方米。

三是全面整治老旧小区。2017年,我们整治了老旧小区35个;2018年,整治了老旧小区300个;今年,还将继续整治老旧小区80个。这次的整治有几个特点:既做地上的,又做地下的;既做看得见的,又做看不见的;既做硬件,又做软件;既有政府投入,又有市民出钱;既有政府主导,又有群众参与。老旧小区的全面整治,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欢迎。

四是舍得拿出黄金地块打造市民公共休闲空间。三年来,建成休闲步道12条,总长108公里;建成生态公园15个,总面积7395亩;开挖扩挖7个城区调蓄、景观湖,总面积3690亩。沿城区内河水系建成串珠公园193个,滨河绿道450公里,新增公园绿地3000多亩。

五是把群众发动起来,大家都来种树。坚持种大树、造绿荫,三年来,全市新种乔木55万株,其中仅市区就新种乔木29万株。目前,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1平方米。今年,我们又展开了“绿进万家、绿满榕城”专项行动,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六是标本兼治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组织实施湖东路下穿、尤溪洲桥头改造、浦上大道拓宽等交通拥堵治理软硬项目644个、总投资590个亿,城区高峰平均车速同比提高6.1%,拥堵延时指数同比下降2.3%。我举一个缓堵项目的例子——五四路口改造项目。通过立交桥的建设,打通了五四路和二环路两条主干道的连接点,这样,进出城市的通道顺畅了。

七是精准整治立面景观。我们改变以往整条街道整治的状况,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逐条街道精准梳理、研究提出整治节点和整治项目。去年确定的东街口、苍霞新城周边等2320个精准整治项目,已经全部完成。

八是用系统的理念整治城区水系。三年来多,我们把内涝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污染源治理、水系周边环境治理、水系智慧管理5件事一起考虑,3200多个项目同步实施。目前,黑臭水体治理进入全面扫尾,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联排联调中心已经发挥作用,水系周边环境焕然一新。

九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近几年,我们借鉴了杭州、厦门等城市的经验,引入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比如:提升保洁水平、推行公厕革命、动态修补人行道、推行垃圾分类、建设夜景工程、缆化下地、拆墙透绿、街头小公园建设等等,城市管理正在向精细化迈进。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福州老城区逐渐变新、变绿、变畅、变美,越来越宜居,越来越舒适。

在新城建设方面,重点做了几件事:

习总书记在福州工作的时候,围绕福州城市的空间拓展,提出了“沿江向海”“东进南下”的战略构想。怎么把总书记的战略构想落到实处?我们启动了长乐滨海新城建设。滨海新城规划面积188平方公里,面朝东海,坐拥东湖,涵盖空港、海港、信息港,空间大,生态优,条件好。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滨海新城已初具雏形。我们主要抓了6件事:

1.抓区划调整。长乐正式撤市设区,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2.抓规划编制。对标雄安新区,47项规划已经全部完成,新城框架、规划体系已基本成型。

3.抓配套建设。启动了三批180个重点项目建设。仅交通基础设施这一块,就有1条高铁(福平铁路)、2条地铁(地铁6号线、滨海快线)、2条高速(东绕城高速、长平高速)、4条快速路(东部快速路、东南快速路、清江快速路、泽竹快速路)。

4.抓功能疏解。把老城区高端优质的医疗、教育、文化、养老资源引导到新城来。目前,滨海新城三甲综合医院、福州三中滨海新城分校等项目建设已全面展开,融侨国际双语学校已正式开学。同时,通过“腾笼换鸟”,把老城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总部疏解出来、集聚发展。

5.抓产业支撑。重点抓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建设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另一个是,建设新城临空经济区。

6.抓生态完善。做好3件事,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新城:一个是,打造一条宽300米、长13公里的森林景观带;另一个是,启动15平方公里的东湖湿地保护规划建设;再一个是,规划建设4个公园,包括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城市植物园、中央公园、滨海公园等。

通过新城建设,福州城从“沿江建城”转向“沿江向海”,这是福州城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跨越。

关于城市建设,我就介绍到这里。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请问,近年来,福州在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飞:产业是城市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和综合实力的基石。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城市强。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六区叠加”的优势,心无旁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主要通过深入开展“项目年”“三产年”“招商年”等专项行动,全力推动“数字福州”“海上福州”“平台福州”建设,持续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营商环境等实打实的具体举措,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推动产业发展、不遗余力壮大实体经济。几年来,福州的经济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是经济体量大幅增加。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856.81亿元,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2012年的第14位上升至第9位。打造了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建成了22家重点工业园区、16个重要工业产业基地,产值超百亿的龙头企业达12家,永辉超市、恒申控股、福耀玻璃等13家福州民企跻身“2018中国民企500强”,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二是经济质量稳步提升。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8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3。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新增签约项目95个,总投资864亿元。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已集聚280家大数据关联企业,马尾物联网产业基地已集聚156家物联网企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江阴国际深水大港新增7条内外贸航线。193个“海上福州”项目完成投资313.7亿元。渔博会成为全国首个获商务部批准的国家级渔业专业展会。获批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建立海峡基金业综合服务平台、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等特色平台。马尾基金小镇集聚300多家基金类企业,管理资金规模达1340亿元。与蚂蚁金服合作,在三坊七巷—东街口打造全国首个智慧商圈。

三是经济发展环境向好。2018年福州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进入全国前十,营商环境相当于全球190个经济体的第54位、较2017年提升了19个位次。我们实施了六轮简政放权,累计取消事项302项,下放事项256项,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首创窗口无否决权、窗口动态增减等制度,市级审批服务“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达93%、31.8%,极大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记者: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今年6月,人民日报重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福州古厝>序》,让“福州古厝”成为“热词”。我想了解一下,福州是如何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传承和保护它独特的文脉?

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尤猛军:好的。习总书记历来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他在福州工作期间,明确要求“要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我们始终遵循习总书记的教诲,怀着特殊的感情、特殊的责任,致力延续城市文脉,致力保存城市风貌。几年来,围绕城市文脉的保护,我们做了几件事:

第一,强化立法。先后颁布了名城保护管理条例、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管理条例、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等12部名城保护法规,夯实名城保护的法治基础。

第二,完善规划。编制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完善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群、名镇名村等32项专项规划,把名城保护融入城市总体布局。

第三,举办论坛。7月28日,“福州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论坛”在福州成功举办,汇聚和汲取了国内外先进保护理念。

第四,建设遗址公园。在新建冶山、新店2个闽越古城遗址公园的同时,完善提升昙石山遗址公园。

第五,提升“三山两塔”。对屏山、于山、乌山以及乌塔、白塔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屏山公园、于山公园已改造完成。

第六,修复历史风貌区。全力打造上下杭、朱紫坊、烟台山、马尾船政等4个历史风貌区。烟台山将于今年完成修复,上下杭和朱紫坊将于明年完成修复。

第七,打造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按照“承载族群的根、追溯文化的源,留住记忆、勾起乡愁”的理念,在全市12个县(市)区打造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春节前将全部建成开放。

第八,整治传统老街巷。在已完成154条老街巷整治的基础上,今明两年将继续整治96条传统老街巷,留下老城的味道和老城的记忆。

第九,修缮文物和古建筑。今明两年,重点修缮20个重点文物项目、155处文保单位、100处历史建筑。

第十,拓展鼓岭鼓山的文化内涵。春节前实施落实6个方面174个整治提升项目。

以上是几年来,我们围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几项主要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城市文脉的保护,来留住城市的“根”与“魂”。这里有一件事拜托大家,明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福州举办,我诚挚邀请大家届时光临指导。

关于城市文脉保护,我就介绍到这里。

记者: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福州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方面的创新实践和先进经验?同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如今已成为福州党员干部的工作风貌和精神特质。请问福州在持续提振干部精气神方面采取哪些有效举措?

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阮孝应:福州城市基层党建的探索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实施了“堡垒工程”,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实践为福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堡垒工程强调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理顺条块关系,力量下沉基层,并通过区域共建等形式来优化街道的综合协调功能,街居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逐步实现“一居一支部”,并逐步理顺党支部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2012年,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我们向全市推广“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发端于2003年鼓楼区军门社区的党建工作模式,2012年开始在全市社区进行推广。“1”指筑牢社区党组织一个堡垒,“3”指建设社区工作者、党员和志愿者三支队伍,“5”指建立健全共同参与组织机制、民主管理监督机制、基本建设保障机制、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党建责任落实机制五项工作机制)。近年来,福州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开放融合力度、夯实基层保障基础,初步形成“1235”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路径,即做强街道一个“轴心”,做活“五在社区”和“红色领航”两个载体,做实队伍、阵地、技术三个支撑,做优党的基层组织、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制度规范、责任落实五个体系。我们的做法有三个特点:

一是优化机构,让机制更灵活。适应新时代社会治理新形势新要求,优化街道内部机构设置,将“前台”整合为一个党群服务中心,“后台”调整优化为“基层党建”“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公共管理”4个办公室,并根据需要增设1-2个工作机构,形成“1+4+N”机构模式,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同时,充分发挥街道统筹协调功能,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推广设立街道党建促进会、社区党建联盟,推动1200多个驻区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融合发展,调动辖区各方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资源,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切实得实惠。

二是资源倾斜,让干事有依托。干事要有资金、有阵地。一方面,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实现每个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不少于10万元,服务群众的专项工作经费不低于20万元。另一方面,实施社区场所“达标升级”工程,全市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平均面积达300平方米以上,建成“一区一馆”“一街道一中心一党校”(即一个县(市)区建设一个党员政治生活馆,一个街道建设一个党群服务中心、一所街道党校)。依托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站点)、园区党群活动中心等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常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目前,1.5万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28.9万名党员志愿者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

三是强化激励,让干部有奔头。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关键要有一支有激情、留得住的工作队伍。完善社区工作者职级、职称“双轨”成长链(即社区工作者-社区党组织书记-事业编制社区党组织书记-街道副职,社区工作者-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分批选配千名专职化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者,并在街道社区、“两新”组织之间交流使用,有效破解了基层党务人才紧缺难题。

通过抓好城市基层党建,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抓发展、重服务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抓住“干部”这个关键因素,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转变作风、担当有为,切实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融为习惯、形成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这方面重点做了4项工作:

一是着眼“实干”,坚持一线考核。2016年起,我们在全市探索推行一线考核干部机制,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创新,构建了一套系统配套、逻辑严密、链条闭合的干部工作体系。目前,全市共组建197支考核组,对12个县(市)区、130多个市直单位实现全覆盖。考核实行分类推进、注重实效,比如,对急难险重任务,采取“动态跟踪、实地勘察、列席旁听、节点对账、明察暗访”等务实管用的方法;对日常工作,采取“个人自评、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组织考评”的“四评”考核法,考准考实干部履职表现;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开展蹲点调研、“点穴考核”,直击要害。同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问责相结合,树立鲜明用人导向。

二是着眼“敢干”,注重关心关爱。出台《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评先评优突出基层导向,在年度考核中将优秀等次向基层、向重点项目指挥部倾斜。加强日常谈心谈话,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三是着眼“真干”,开展专项督察。聚焦“不思进取、不接地气、不抓落实、不敢担当”等问题,突出“五查五看”,覆盖全市公职人员,提出整改措施4315条。同时,深入开展“提振精气神、建设新福州、争当排头兵”“市直机关服务基层年”等活动,制定《关于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狠抓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传导了压力,警醒了干部。

四是着眼“会干”,强化培训锻炼。我们怀着特殊感情、带着特殊责任,持续兴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热潮,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示范、分专题学习研讨,创新实施基层理论宣传“千军万马”工程,更好地用新思想统领新时代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建设。健全领导干部专业化培训体系,分类开展时间短、规模小、精细化、专业化等“短小精专”干部培训,办好“左海大讲堂”高端论坛,着力提高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坚持实践导向,注重干部多岗位锻炼,积极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干部队伍。比如,2018年以来,共选派135名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到滨海新城、信访工作等一线历练。

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介绍这么多。

记者:前不久,福州市委、市政府将“数字福州”“海上福州”“平台福州”确定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请问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尤猛军:好的。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面对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的具体要求,我们认为,要实现福州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抓住“数字福州”“海上福州”“平台福州”这3个主攻方向。具体有3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以“数字福州”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所谓“数字福州”,就是以发展数字经济为重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福州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福州发展数字经济,基础和条件得天独厚。早在2000年,习总书记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数字福建”发展战略。经过20年的累积,去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突破2800个亿。我们希望,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数字经济向各行各业的广泛渗透,让福州的产业活起来、强起来。

第二,以“海上福州”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习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就明确指出,“海上福州”建设,就是以全面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以海岸建设为依托、以海域开发为重点,打造“蓝色聚宝盆”。20多年来,福州历届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推动“海上福州”建设,2018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2240个亿。特别是我们的远洋渔业,产量、产值都占全省的半壁江山。福州发展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希望,通过建设“海上福州”,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为福州产业开拓出一片新的领地。

第三,以“平台福州”构建产业发展新模式。所谓“平台福州”,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汇聚省会资源优势,构建以平台经济为鲜明特征的福州现代服务业体系。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发展平台经济优势明显。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很好的尝试,比如永辉超市打造的1233全球消费品供应链平台,市文旅局正在打造的省级旅游集散平台,等等。我们希望,通过建设“平台福州”,推动大平台、大市场、大流通融合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我们要把“三个福州”导入、渗透、运用、覆盖到全市产业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用“三个福州”为产业赋能,最终构建起具有福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关于“三个福州”建设,我就介绍到这里。

记者: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之后,对于激发市场活力这块的成效怎么样?并且有什么举措?谢谢!

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飞:福州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长期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早谋划、高站位、抢开局,由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在国内较早全面启动、系统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施行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在榕企业信心决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先后完成六轮简政放权,取消下放了一批审批事项,市级审批服务“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达32.13%;全市范围内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天;102个事项下沉至社区,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生活圈”。全面铺开“互联网+政务”。建成5大公共基础数据库及10余个专题数据库;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居全国32个省会和重点城市前列,其中审批事项时限压缩比例位列全国第一;上线福州市企业服务平台,截至7月底,累计受理企业诉求10380件,满意率达99.66%。降低通关成本。推行通关一体化、通关无纸化、提前报关等措施,进出口通关时间优化至34.24小时和1.84小时,出口退税缩短至7.81个工作日,集装箱进出口成本降低892元。

二是建立宽松优惠的产业发展环境。加码减税降费。进一步减免或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社保费率等企业税费,取消税务证明事项35项,2018年全年落实各项减免税费共计473.43亿元,减免税费总量占全省41.35%。“一企一议”化解企业发展瓶颈。各级各部门主动走访、挂钩服务,及时掌握、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打通了优化升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上半年,共协调企业问题1967个,办结1836个,办结率93.3%。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这些年,我们陆续出台了创新发展的121条政策、扶持民营经济的36条、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七项措施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并适时开展第三方评估,听取企业意见,评估政策效果,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能落地落实落细。

三是构筑公平公开的法治信用环境。实行“信易+”创新试点,推进信用数据共享,开展35个领域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率先在自贸区福州片区试点跨境电商领域信用评级、在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中使用第三方信用报告;在最新一期全国36个省会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福州位列第3,仅次于北京、上海。这是我们这两年来开展信用工作的最好成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