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男艺人自曝高考身份造假 背后有何“帮凶”?

2020-06-01 10:47:39 李雅兰 来源:东南网综合  责任编辑:周冬   

先有翟天临不知知网,后有仝卓往届变应届,又一位明星因“造假”上了微博热搜。

近日,中央戏剧学院本科毕业生、歌手、演员仝卓在直播中声称高考时曾通过一些手段从往届生变为应届生,引发舆论热议。

一起来回顾一下事件的发展:

5月22日:仝卓在直播中聊起当年复读时的经历。他称,由于当时自己心仪的高校要求应届生身份,于是“通过一些手段”修改了自己的往届生考生的身份。此番言论在网络上迅速引起轩然大波。

5月23日:事件发酵后,仝卓再次直播回应称,“应届生”是自己考学失利后复读时的自我暗示,数度“哽咽”称当艺人说话不自由,不过对于“往届生变应届生”的操作,未做正面回应。

5月28日下午:有网友看到《快乐大本营》官博编辑了5月25日发布的六一特辑预告微博,通过编辑记录可以看到仝卓的名字被删去。

5月28日晚:湖南卫视播出的节目《神奇的汉字》也迅速响应,在节目播出时已经把仝卓部分的所有画面完全删减,舞美中所涉名字的部分也用马赛克进行了处理。

5月28日:人民网网络评论部官方微博评论“仝卓把往届生改应届生”事件称,先有翟天临不知知网,后有仝卓往届变应届。不是网友抓着艺人不放,而是他们自己惹了众怒在前。“我看着像不善良的人吗”的调侃式回应不能平息网友质疑,期待当事人的真诚回应,期待事实真相早日调查清楚。教育公平事关中国未来,容不得一丝舞弊造假。

5月29日下午: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称,“针对日前媒体与公众关注的‘仝卓更改往届生身份’事件,我院严正声明如下:我院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本科招生的各项法律规定,并密切关注此事,配合教育部开展调查。”

5月29日晚: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 对仝卓自曝疑似“高考舞弊”进行回应:教育部注意到近日仝某在网络直播中自称将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参加高考,已要求山西省教育厅、有关高校和中学开展调查。教育部表示,对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零容忍,此事虽时隔多年,但会坚决追查到底。

5月29日晚:仝卓本人在微博发布一封手写的道歉信。仝卓在道歉信中表示,已向中央戏剧学院申请撤销自己的学籍学历,同时,向公众、母校、节目组等道歉,表示自己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5月30日:山西省教育厅发布声明称,山西省教育厅高度重视仝某在网络直播中自称将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参加高考一事,已经联合有关部门和市政府,全面开展调查核实。山西省教育厅将彻查到底,坚决维护教育公平公正。如发现违规违纪问题,严肃追责问责。

5月30日下午,就事件最新调查进展,教育部新闻办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以5月29日教育部回应内容为准。

资料显示,仝卓系山西高考生源,2012年参加高考失利,2013年复读。虽然仝卓没有提及学校名字,但记者检索发现,一份仝卓在某艺考培训机构当教师的履历显示,仝卓在2013年同时获得中央戏剧学院民族歌剧专业考试第一名、解放军艺术学院声乐考试第五名。而仝卓此前在采访时表示,高三时最想去的大学就是只招应届生的军艺。但连续考了两年,“还是差了一点”。

为何会引发众怒?

历年来与高考作弊相关的案件无不受到社会高度关注。但从直播视频来看,仝卓的自曝“往届生改应届生”虽是一次无心之举,但神情自若、嬉笑如常,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做法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鉴于“学霸”翟天临、“建筑师”江一燕等各种娱乐圈人设先后翻车,明星们已经对此讳莫如深。此次仝卓恰恰是这种类似“无心之举”的言行,触碰了公众对于教育公平公正的敏感神经。

网友追问:篡改高考身份有何后果?“一些手段”是哪些手段,背后有何“帮凶”?

篡改高考身份有何后果?没获利就没关系?

仝卓在直播中称,心仪学校只招收应届生,于是通过“一些手段”将自己往届生的身份改为应届生。如若属实,这种篡改高考身份的行为如何定性?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下称《办法》)规定,教育考试机构、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或者在考试结束后发现有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加分资格和考试成绩的,应当认定相关的考生实施了考试作弊行为。

“如果仝卓确实存在‘往届生变应届生’的行为,那就属于高考作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

《办法》明确,考生以作弊行为获得的考试成绩并由此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入学资格的,由证书颁发机关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证书或者予以没收;已经被录取或者入学的,由录取学校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其学籍。

直播中,仝卓称“最后还是没考上”。没有获得直接好处就没关系了?

“是否从作弊中获得好处,并不是判断高考作弊与否的依据。即便篡改身份后,并没有从中获得好处,同样属于作弊。” 熊丙奇指出。

“一些手段”是什么手段?哪些人参与?

熊丙奇分析指出,修改学籍信息难度不小,通常需要当地户籍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学校有关人员等配合。一名学生很难凭一己之力,把往届生的痕迹轻松抹掉。只要确认有篡改身份信息的事实,一般会存在作弊利益链。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蔡元培表示,如果有工作人员帮助改正当事人信息,涉嫌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的,可以对该工作人员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等刑事犯罪。

“一些手段”究竟是什么手段?都有哪些人参与?熊丙奇表示,对此事的处理,不会因当事人主动道歉而结束。“在国家严厉治理高考作弊的情况下,若还有人能篡改身份信息,表明相关环节可能存在漏洞,必须一查到底。”

部分高校只招应届生,对往届生有失公平?

“仝卓事件”引发网友热议,关于应届生与往届生区别的讨论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认为,部分高校只招收应届生的规定,对往届生来说有失公平。也有网友认为,往届生比应届生多了一年或更多的学习时间,如果和应届生同等待遇,对应届生才是有失公平。

“目前少数高校只招应届生,是出于办学定位的不同。不论如何,以篡改身份方式去报考,这不论对往届生,还是对应届生都不公平。”熊丙奇认为,对于既定的高考报名、录取规则,可提出质疑和讨论,但这不能成为个人考试作弊的借口。

整个事件还有待调查,但仝卓这次“直播翻车”却值得反思。教育公平事关中国未来,容不得一丝舞弊造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