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绿色交通战略助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2020-01-02 07:48:1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摘得环境管理类“中华环境奖”,交通运输全行业年减排二氧化碳近40万吨 厦门绿色发展的“行”动能 东南网1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田圆 通讯员 谢玲玲)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届“中华环境奖”颁奖典礼上,厦门市交通运输局获得了环境管理类“中华环境奖”,这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的社会性奖项。 将生态环保融入城市交通建设、运营管理之中,厦门走出了一条创新路径,不仅满足了人民对便利出行的需求,也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统计,厦门开展绿色交通示范城市创建以来,实现了年节约能源1.5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40万吨。绿色交通战略有效助力厦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行”动能。 公共出行 2019年12月25日,厦门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这条连接厦门市岛内和岛外海沧区的跨岛公共交通干线,运营首日便迎来约10万人次乘客,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出行选择。 “倡导公共交通绿色出行方式,首先必须提高公交出行的便捷度,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师强介绍说。目前,厦门正加快形成以地铁、快速公交系统(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网络,慢行系统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数据显示,厦门地铁2号线与已开通的1号线形成十字交叉的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达71.9公里,车站总数也达到56座。今后两三年内,厦门还将陆续开通地铁3号线和4号线,形成完善的大容量公共交通网络。 与地铁相呼应的,是被称为“空中快速交通网”的厦门BRT。作为厦门公共交通的一大特色,它是我国首个高架桥模式的BRT系统,拥有全国唯一的全程独立封闭路权的公交专用道,能够有效实现人车分离、公交优先。厦门BRT发挥城市公共交通主力军作用,以约5%的车辆数承担了全市公交客运总量的13%。 强化骨干,延伸网络。厦门不仅创新推出社区公交、微循环公交等方式,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探索运营新模式,打造“约巴”“里享行”两个特色公交品牌,通过网络预约出行,实现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公交服务,满足市民差异化的出行需求。 “就算你住在深巷子里也不用担心,坐公交也能很方便回家。”家住厦门市湖里区围里社区的老陈说。 绿色出行 从五六十年前烧炭的公交车,到21世纪初的柴油车,再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型……厦门公交车的“变身记”,正是厦门探索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 师强表示,让交通运输行业“绿”起来,光靠构建立体式全覆盖的公共交通网络还不行,还得从源头抓起,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等交通出行领域成为主要切入点。 在公交车方面,厦门积极推动公交车辆更新:2019年,更新投放的公交车实现100%为新能源车,目前新能源公交车辆已占全市运营车辆的62.5%;在出租车方面,采取奖励经营权指标政策,积极引导经营期满的巡游出租车更新为纯电动车辆,目前厦门市共有5620台出租汽车,全部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型,其中,纯电动车辆1875台,占比居全省前列;在网约车方面,制定《厦门市网约车运营服务管理地方标准》,明确提出各网约车平台应引导新增车辆采用零排放的纯电动车型,目前,合规纯电动车超过1.2万辆,约占全市在营网约车的60%,纯电动车比例居全国前列。 “要让新能源汽车‘跑起来’,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师强说。目前,厦门已建设充电站约300个、充电桩约9500根,能够满足约4万辆纯电动车需要。同时,实行优惠电价,厦门车辆充电价格在全国属较低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让城市绿意与“厦门蓝”交相辉映,厦门打造了以环岛路、文屏路为代表的一批生态公路。如今的厦门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干支衔接、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支撑着人流、车流、物流,同时成为别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城市风景线。 智慧出行 周一至周五下午五点半,正是厦门软件园三期的下班高峰期。市民陈颖走出办公大楼,打开手机App,预约园区内的5G微循环网约公交,数秒后系统显示预约成功。 “我每天上下班都要坐地铁,但是从我们的办公楼到地铁站还有一段距离,5G微循环公交轻松解决了园区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小陈说。 与传统的定线公交不同,5G微循环网约公交借助5G通信技术,使得系统能在一瞬间完成规划、调度和行车三层面的最优化配置,实现实时预约、虚拟站点、虚拟路线的高效便捷公交服务,将公共出行与定制服务相结合。 主动牵手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厦门正着力探索提升交通综合治理能力,让出行变得更智慧。 有着专有路权独特优势的厦门BRT,是5G智能网联技术应用的最佳试验场。去年5月,厦门市发布了首个5G技术条件下的BRT公交站系统。在BRT公交站台,乘客可以看到16路4K高清视频,可以通过5G网络与平台互动,戴上VR头盔甚至还可以直接看到交通实况。此外,厦门公交还运用5G车路协同技术,实现超视距防碰撞、实时车路协同等多功能应用,为实现无人驾驶做铺垫。 “发展智慧交通,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师强介绍说,应用交通大数据技术,厦门构建了全市统一的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实现交通大数据7大类60项行业数据的整合接入,打造“一图、一库、一平台”的大交通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行业治理创新应用,并运用到春节黄金周疏运、重大活动保障、台风应急指挥支持以及行业监测等方面。 如今,厦门交通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已随处可见。厦门所拥有的300余条公交线路、3800余辆公交车,全部实现国内主流6种移动支付方式;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长途客运车站自助检票等方面;引入“公交智能大脑”理念,通过大数据精准把握市民公共出行需求,以需求数据为基础,优化线路、提升效率。去年以来,通过智能技术,共优化64条公交线路的走向及首末班时间,在提升公众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空驶里程932.71万公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