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宁德:快速崛起的产业新地标

2019-09-16 08:29:13 心逸 宁轩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在福安市穆阳虎头村文化广场上,畲乡村民向游客推介当地的特色产品。 郑霄 摄

振奋人心的脱贫新成效

东南网9月16日讯(福建日报 初读)

3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写在闽东大地“摆脱贫困”的四个大字,承载着闽东儿女的美好夙愿,写就了逐梦山海的宁德故事,引领闽东人民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据统计,30年来,宁德累计脱贫77.43万人,造福搬迁40.4万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7.25万人降至2019年初的193人,贫困发生率从3.176%降至不足万分之一。屏南县、霞浦县、古田县、寿宁县等4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顺利“摘帽”。

宁德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繁重。面对“硬骨头”,宁德历届党委、政府大力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坚持精准方略,强化精准施策,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集各方之智、举全市之力攻坚拔寨,创造了扶贫开发的“宁德模式”。

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宁德落实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全市动员促攻坚。通过开展“六个一”包村工程和“五个一”包户工程,市县乡干部挂钩1.8万余贫困户,统一规定每双月的17日为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日,通过工作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务下沉,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难题。同时,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精准扶贫督导室,建立扶贫领域精准监督责任清单、精准监督1+X工作机制,每年严格考核县(市、区)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成效……

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根本之策。宁德市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发展“8+1”特色产业,全面开展“一户一增收”行动,使90%以上具备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一项增收项目。项目确定后,按照“缺什么就帮什么”,因户因人施策,一户一策推动,进一步释放产业发展对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

“在家门口挣钱,农活打工两不误。”福鼎市点头镇大坪村村民董选创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笑得合不拢嘴。

福鼎市点头镇大坪村地处白茶核心产区,依托白茶产业,村里先后引进六妙、董德等茶企,通过“企业+村+基地+农户”模式,解决就业问题,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去年,大坪村人均收入达1.8万多元,村集体收入达10万元,董选创也顺利实现了稳定脱贫。

如今,宁德市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打造山区绿色产业带、沿海蓝色产业带和城郊高优农业示范区,探索形成政策推动、龙头带动、能人引路、定制产品、入股分红、旅游增收以及电商扶贫、地标扶贫等8种产业扶贫模式。

发展特色产业,如何解决资金问题是关键所在。宁德市每年统筹1.5亿元以上财政产业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资金池,累计为贫困户贷款7.2亿元、覆盖率达56%,平均每户落实信贷资金3万~5万元,较好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资金的难题。

屏南县创新“五个融合、三级联动、三项增收”的金融扶贫机制,被农业部确认为改革试验政策成果转化项目;古田县深化“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福安、霞浦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实施“农户自立工程”小额信贷项目,项目覆盖23个乡镇365个建制村。

“茶树菇和兰花种植的贷款,有了镇政府的帮助,很快审批下来了,明年就能迎来大丰收,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古田县平湖镇新舫村村民苏小中兴奋不已。

“我们为他争取小额贴息贷款,并帮助他联系技能培训。”平湖镇有关负责人说。同时,镇里帮他争取到补助资金和助学基金,还在后崎坂造福工程为其争取了一套安置房,让他一家实现了易地搬迁。

说起今天的幸福的生活,苏小中笑得合不拢嘴:“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哟!”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培育一线核心力量至关重要。

这些年,宁德采取从经济能人中“引”、退休干部中“召”、返乡创业高校毕业生中“培”、在岗大学生村官中“推”、机关优秀干部中“派”等办法,引导各类人才下沉一线助力脱贫。去年村级组织换届,宁德新当选的村党组织书记中,致富带富能手占到70%,引回外出务工经商能人、本乡本土大学生等267人。同时,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进五争十”三年行动计划,市财政每年投入2500万元,带动各级每年投入3亿元扶持资金,2018年全面消除“空壳村”,村集体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村占67%。

“闽东事,天下理。”打赢脱贫攻坚战,宁德正在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也给贫困地区提供了反贫困的成功密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