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集美:发力对台研学旅行

2019-10-15 07:36:25 林泽贵 田圆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0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田圆 )

自2017年率先开展研学旅行工作试点以来,厦门市集美区发挥百年学村旅游胜地和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优势,创新举措、先行先试,探索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的新途径、新平台,打造厦门(集美)对台研学旅行基地。三年来,共吸引近5200名台湾青少年及家长来集美研学旅行。

整合资源 深挖特色

来自台北的陈珮怡带着孩子来集美参加了三届两岸青少年研学营。“在轻松有趣的研学旅行中,两岸青年一起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友谊。”陈珮怡说,在她看来,两岸可以从小朋友开始相互交流,加深感情。

集美以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为切入点,创新打造了大陆首个闽台研学旅行基地——厦门(集美)对台研学旅行基地,探索出“1+N”研学模式,以研学总部大楼为大本营,串联整合辖区内高校、景区、旅行社、台青创基地等研学旅行资源,为两岸青少年搭建交流融合、“同吃同住同玩同学”的大平台。

“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缘优势为集美发展对台研学旅行赋能,并注入了多元化的基因。”集美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局长吴吉堂表示。

今年6月举办的第三届两岸青少年研学营活动全面升级,营员年龄跨度比往年更大、覆盖范围更广,课程设计都是量身定制。

“集美的研学旅行是学校、家庭、社会、自我教育的结合体。”吴吉堂说,以文化人,突出成长体验是集美研学旅行深受两岸青年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集美根据台湾学生的需求,在29个研学单元中,定向开发122个特色研学课程,将教育与旅游相融合,让台湾青少年在玩中学、学中玩,增进了台湾青少年对祖国大陆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

吴吉堂说,除了深度挖掘特色课程外,集美在活动设计及园区建设上也精准发力。其中,在特色园区建设上,发挥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创基地和省级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的作用,让台湾青年创业的故事成为青少年研学课程的教材;支持灵玲马戏城与台商合作在景区成立福建首家“文创+旅游”模式的“灵动青春·台湾青年创业园”,实现了台湾青创团队的创意研学旅行项目在大陆落地生根。

今年,集美各研学旅行单元共接待台湾游客1.5万人次,其中研学亲子家庭和考察体验师生2300多人。目前,研学总部共入住两岸研学生21787人次,其中台湾青少年1941人次。

创新机制 良性发展

去年12月3日,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集美对台研学基地总部大楼启用,可同时为近500名青少年提供研学住宿及课程学习。以研学总部大楼为大本营的“研学旅行泛营地化”的集美研学模式开始兴起。位于灌口镇田头村的集美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预计2021年竣工。届时,集美研学格局将进一步升级,形成“1+1+N”(即1个研学总部+1个研学大营地+N个研学单元)的新模式。

研学基地的运营得以可持续良性发展,得益于集美建立的“政府主导+市场助力”的运营管理新机制。此外,集美区结合区情实际,出台大陆首个区级扶持力度最大、操作最便捷的《集美区关于鼓励台湾青少年研学旅行奖励办法(试行)》,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开展闽台研学旅行的两岸旅行社及有关研学旅行机构和经认定的承接研学交流活动的院校或基地(景区、景点)进行叠加省、市、区三级政策的大幅度奖励。政策实施半年多来,补助金额已达30万元,而2018年支持闽台研学活动的经费达29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集美区将进一步升级政策,整合完善研学旅行、实习实训、创业就业等优惠政策。接下来,集美区将建立研学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成立闽台研学导师培训认证中心、闽台研学课程研发中心、闽台研学单元认定中心等三大中心,深度对接两岸研学资源。

吴吉堂表示,集美正依托与研学旅行相关的内容研发机构、市场运营主体和相关辅助力量,着手从基础配备到行业引领的全产业链,将“集美对台研学旅行”打造成为具备国际视野的集美特有旅游IP,为集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