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福建工会打好组合拳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2020-07-20 08:03:08 作者:何祖谋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祖谋)明视眼镜公司劳资双方复工复产后开展“云协商”,将“复工后不裁员,照常向因疫情延迟返岗的职工发放工资”等内容写入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让职工们吃下了“定心丸”。

在复工复产中,省总工会开展集体协商“特别要约”行动,鼓励疫情期间企业、职工通过建立和规范集体协商制度,就灵活处理特殊时期劳动合同、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用工问题进行友好协商。

动真情、用真力、付真心,打通用工、稳岗的堵点、断点、难点,我省各级工会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从“幸福返岗”做起

“没想到补助这么快就到账了。”复工后,泉州水务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小路发现自己“泉工惠”职工卡收到了从老家山东济宁返泉的交通费补助,心中顿觉温暖。

复工复产,泉州市总工会从“幸福返泉”做起,开通平台,定制服务,接送职工返泉,不仅对乘坐包车、包列车、包机的职工补助50%费用,还把“幸福返泉”活动自3月1日起顺延到5月31日,并按省外200元、省内100元的标准对自行返泉的职工给予专项补助。

厦门市总工会先后在省内14个县市开通包车90辆,开通贵阳、兰州、成都、重庆、昆明5条航线16架包机包座航班,开通南昌—抚州—厦门复工专列,共接回职工4600人。同时推出企业自行包车接运职工返厦的,市、区两级工会给予70%的租车补助;外地务工人员自行返厦可享受交通补助等。目前,厦门市总工会受理了8.6万多名自行返厦人员交通补助申请。

为了保障职工顺利返厦,每趟包机、包车、包列,厦门市总工会都派出工会志愿者分别前往劳务输出地组织职工返厦;后方工会干部也紧锣密鼓筹备接机、接车工作;基层工会在车站、机场接回职工并做好安置……各级工会主动靠前全程服务,共同为返厦复工保驾护航,真正实现了服务的“全流程”。

手把手助力复工复产

为有效回应企业呼声,泉州市总工会推出了加强服务保障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项行动”,因地因时因业因企施策,打出“引工灯塔行动”等“组合拳”,全力帮助企业打通疫情防控、返岗复产“工作链”。

泉州市总工会派出29名工会干部到非公企业较集中的惠安县东桥镇等3个乡镇的29个村驻点,工会干部们工作重心从开始的主抓疫情防控,逐步转变为“防疫+复工”两手抓、两不误。

在香山村大红石材厂内,大切、大磨、小磨、造型等流水线全面开动。“生产线上,每天都开足马力赶订单。”石材厂厂长张卫红说,在泉州市总工会驻村干部王阳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职工全部返岗,年后积压的订单也提前交货。

“做实流动人口、出租屋人口两大数据。”泉州市总工会派驻散湖村的工会干部李永江说,驻村工会干部和村两委、网格员实行责任包干制,对返岗复工人员,做好信息登记、健康档案管理,与派出所等互通信息,掌握行程轨迹。

为企业“量身定制”员工

疫情防控期间,永辉超市线上业务量暴增,线上岗位严重缺工。省总工会通过公益网络招聘活动,“量身定制”,为永辉超市新招收280多名员工入职,有效缓解用工紧张问题。

线上线下齐上阵,拓宽就业招聘渠道。

在公益招聘活动中,省总工会联合智联招聘公司通过覆盖全省1.7万多家企业、7.2万多个岗位需求的网络招聘平台,借助人岗自动智能匹配推荐和视频直播技术,让求职者足不出户即可求职。

泉州市总工会与市人社局组成企业用工服务小组,赴贵州铜仁、遵义等地招工,并与当地工会、劳务中介及职业学校开展人力资源对接、劳务协作、定向用工合作,建立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协同机制。

南平市各级工会主动对接人社部门,全面开展“线上见面招聘”活动,收集296家企业1.74万人招聘岗位信息,对全市30万名20岁至50岁的职工“点对点”发布企业招工信息。

因势利导保稳定。泉州、三明等地工会在2020年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中,对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非公有制小微企业职工减免部分互助金。

一系列政策有效有力,一项项举措实实在在。我省各级工会组织坚守的是“娘家人”的道义与担当,传递的是情义和温暖。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