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闽派批评:植根沃土写传奇

2019-12-17 09:12:34 作者:树红霞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始于2014年的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升级为学术活动周,这是我省重点打造的学术交流平台,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写,不仅凝聚起智慧和力量,更积极推动理论落地生根—— 

闽派批评:植根沃土写传奇 

东南网12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福建是文艺批评大省,有着优良的文论传统。进入新时代,闽派批评如何在回应现实关切中实现新发展?

12月6日至12日,2019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学术活动周在福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围绕“史诗中国与新时代文学”主题进行交流和对话,这是一次扩散式的观点大放送,也是一场聚焦式的思想大碰撞。

本次学术活动周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鲁迅文学院、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文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除主旨发言外,还安排了2场主题研讨和22场文学专题讲座或对话。

凝聚智慧,在对话中提升锐气

文艺批评,有观点碰撞才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创作、打造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

“只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塑造评论体系,中国文艺评论才能真正实现百家齐放、百家争鸣。”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举例说,闽派批评作为全国的一个榜样,也不都是一个声音。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也有着相同的感受:“福建是中国文艺理论批评重镇之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闽派批评以巨大的包容性、丰富性和创造性,形成具有鲜明的乡土身份意识,身在北京等中心城市的闽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往往与在闽工作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遥相呼应,形成理论共鸣。”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闽派批评在文艺批评方法革新、后现代兴起、文化研究转型等关键性历史节点均扮演着理论先锋的角色。始于2014年的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升级为学术活动周,为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交流前沿问题提供契机,又保持了“闽派批评”的时代敏锐性,这是其迈出的重要一步。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说,中国的叙事传统非常精炼,要重视起来、花大力气去研究。闽派文论是可以争论的,要想在全国打出旗帜,就必须把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审美批评结合起来。

山东省作协主席、山东大学教授黄发有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应该紧贴大地,扎根人民,不断提高素养和境界,坚持是好说好、是坏说坏的原则,正视自己的眼睛,争当有史诗追求的作家,不忽略人心这个维度。

为了碰撞出“火花”,主办方特意安排了3场文学对话,其一是《人民文学》编辑赵依,《创作评谭》副主编陈蔚文,《福建文学》副主编、副编审石华鹏三人共话“文学与影视”;其二是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张凡,武警广州指挥学院副教授郑润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黄育聪、林强四人共议“当下文学现象与批评”;其三是作家网总编室主任安琪和《文学评论》编审吴子林一起,围绕“现代爱情诗漫谈”与莘莘学子面对面交流。

守正创新,用心用情抒写时代

文艺批评,离不开思想创新。思想创新的动力从何而来?在回应时代呼唤中拓宽理论视野。

本次学术活动周的主题为“史诗中国与新时代文学”,包含了对当前现实和文学的双重思考。其中,“史诗中国”是对当前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概括,“新时代文学”则是对当前阶段的文学发展新态势的描述。

对此,已多次参加闽派批评的仲呈祥感触颇深:“闽派批评有着深厚的学术内涵和思想内涵,客观上已形成以福建籍评价家为主的重要力量,这对全国的学派有指导意义。福建的评论家有很多是我的老师,我是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来参加这场文学评论盛宴的。”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也提出类似的观点,“古典文学的艺术遗产如何在今天创造性地运用和延续?需要来一次守正创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庞井君呼吁,文艺评论应该回归艺术价值和信仰的价值,“文学应当给转型的时代提供更多的思想供给,给困境提供有价值、有思想的思考”。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说:“当下文学作品有点脱离现实,没能很好地反映现实忧患。作家既讲中国的故事又讲外国的故事,才是完整的,才能更好地丰富国人的内心。”

闽派批评以全国性视野引领文艺理论批评的潮流,自2014年首次举办以来,先后以“文艺批评的变革与创新”“全媒体时代的文艺与批评”“新时代与文艺原创力”“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经验表达”为主题,呼应时下文艺理论批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体现了文艺理论批评界对时代焦点的一个回应。

在福建省文联主席、福建社科院院长张帆看来,新时代文学是史诗中国的一部分,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应当用心用情抒写伟大时代。闽派批评围绕重大的时代主题进行讨论,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文艺发展。

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提出,文艺评论不能被市场绑架,更不能过度依赖西方的评论思想,要努力把中国价值、中国思想在文艺批评中很好地体现出来。

承接地气,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

闽派批评,接地气才能有灵气。

为推动理论落地,2019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学术活动周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加强与省内高校文学院系和其他公共文化场所联动,举办了22场有干货的文学专题讲座或对话,让“闽派批评”走进校园、走向公众。

7日下午,福州文艺家之家专场,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开讲“重塑中华散文的古典美”。

“我国的散文创作迎来空前的繁荣,然而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暗藏危机,平庸之作大行其道。究其原因,是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陌生。”徐可指出,真情乃散文写作的灵魂,优秀的散文必定具有高远的境界和思想的力度,期待当代散文作者回望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一切新思想、新方法,重塑中华散文的古典美。他结合自身从事散文创作的经验感受,强调能够展现古典美的散文创作须有情、有识、有学,佐之以“才”。另外,他还提倡广大文学创作者多进行难度的写作,这种难度体现为生活深度、思想高度和精神力度,绝不制造“有难度的阅读”,把文章写得让读者看得懂而又喜欢看。

7日晚,福州鹿森书店专场,广西文联副主席,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大赛评委张燕玲分享“传承文脉,回到经典”,吸引众多文艺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参加。

“我当了20年的大赛评委,看过不少作品,一直在思考什么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对文学不变的初心。”张燕玲以90后作家王苏辛的短篇小说《白夜照相馆》和我省作家舒婷的散文等为例,诠释什么是“文学的虚与实”。她提出,文学的真相是专业精神的坚守,不管时代怎么变,文艺的本质和品相不会变。那些有开放精神、根植于历史、写出了痛感、真正入骨入心的作品,才有文学张力,创作同质化只会把读者的口味搞坏。“现代文脉在古典文脉的基础上前行,文脉有不同的语境,文学要回到人。福建文脉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开放,如何传承开放的文化遗产值得现代人深思。”在互动环节,书友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关问题,她一一进行解答,并呼吁大家重回经典,多读儿童文学,多写有情有意有美的作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