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寿宁洋深坑村:文创赋能,小山村有了“文艺范”

2019-09-20 09:57:45 陈晓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建荣书画院外景  福建日报记者 陈晓燕 通讯员 吴苏梅 摄

编者按:乡村之于都市人是实现桃源梦的地方,而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在优化乡村生活环境、丰富乡村生活产品、拓展乡村生活空间、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上更有作为。目前,乡村旅游已经从传统的“赏乡村景、吃农家饭”的单一观光游览模式向多元化的乡村度假与文化休闲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文创正以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在提升乡村旅游业态、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地处闽东深山的寿宁县清源镇洋深坑村,曾因交通不便人走地荒。如今,这里通过文创赋能、传承国学,不但实现了华丽转身,还成为全国各地书画名家争相到来的“网红”度假地。

东南网9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晓燕 通讯员 吴苏梅 文/图)

交通不便 “深山明珠”一度荒凉

这个中秋假期,位于寿宁县清源镇西北大山深处的洋深坑村迎来了许多来自霞浦、厦门、广东等地的游客,他们徜徉在碧水群山间溯溪、垂钓、拍照、写生,品纯天然农家美食,度过一个难忘的假日。

洋深坑村原名百步岭,这里四面环山,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小村子坐落在群山环抱的两溪交汇处,沿着村子旁的石子路往峡谷方向走,只见两侧翠竹掩映,绿树成荫,林间百鸟争鸣,不时可见巨大的柳杉、茂盛的檀香树、苍劲的古松点缀其间。山谷中,碧水潺潺,水质清得可以看到深潭里的鱼儿在自由游动。溪谷中,不时可以看到一块块形状各异的巨石、长短不一的瀑布、大小不等的碧潭。

这里还是个物产丰富的宝地。村子周边的毛竹林每年都会冒出笋尖,茂密的山林里生长着各类中药材,栖息着野猪、山麂等野生动物。

“当时,这里没有通公路,村民进村或外出只能攀爬石岭,生产物资就靠肩挑手提。去邻村一趟,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洋深坑村“百步岭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场”负责人李瑞环告诉记者,“就是因为交通不便,上世纪90年代,村里30多户200多个村民陆续搬迁到外地生活。”

“深山明珠”就此变得越来越荒凉。村子四处长满半人高的野草,田地变成长满连片芦苇的荒地。

绿化美化 乡村休闲游引客来

2000年夏,在外工作的李清华回到老家洋深坑,看到家乡的小山村无人居住,田园荒废,觉得十分可惜。他对亲属说:“这里离县城并不远,何不利用这里的山水,发展乡村休闲游呢?”

他的想法得到部分村民的响应。2001年春节过后,李清华的大姐李瑞环与亲属着手建设“百步岭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场”(简称“百步岭农场”)。他们将老房子修葺一新改成“农家乐”,雇民工开辟菜园、果园,建起鱼塘养鱼,在山林间、溪涧旁饲养了鸡、鸭、鹅。

2003年起,李瑞环和村民又开始着手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他们在荒山及公路、古道两旁种植苦楝、香樟、杉木、松木、雷竹等绿化或经济林木。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洋深坑周边的万亩荒山全部得到绿化。与此同时,李瑞环与亲属筹措资金,修复了3公里荒废的古道,开通了5.6公里的机耕路并进行水泥硬化,交通状况得到根本改变。

风光优美生态十足的农庄,逐渐吸引来越来越多户外活动爱好者来徒步健身游玩。每逢双休日与节假日,寿宁县城市民呼朋引伴、三五成群,沿着古道拾阶而下来到农场,观赏这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呼吸这里新鲜的空气。渴了,喝山涧泉水;饿了,吃农场纯天然的笋干、土豆、土鸡、水鸭、淡水鱼、兔肉等山野佳肴;累了,可以在农场聊天、休息。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昔日的深山村变了模样。走进洋深坑峡谷,山脚下处处都是毛竹、小径竹、方竹,山腰上挺拔的松树、杉树及四季常青的阔叶树不计其数,竹林、灌木林、阔叶林汇聚成千亩林海。山更绿水更清的同时,小村子也变了。截至目前,“百步岭农场”累计投资上千万元,使洋深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溪流中建起了拦河坝、防洪堤,村中引来了自来水。所种的毛竹、竹笋也有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每年可出产小笋干2吨、大笋干6吨多。农场先后荣获共青团福建省委等部门颁发的“青年农民创业基地”“福建省绿色小康户”等荣誉,农场建设项目被评为“青年农民致富示范项目”。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