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今日要闻 > 正文

【网事】福建多地官员基层干部“直播带货”火了

2020-04-14 10:50:28 王敏霞 林先昌 陈诗婷 谢玉妹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分享到:

2020年4月14日福建日报网事版(9版)主要稿件:

福建多地官员基层干部“直播带货”火了

协调疫苗接种数量、咨询安置房进展……《直通屏山》为网友排忧解难

福建民俗博物馆恢复开放 首展聚焦闽风饮食与防病驱疫

泉州市市监局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石狮市长黄春辉(右)和网友进行互动,推荐石狮本土品牌服饰。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帮助企业拓展销路、渡过难关 

福建多地官员基层干部“直播带货”火了 

专家:要挖掘产品特性、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 

东南网4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敏霞 本网记者 林先昌 陈诗婷 谢玉妹 通讯员 蔡奕凡 姚煜娟) 2月22日,在石狮“品牌直播节”上,石狮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春辉走进位于石狮青创直播基地的直播间,与网红主播一道,不遗余力地为石狮服装“直播带货”,喊出:“春暖花开的时候,穿上这件衣服,去见你想见的人,成为街上最靓的仔!”1个月以来,石狮全市服装企业通过直播带货或引流销售的经营额突破1 0.8亿元。

同样,德化县委副书记林祖传通过短视频推介德化风光和陶瓷,为瓷都文旅产业进行“云端”赋能;泉州晋江金井镇围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洪水平在抖音开直播卖鲍鱼引万人围观。

受疫情影响,传统线下销售渠道不畅,各行业均受到冲击。为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推动经济发展,尤其是打通产品销路,越来越多地方官员、基层干部借助网络直播,当起“网红”为产品带货;政府通过线上推广的模式强化帮扶措施,引导企业改变传统销售模式,打开国内消费市场,切实帮助企业拓展销路、渡过难关,甚至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网络直播带货为企业、农户解决销路问题

2月22日启动、为期1个月的石狮品牌服装网上直播专卖节汇聚了石狮本地服装产业的超过150家品牌、上万款服装好货,服务105家企业,对接网红机构和网红团队超过500家,线上链接8个直播平台,促成36家本地服装企业与直播机构签订意向采购金额1.5亿元,直播销售额1.19亿元。

“这次直播节不仅帮助我们抢抓网红经济时代机遇,而且为我们拓宽了原本的销售模式。”帝牌(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吕锜说,“触网”直播,对传统品牌的未来发展是一个不小的触动。

有了前期直播的经验后,在石狮市政府的指导下,2020中国(石狮)网上直播交易会将于4月18日举行。这场为期10天的直播活动在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将加快推进石狮“网红城市”的建设。

在3月初的福清食品专场直播中,福清市政府主要领导与“网红”主播一起推介特色品牌食品。经过4小时直播带货,在线参与人数超过200万人,成交金额突破1000万元。

黎明职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主任洪艺萍认为:“直播带货是个人影响力变现的一个过程。地方官员、基层干部直播带货,一方面是为当地农产品进行背书,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另一方面是政府积极调动各方面资源,成为帮助当地特色产业拓展销售渠道最快速有效的方式。”

洪艺萍建议,地方官员、基层干部在直播带货的同时,可以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民基础电商的培训,以及农产品从选品、采购、物流和品控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的供应链建设,以保证网络销售实现可持续发展。



4月12日,晋江金井镇围头村村主任洪水平(右一)再次进行网络直播,为围头鲍鱼“代言”。 蔡奕凡 供图

创新工作方式 提升地方官员基层干部社会治理能力

有分析认为,地方官员、基层干部不仅要当“营销员”,还要当“网络主播”,熟悉互联网话语,用具有亲和力的方式“带货”。这对他们的公共沟通能力是一次有益锻炼,只有脑子里“有货”,才能带得动货。

“很高兴跟大家见面,希望能够借这个机会推动我们村的鲍鱼上线销售。”4月12日下午,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支书洪水平乘船出海,来到渔排作业平台,为本村的鲍鱼直播带货。虽然闽南口音浓重,但是他直播起来游刃有余,既当“导游”又当“导购”:抓起个大饱满的鲍鱼,给网友们科普鲍鱼的各种知识;回到岸上,花样介绍鲍鱼的多种烹饪方式……2个多小时的直播,吸引了超3.5万名网友的围观,淘宝直播间得到3万多的点赞,微博话题#围头村书记直播卖鲍鱼#阅读量达151.8万,当天全国各地网友下单购买了2679斤的鲍鱼。

这是洪水平第二次为围头鲍鱼直播带货。3月22日,洪水平就打头阵,在“围头海峡第一村”抖音直播平台上客串“主播”,“带货”推介海峡渔村名优特产。持续两个半小时的直播“首秀”吸引了1万多名网友围观,得到320多条弹幕和6000多个点赞。首次直播后,围头村鲍鱼线上线下比以前每天多销售2000多斤,销量较疫情之初翻了两倍。

“这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有着更深的考量。走线上线下融合之路,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洪水平说,目前围头村已组建了一支8人的电商团队,正在积极探索一条由党支部主导、村里搭台、电商团队运营、微商达人唱戏的“互联网+渔业生产+乡村旅游”围头发展“新路”;还计划与“网红”合作,在各个电商、社交平台进行鲍鱼的推广和销售,发展鲍鱼深加工;同时,通过短视频直播互动在线上销售海带、鱼干、虾米等海产品及鲈鱼、石斑鱼等生鲜配送。

“地方官员、基层干部变身‘网络主播’,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政府公共沟通的优势,直观地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理念。同时,地方官员、基层干部要注意公共沟通技巧,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提升政府营销能力,为好产品代言。”福建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蔡承彬如是说。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文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方官员、基层干部当“网络主播”推介本地特色农产品,也对其真正深入了解本地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了解把握本地乡村振兴的难点和关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地方官员、基层干部熟悉网络话语,熟练运用网络工具与社会公众沟通互动,这对于在互联网时代,地方官员、基层干部转变社会管理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专家建言:要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

多位专家在采访时表示,要解决地方特色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还需要政府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包括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及产品品牌的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王维奇认为,要借助互联网等新兴营销手段,打通农产品销售流通的“梗阻”。他表示,新媒体直播是当今疫情下农特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地方官员、基层干部主动接纳,其在直播带货过程中,也可以了解市场最新动态,倾听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挖掘当地农特产品特征与价值,从而更好地指导农业经营主体适时调整销售与产品展示策略,并做好完整产业链协同发展,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集生产、收购、储藏、运输、加工、市场建设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采访中,不少农学方面的专家表示,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地方企业和农户应该更加积极地融入,企业可以代收农民农特产品,形成农产品集中地网络化,在农特产品方面,要将当地多种类型的农特产品集成,形成集聚效应,打造品牌特色,形成统一的品牌,突出地域生态环境与文化优势,增加农业产品的活力与影响力。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谢宏忠认为,目前各地政府都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政府要服务于市场,疫情之下,地方官员、基层干部化身“网络主播”助力经济发展是特殊情境下的做法,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可以肯定。他表示,在这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手段之外,在平时地方政府要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更大力地深化推动“放管服”改革,不断出台相关惠企、惠农政策,如此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好、更优良的营商环境,从根本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协调疫苗接种数量、咨询安置房进展…… 

《直通屏山》为网友排忧解难 

东南网4月14日讯(本网记者 揭晓经 整理) 

福州

网友建议149路公交换线路

道运中心:建议市民合理换乘

近日,东南网《直通屏山》收到网友留言,建议将福州149路公交车的始发站设在青口镇区,以方便青口一带群众往返福州市区。该网友表示149路停靠的海峡汽车广场位于尚干和祥谦镇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周围的公交线路站点极少,需转车前往青口、尚干、祥谦镇区的群众极不方便。而青口镇区有701、702、703、704、705、708、709、712路等立顺公交线路,若149路延伸至青口,不仅可以方便群众从市区直达青口,要换乘前往尚干、祥谦两镇也很方便。

福州市道运中心回应称,公交线路规划及站点设置需根据路网布控情况,综合各种因素,统筹考虑、统一安排。3月31日起,公交149路的起讫站点和线路走向已作调整,目前停靠龙祥岛站,暂无再次调整计划。随着市区范围的不断扩大,适当的公交换乘是扩大城市公交线网覆盖面的有效措施;目前福州市已出台公交优惠换乘政策,建议市民合理换乘出行。至于具体换乘方案,海峡汽车广场现有149路和155路公交车停靠,市民可以乘坐155线路至青口镇。此外福州公交集团计划将台江广场到青口的31路公交调整为大站快线运行,届时可以满足青口乘客快速进城的需求。

莆田

网友反映拆迁户十年未获安置

开发商:已准备动工

“拆迁十年了,我们还没搬回自己的家!”近日,有莆田网友在《直通屏山》留言,反映城厢区田尾新村拆迁多年仍未安置。网友表示2011年3月城厢区政府拆迁指挥部动员拆迁,居民们按照政府指定,与福建鑫焱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下拆迁协议。原本称三年会完成安置房建设,然而新房子还没动工。

福建鑫焱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回复,因前期部分居民不配合拆迁,才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直到2019年拆迁完成,公司才开始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公司每月都在支付安置过渡费,项目拖一天公司就亏一天。目前已在办理动工前的手续,动工后预计两年左右就能完成建设,请居民耐心等待。

三明

网友盼望增加疫苗接种时间

卫生服务中心:会增加一定数量

近日,有网友在《直通屏山》上反映三明三元区下洋的城关卫生服务中心打疫苗的小孩太多,但每天只有上午的40个号,导致一直都排着长队。网友希望该中心特殊时期能支持下午打疫苗,一方面能把之前积压的需求解决,另一方面也能达到减少人员聚集的目的。

三元区下洋城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复,由于疫情期间积压了一定的接种量,中心既要消化这部分接种任务,又要避免人群过多聚集,工作人员已经牺牲了休息时间投入工作。周一到周五全天接种,上午40个号专为婴幼儿接种,是为了将接种后身体反应的观察时间留在白天,以避免下午接种,夜间出现不良反应,导致延误就医。下午20个号为稍大的儿童接种,此外还要留出时间进行疫苗盘点、场所消毒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数量有限,为进一步满足接种需求,在避免留观人员大量聚集的前提下,将原有的半天40个号增加到50至60个,加快积压接种量消化进度,请网友理解并给予更多耐心。一般的常规预防接种,只要后期按照补种原则完成相关疫苗的接种,不会影响免疫效果。

福建民俗博物馆恢复开放 首展聚焦闽风饮食与防病驱疫

东南网4月14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4月10日,福建民俗博物馆恢复开放。开放首日,该馆举办了“食饮有节防疫有道”闽风饮食与防病驱疫展览及社教活动。展览举办时间为4月10日至5月4日。

展览主要介绍了福建各地区在防病驱疫方面的饮食风俗,通过展示传统“药食”以及福建部分地区岁时节俗期间的特色食饮,让广大观众了解传统特色“药食”文化,借用古人的智慧进行有效的预防。同时,参与互动活动的观众通过观看展览文字图片及辅助展品,了解到古代防疫知识及应对方法,并回答工作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将获得福建民俗博物馆送上的防疫养生礼品一份,现场还准备了万应茶供游客饮用,体验传统药茶的养生功效。

记者了解到,福建民俗博物馆恢复开放后实行实名制参观,游客入馆须携带个人身份证件,每个成人限带1名身高1.4米以下儿童,未办理身份证的儿童需与家长一同入馆;未携带证件者谢绝入馆。游客入馆前须出示“健康码”,并自觉接受体温检测,无咳嗽、呼吸急促等可疑症状者方可入馆参观。入馆游客必须全程正确佩戴好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并落实有关防护措施;未佩戴口罩者,谢绝入馆。为了科学控制入馆人群数量,该馆日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瞬时流量不超过最大瞬时流量的20%,当接待量达到限量,将采取限流措施,必要时停止观众入馆。

泉州市市监局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东南网4月14日讯(闽南网记者 吴德月 通讯员 苏晓晖)日前,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相关领域全面部署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该局作为市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第十一督导组挂钩单位,负责对德化县安全生产隐患开展综合督导指导,成立督导专班,随机抽查龙浔镇政府、德化县交通局、得心酒店等,当场指出安全隐患并发出整改意见书,书面通报该县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指挥部,要求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该局成立十三个督导组,分片督导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在特种设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食品药品、证照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情况;市执法支队依法依规查处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各督导组落实各环节工作措施,形成督导检查工作闭环,切实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