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客从何处来 山间有归处——福建屏南古村新生记

2019-11-30 10:18:41 作者: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福州11月29日电 题:客从何处来 山间有归处——福建屏南古村新生记

新华社记者宋玉萌、郭圻

清晨鸟鸣,推开二楼卧室的窗,望着远处的苍翠青山和小桥下淙淙流水深吸一口气;踏着咯吱咯吱的木板下楼,门口的快递已经送来……“90后”女孩高蓉蓉的屏南乡村“隐居”生活静谧舒缓,却与世界紧密相连。

一群“90后”年轻人为什么选择移居乡村?濒临消失的村庄怎样重新“苏醒”?

现代家电+老屋的和谐生活

浙江温州女孩高蓉蓉2015年从上海海事大学毕业后,移居到位于福建东北部山区的宁德市屏南县,最近一年定居在一个叫作四坪的小山村。

四坪村及附近村庄历史悠久,建筑呈现鲜明的闽东风格。附近的龙潭村甚至保存着120多栋明清建筑。

高蓉蓉在四坪村的新家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二层小楼。从参与设计到把原有的老旧民居保护性翻修,家里的每一寸都展现着一个“90后”对幸福生活和美的安排。

一楼是一间兼具茶室、画室和会客功能的客厅,二楼是一间朝南的阳光房和有着三面大落地窗的卧室、厨房。充满现代电器的房间里,一棵粗糙的柿子树穿过房顶伸向天空。

这样充满艺术气息的房子,在村里已经有很多座。一批高蓉蓉的同龄人租下一栋栋房子,自己动手,对村庄进行整体水系改造和房屋修复改造。吸引他们的除了这里原汁原味的闽东老宅,更有这里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和自由的新乡村生活。

新村民+老村民的化学反应

很难想象,四坪村一度因为“空心化”严重濒临荒废。现在年轻人带来的清新气息正让四坪村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村里,画室、工作室、创意咖啡厅散布在各个角落;创意集市上,老村民的质朴手工产品和新村民的油画陈置其中。高蓉蓉说,每天做文创作品、画画,跟都市繁忙的生活不同,现在24小时都是属于自己的。

“90后”姑娘“瓶子”也是生活在四坪村的“新村民”,记者来到四坪村时,她正和几个小伙伴围在一起包柿饼,他们帮忙把村里的土特产——家家应季晾晒的柿饼,设计包装再通过网络销售出去。

“今天已经发了100多个快递了。”瓶子说,他们对这些柿饼进行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包装,帮助村民进行电商销售,不但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让柿饼成为四坪村的一张新名片,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小山村和她背后的新美丽乡村故事。

许多消费者给他们留言说,真想来这个小村子看一看。一味小吃,唤起了带着温暖和丰收味道的乡村生活回忆。

村民林德波去年回到四坪村。他觉得现在村里“特别好”,新村民和老村民特别融洽,有了年轻人,这个村“好像有了新生”。林家的老酒坊也在村里重新开张了。他在“新村民”陈晓艺的帮助下,对老酒进行了新设计包装,传了两代人的酒旗重新在村里飘起来。

“村落文创”背后的一盘“棋”

在四坪村附近的龙潭村,由于人口外流,前些年一度仅剩100多名居民,经过这两年的恢复,长住的村民已经达到600多人,26栋古民居也得到修缮。

人回来,热闹的生活也回来了。龙潭村的四平戏班子迎来了“春天”,完成了20多年来的第一次“纳新”。村里还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戏曲文化节。龙潭小学从过去的1名老师、6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8名老师、26个学生。

这些变化与宁德市屏南县近年来努力发展“村落文创”密切相关。

面对传统村落衰落的困境,2015年,屏南县将“村落文创”作为一个突破点,建立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运行机制,确定漈下、双溪、龙潭、四坪等传统村落试点推行文创计划。

在附近的双溪镇安泰艺术城,“人人都是艺术家”油画公益培训吸引了许多村民。项目负责人介绍道,让村民学习油画创作及电商销售,通过不断接触,让老村民更好地接受、理解“新村民”和新生活方式,也为他们未来发展艺术民宿和新乡村旅游等打下基础。

在文创村落,新老村民和政府一起开展河道治理、改水改厕、污水处理等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动医疗站建设、小学复办、文化场馆配建等,推动民居修缮和空间改造。

创新的乡村治理方式让传统村落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引来大批“移民”入住、大批外出村民回流。文创也成为乡村治理的新桥梁,将小山村生活和山外的都市生活连接起来,给古老山村带来充满朝气的新风。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