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今日县市热词 > 正文

厦门税务部门:精准发力大数据 复工复产有“靶心”

2020-04-13 20:36:44 作者:陈 泥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精准发力大数据 复工复产有“靶心”

厦门税务部门强化数据共享和分析,为制定帮扶企业政策提供参考

厦门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陈 泥 通讯员 徐 然当前,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复销正当时,厦门税务部门深挖税收大数据的价值,让数据成为“透视”复工复产进度,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助力企业产销对接的桥梁纽带。

近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了解到,该局通过团队搭建、数据整合、增加分析工具、考量分析指标等方式,搭建起机制健全、流程缜密、数据丰富的大数据网络平台。疫情防控期间,税务部门主动作为,借助大数据网络,强化数据共享和分析,市、区两级分析团队共完成复工复产分析报告60篇。税收大数据,成为战疫中的一支“奇兵”。

数据分析 护航经济运行   

近日,厦门市税务局向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提交的一份报告,引起了管委会的高度重视。这份题为《厦门自贸区企业复工复产稳中向好 产能提升仍有空间》的数据分析报告,从2020年2月10日(正月十七)复工首日起,按周统计分析了自贸片区复工后增值税开票户数、开票金额情况等数据,并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通过数据图表、行业分析表格、开票情况比对等数据模块,多角度、多维度反映了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和经济运行动态。

“借由大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复工复产5周以来,自贸片区内的企业已普遍开始复工,目前有六成以上的企业恢复了开票,但复产形势仍较为严峻。”厦门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总体来看,内资企业复产情况好于外资企业。”

通过大数据平台的筛选和比较,报告还对自贸片区内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物流相关行业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自贸片区管委会下一步决策参谋锁定“靶心”。

据悉,疫情防控以来,厦门市税务局数据保障团队主动与各级政府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及时向地方政府提供税收数据信息、报送有针对性的分析报告,辅助政府科学决策。大数据风险局在整理加工数据的过程中,抓住餐饮业、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两个关系民生、重点产业链的专题,结合申报、发票数据开展深入分析,剖析两大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难挑战,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报送两篇专题数据分析报告,提出建设性意见,得到市领导的肯定批示。

数据搭桥 打通供应链条   

针对不少复工复产的企业受疫情影响供应链中断的情况,厦门市税务部门积极发挥增值税发票链条全、信息完整、上下游供给明了等优势,依托大数据分析,认真调研了解纳税人在复工过程中面临的原材料供应困难等问题,并积极协调,帮助企业打通上下游供应链条。

厦门黎姿服饰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51人,近年来经营规模逐年增长,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但受到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工厂除生产疫情防控物资企业外,都停工停产,企业上游企业2020年2月也基本未开工。

“我们公司主要采购的原料为江浙地区生产服装的针织布、棉布、化纤布和面料等,由于疫情防控期间运输受阻,继续从外地采购原材料面临诸多困境。开工以来,我们一直还在用年前的库存。”眼看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就要耗尽,公司负责人陈黎明焦急万分。如果没有原材料,公司将再次面临停工。

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及需求后,厦门市税务局第一时间与该企业联系,依托税收大数据分析,及时查询到本地针织布、棉布供应商,并将厦门本地以及泉州等地做以上原料供应的10多家供应商信息传递给企业,让企业尽可能从当地采购原料。根据税务机关提供的信息,该企业通过联系筛选,已从厦门和泉州地区采购到生产短期的针织布和化纤布等原料,有效缓解了企业原材料供应不足的情况。

数据支撑 优化涉税服务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厦门税务部门全面落实“非接触式”办税要添力、数据服务大局要尽力的要求,通过税收大数据平台建模分析预测纳税人用票需求量,为优化“非接触式”办税模式提供数据支撑,并为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部门共享上万条餐饮行业、“三高”企业发票、纳税数据,尽力服务帮扶措施的制定出台。

厦门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税务部门将继续发挥税收大数据分析优势,细致梳理企业在复工复产产业链、上下游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帮扶措施和建议,全力支持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