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时政 > 正文

学深悟透做实 让新思想在八闽大地落地生根绽放时代光芒

2020-03-23 09:28:1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林雯晶  

把群众工作做早做实做深做细 

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谌庆福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我重点围绕践行“马上就办”精神,谈谈学习体会和实践感受。

1991年2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委工作会议上第一次向全市干部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讲求工作时效,提高办事效率,使少讲空话、狠抓落实在全市进一步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规矩。”从那以后,“马上就办”内涵得到不断丰富。

“马上就办”是一种时代精神。“马上就办”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是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马上就办”就是要抢抓发展机遇、狠抓工作落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马上就办”绝不等于盲目蛮干,在开展工作前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三是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践行“马上就办”,要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敢涉险滩的底气,敢打破藩篱的锐气。

“马上就办”是一项制度安排。“马上就办”要形成风气、养成习惯,必须探索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运行机制。在这方面,我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工作实践,传承和弘扬了“马上就办”的时代精神,在全国率先构建了一套内容科学、配套完备、便于操作、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效能建设成为我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大亮点、一大特色。

“马上就办”是一份为民情怀。“马上就办”的核心要义,就是为人民办事、让人民满意,凡事从人民利益出发,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就是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早、做实、做深、做细。

我们要以习总书记为榜样,时刻牢记人民政府前有“人民”两字,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谋幸福。要务求实效、办就办好,统筹抓好当前疫情防控、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提供强有力网上舆论支持和网络安全保障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 许守尧 

作为网信系统党员干部,不仅要学好用好采访实录,还要传播好阐释好丰富内涵,秉承弘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时创造的宝贵思想和精神财富,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采访实录有助于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通过学习采访实录,我们能够更精准更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理念、执政风格和执政特点,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逻辑、发展轨迹、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的理解,这对全面准确理解把握新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采访实录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采访实录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实干精神和久久为功的政绩观,与他“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紧密相连、一以贯之。通过学习采访实录,对习近平总书记感到由衷敬佩和敬仰,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在其位谋其政,认真履职尽责,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采访实录有助于进一步牢记党的宗旨。从采访实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他在福州工作期间始终心系人民、心系群众,大力弘扬“四个万家”优良作风,提倡“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精神。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临湖北武汉考察,时时刻刻牵挂着人民群众和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危。我们学习采访实录,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百姓、人民至上、至真至朴的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网上舆论支持和网络安全保障。

为推进新时代新福建治理现代化作贡献 

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陈祥健 

《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忠实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一系列施政理念和探索实践,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闽工作时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提供了生动读本和鲜活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一再强调要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在推动福州市国企改革过程中,习近平同志力排各种姓“社”姓“资”的争议,吹响了福州乃至全省国企改革的冲锋号。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同志亲自制定推动实施了“3820”工程、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等战略构想,在为福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为我们树立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光辉典范。

继在宁德提出“四下基层”后,习近平同志结合福州工作实际,提出“四个万家”等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推动党的作风的根本好转,从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那些年,习近平同志经常出现在福州最贫困地区调研;经常深入到困难群众比较集中的地方,探寻解决之道。这些工作方法启示我们,只要俯下身子关心和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就完全能够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去战胜一切困难,从而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强调事情定了就办、办就办好,绝不允许拖拖拉拉、半途而废。从50个小时《福州办事指南》的“问世”,到全国首创“一栋楼办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彰显的是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是习近平同志留给福建广大干部群众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提供了榜样示范。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要传承贯彻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时创造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坚持“学研相长”,深入研究阐释,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推进新时代新福建治理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奋力推动新时代商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口岸办主任 吴南翔 

省商务厅把学习采访实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全厅党员干部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初心和使命在内心深处铸牢、在思想深处扎根。

学深悟透新思想,全面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做好商务工作的根本遵循。商务工作处在对外开放第一线,必须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必须持之以恒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之以恒发扬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头等大事,深化省委“三四八”贯彻落实机制,确保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做选择。

着力提升战略思维,扎实推进商务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落实“六稳”工作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试、大胆闯,持续向改革开放要动力、要竞争力,着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着力实施外贸全链条发展十大行动,着力挖掘内需潜力,着力探索商务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服务全省对外开放大局。

涵养真挚为民情怀,坚决践行商务为民。继续精准落实防控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努力帮助商务企业克服困难,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主动服务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强化商务精准扶贫,加快推进对口帮扶、电商扶贫、消费扶贫、家政扶贫、劳务扶贫,用真情、见真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商务力量。

弘扬优良作风,争做新时代最美商务人。强化担当作为,弘扬正气新风,大力度推进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大商务”工作格局,优化全链条营商环境,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我们将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到商务领域各方面、全过程,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充分展现新思想真理力量和思想魅力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陈新 

《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忠实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一系列施政理念和探索实践,生动地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孕育的理论路径和实践底蕴。

1994年4月2日,在福州市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对外开放是福州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命线,福州的区位,决定其必须走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成为福州发展的活力之源。1991—1995年期间,福州GDP接连跨过100亿元、200亿元、400亿元大关,1995年突破500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对福建省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作了准确界定。他指出,福建是中国市场经济最活跃、开放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试验区;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处于对台开放的最前沿,担负着发展两岸经贸合作的历史重任;在加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处于中国经济和环太平洋经济圈相互交汇的“结合部”之中,担负着外引内联、承外启内的重要责任。

进入新世纪,我省在更高水平的开放战略指引下,逐步实现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协同发展,福建进入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今天我省正在推进的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战略,恰恰是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的处理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关系,努力改变对内开放相对滞后的局面,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来促进对内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对于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实践,正是不断推进福建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巨大动力。而这些经验对于全国改革开放实践也极具借鉴意义。重温其当年的思考,依然觉得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以理论观照实践,融会贯通,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思想魅力。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