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有了“科技贷”,创新不用再等“贷”

2019-12-22 08:00:37 作者:王永珍 戴艳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2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戴艳梅)“没想到,无需抵押担保,我们就获得了兴业银行2000万元的科技贷款。”近日,新中冠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惠英兴奋地对记者说。

作为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的科技型服务企业,新中冠公司业务涉及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政府采购互联网等领域。王惠英说,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创新、运营,但企业固定资产较少,缺乏贷款需要提供的抵押物,而几百万元的较小授信额度又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此次获得的贷款额度大、利率低,可保证公司业务需要。

为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去年10月,省科技厅、省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工信厅联合出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简称“科技贷”)方案。按照“政府引导、风险共担、市场运作”原则,今年起,省财政连续3年每年出资2亿元,为全省“科技贷”提供风险补偿和增信支持,并通过“银政保”“银政”两种模式,分别提供期限一年以内单笔各不超过500万元、2000万元的流动性融资支持,满足不同科技型企业需求。今年初,“科技贷”正式启动,9家银行和财险公司陆续签约成为合作金融机构。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具有轻资产、无抵押的特点,大多没有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银行为何愿做这样“高风险”的生意?“秘诀在于‘科技贷’的风险共担机制。”兴业银行福州分行中小企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新中冠这笔贷款,可由“科技贷”补偿金承担逾期贷款本金50%的补偿责任。

长乐山力化纤有限公司也是“科技贷”受惠企业。“今年7月,我行与省科技厅、省金融监管局签署‘科技贷’合作协议。山力化纤有10多项专利技术,且设备先进、产品竞争力较强,在我省‘科技贷’支持的企业清单内。”厦门国际银行福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说,在判断企业整体经营情况较稳健的情况下,银行利用“科技贷+”,在今年该企业3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到期时主动为客户提供无还本续贷。

“‘科技贷’帮公司缓解了资金压力,降低了财务成本。”山力化纤相关负责人说,有了贷款支持,预计公司今年销售额将增长20%以上。

“有政策撑腰,银行过去不敢贷的现在敢贷了,过去贷得少的现在贷得多了,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显著增强。”一家银行负责人表示。

统计数字显示,从今年初至10月底,我省累计发放601笔“科技贷”,总贷款金额24.98亿元,惠及311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包括先进制造企业160家、物联网企业40家。

记者手记

让创新“血脉”更畅通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有约5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困扰这些企业的发展。“从出生到长大,一直在找钱”,成为不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真实写照。

“科技贷”推出后,遇到一些推广难题,如:银行不知道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在哪里、经营状况如何,怎么联系企业等;企业不知道各银行的信贷政策、申报所需材料;主管部门也无法及时了解掌握各银行的贷款审批进度和发放情况等。

如何打破这些信息壁垒,让创新“血脉”更畅通?搭建企业信息共享平台,推进涉企信息共享,为金融机构提供获客渠道和决策支持,已成为各方共识。

省科技厅和省金融办着手启动“福建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并于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平台的开发和测试工作。上月初,项目获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批复,列入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将于明年初正式上线运行。平台将建立“科技贷”风险资金管理系统、全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据库、科技型企业核心软实力评价体系等,提供线上申请、补偿金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提供数据支撑。

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扩大签约合作的金融机构,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贷”的信贷投放速度,并推动“科技贷+”,打通科技型企业从股权融资、流动性融资到资本性融资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服务,让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利用金融资本加快发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