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笔下的古厝】福州古厝,市井烟火寻常巷陌
2019-09-03 10:08:3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
福州是我的第二故乡,自大学求学于此后一直定居至今,认识她的时日屈指数来竟可两位计数了。这确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她也弄潮于现代化的前沿浪潮,却始终保留着许多的古典韵味。这样张力十足的城市个性,更是适合在城市中行走,而我尤其爱流连于历史感深沉的街坊巷陌。古厝连片的街巷集中于——三坊七巷、上下杭和烟台山,都是我闲暇时喜欢寻访的地方。但我最钟爱的,却是其中名气稍薄的烟台山,只感觉投缘。至于投的是什么缘,一下子也说不清。无论是在清晨迎着晨光,还是在傍晚傍着暮色,漫步在烟台山的街坊巷陌总能寻着惊喜。 方圆面积不大的烟台山头,高大的绿树间掩映了座座见证过历史的建筑。有典故的不仅有旧使馆、爱国路附近星罗棋布的西式建筑、教堂,还有众多应了“结庐而居”之名的以“庐”“园”命名的旧时民厝。但和三坊七巷与上下杭的高档旅游商业区定位不同,烟台山却一直都是一番俗世的模样。这小山头上活动的多是普通居民,商业气息不盛,多只是和民生相关的小商小铺。除了平时因着有几所学校的缘故,能在上学期间热闹些,一到周末就静得仿佛沉睡了一般。错落其间的古厝尤其是马厂街一代的民厝进行整体修缮的并不多,即使已渐显老态,却也循着自己的步调迎着每一天的朝阳开始一日柴米油盐。居住古厝中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也曾年轻意气风发过,如今伴着这些老宅子一起任由岁月烙上了痕迹。兴许人到不同时期,享受不同的节奏吧。自五十知天命后,六十耳顺、七十就随心而所欲。早早地起床,炖一锅米粥开始新的一天。午饭前、晚饭前大把大把闲暇的时光,总能见到三五成群的老人坐在常年摆在那儿的藤条靠背椅或是退了漆的条凳上,在家门口闲聊家常或者只是单纯地看着路过的行人。过往的年轻人似乎总是行色匆匆,未多加关注,倒是坐在婴儿车中经过的小孩子会特别好奇地对他们张望,他们也对孩子特别友好,回以温和憨直的笑。一老一少间就这样简单地注视,直到推着婴儿车的父母推着车离开好远,孩子才又一屁股坐回车里。即使不相识,但如果你愿意停下来和他们交谈几句,他们都很是热情。虽然因着牙齿咬合的原因常口齿不清,但语言中的欢欣却是满溢了出来。 这样的漫漫时光中,也不知能淬出些什么,但总有故事还在坊间流传。循着古厝而来的不是故人,而是因其韵味颜值和历史意蕴,引来了许多年轻人或游客打卡拍照。清灰或是橙红的砖石砌起来的院落围墙里,艳丽的三角梅翻过了墙头怒放;高大的常绿乔木张开了大伞罩下浓荫,一半在厝内、一半出了厝外。古厝里到底长什么样?虽然好奇万分,但青漆的大木门却常常隔绝了人们探寻的目光。游人也着实不太好意思,因着自己单纯的好奇就去打搅厝中人的正常生活。遇上了大门总是开着的院落,就兴奋地进去东瞅西看,拍照留影。碰上门里的人正好开了门的,伸长了脖子打量几眼。但更多的是紧闭着的门,虽年代久远门缝渐大,但只能半眯着眼睛窥看这长条框中的一方风景。不过有时,也能收获了意外的暖意。有一次,和两个来福州玩的大学舍友参观拍照时遇上了X庐(此处恐惊扰主人,故化名)中的主人——年纪七十来岁的依伯,花白银发、着靛青色棉布衣衫,书卷气十足,看起来很是和蔼。开门时看到了我们这眼巴巴张望的窘境,竟问起要不要进去看一看。我们也终于有幸能一探究竟。 三层的灰色主楼方正简约、居于正中,庭院四围种了许多细竿绿竹和芒果树,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墙角一棵很是高大的芭蕉,一簇簇的青蕉压弯了枝条,绿荫下煞是清凉。我们也不敢太叨扰进屋参观,依伯就从屋里搬出几张小凳和我们闲聊了起来。我们本就是爱叽叽喳喳聊天的性子,碰上了依伯也很健谈。他聊了这房子的历史、曾经的人事物,有时会感叹年轻人搬走了家中清冷了许多,但还是不愿意离开搬进子女的高楼公寓中。他还特意指了挂果的芒果树,讲到了自己已经读高中的外孙。年年到六月,他就开始期盼着。等到七月芒果成熟时,打下一堆青绿的芒果,片出黄澄澄的果肉,送进冰箱里后,最重要的是把小孙子叫来。小孙子对老宅里最念想的就是七月芒果酸甜的味道。看着他那狼呑虎咽的样子,顺便还能唠上几句,他就觉得很是幸福了。 我们感觉得到老人虽略有些落寞,但却并不悲观。他送我们出门时,也没有客气说下次再来。他旷达地送别,未必不期待再见却不强求植下希望。正如“人过七十而随心所欲”一般,寻着一个愿意听故事的是一个,无人便与厝中花鸟虫鸣相伴也无妨。离开时,我们看见了门口贴着一板文物介绍,感慨漫漫历史落于说明中却只有寥寥数言。官方文字虽是准确,却不免少了温度,历史中的色彩斑驳成了灰白。再走了几步回望之时,我和舍友感慨人如其屋、屋如其人。结庐于此,风花雪月,须臾之间朱颜改。所幸人事不灭,故事不绝。 那一刹那,我也突然明白为何我偏偏钟爱这烟台山的古厝。“半部近代史”的三坊七巷名气自然最盛,修缮后的上下杭则打造“近代CBD”的人设,打卡的游人也渐密。虽然青石板还是那青石板,榕树依旧俯身卧于一隅。但翻新后的古厝入驻的店铺更高档了,但却有些分不清和宽窄巷子、南锣鼓巷的区别。行走其间,欣喜于坊巷的保护是相当的精细,但若回想起当年的气象,却仿佛是罩上了玻璃钟罩的标本一样,少了朴拙的原味。待到十点营业,街巷间才有了生气。 但烟台山的这些古厝,她们的作息随着居于其中的居民,自五点就翻开了新的一天。浓重的烟火气息不精致,俗!但恰是这俗得很的市井烟火如同是那一缕气息,使顽石都有了生机。 建筑物的生命到底来自于哪?应该还是人吧。无论是建造者,曾住过的人,还是如今的居民。是他们,给了这些建筑物起伏的生命。既不是标本被隔离保护,也不是废墟被缅怀,更不进行过度开发而耗尽灵气。烟台山的古厝还活在街坊巷陌中,里面的居民生活于其中的俗世烟火,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供养着她的生命绵延不绝。(文 宋巧文)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