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铸忠诚——记福建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育种科研团队(上)
2020-08-24 07:54: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刘益清 郑雨萱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育种科研团队成员在洋口林场开展科研工作。(资料照片) 东南网8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郑雨萱)全国第一个杉木优树收集区、第一个杉木无性系嫁接种子园、全国唯一“国家杉木种质资源库”、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位于闽北顺昌富屯溪畔大山深处的福建洋口国有林场,从上世纪50年代建场以来,捧回一个个国字号金字招牌,杉木育种持续领先世界、领跑全国,创造了“世界杉木看中国,中国杉木看洋口”的林业科研奇迹。 这一奇迹,折射出几代洋口林场人接续奋斗的“洋林精神”,折射出洋口林场杉木育种科研团队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8月20日,在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八闽楷模”发布仪式上,“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育种科研团队”被授予“八闽楷模”荣誉称号。 回首60余载科研路,一张张泛黄的奖状,见证了洋林人的坚守与奉献。他们扎根闽北一隅,向荒山野岭宣战,成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的坚定践行者;他们秉持“科技立场”,与南京林业大学、福建省林科院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数十年如一日投入杉木良种培育、迭代与推广工作,累计开展的150多项科研项目中有28项先后获得科技进步奖,成为“中国杉木育种的摇篮”。 几代人坚守初心、赤诚奉献、久久为功、科研报国,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育种科研团队以实际行动,在大山深处谱写了壮丽的人生篇章。 坚守初心,致力种业创新 几代洋林人,同逐中国梦。 他们的梦,就是科研报国、科技兴林富民,让祖国生态更好,实现绿色崛起。60多年来,一代代奋斗在大山深处的洋林人,始终坚守这样的初心。 1955年,顺昌县洋口道坪村。 为了开发山区经济,探索兴办国营林场路子,原省林业厅党组决定在闽北林区建立综合性国营林场。经过一年多的勘测选址和多方比较,最终将场址选定在道坪村这一个山坳。1956年7月,“福建省洋口综合林场”挂牌成立,开启了将荒山野岭改造为金山银山的绿色征程。 军旅出身的魏长发在建场之初受命前来,担任洋口林场的第一副场长,配合同是南下的首任场长伊树莲挺进闽北深山。彼时,林场场部是一座乱坟岗,周围十分荒凉。劈草炼山、整地造林,搭草棚、盖板房……林场干部职工开始白手起家。 一颗红心一双手,自力更生样样有。面对恶劣的条件,魏长发主动出征,带领上百名干部职工早出晚归。“山头会、路边会,有了问题晚上开个座谈会”,大家紧紧拧成一股绳,当年就完成了3000多亩林地平整工作。3年时间内,这些开拓者建设了8个工区、1个采伐分场,绿化4.1万亩荒山,为洋口林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8年,洋口林场荣获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传统林农采取“有种就撒、有苗就栽”的粗放造林模式,杉木整体品质低,生长缓慢。“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想要造好林,种苗质量是关键,林场很早就意识到种业创新的重要性。”洋口林场副场长黄金华说,建场伊始,林场就确立了“科技立场、科技兴场”的定位。1957年,林场开展杉木良种选育,通过遗传改良,实现杉木丰产速生,开创全国杉木良种选育先河。 相中了洋口林场前沿的发展理念和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1959年开始,南京林业大学与林场开展场校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展杉木第一代品种改良攻关。 “杉木育种工作前期投入大、回报慢,如果没有‘大林业’回馈国家的思想抱负,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洋口林场第六任场长李寿茂说,“支持科研就是支持林场的未来”的思想融入了洋林人的血液之中,科研需要林地,场里优先腾挪;科研需要设备,经费优先保障;科研需要力量,人员优先配备。无论哪个时期,林场始终没有停止向科研高峰攀登的脚步。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木材市场进入萧条期,低谷时每立方米杉木收购价仅300多元。这让依赖于“木头经济”的洋口林场陷入职工工资都发不出的窘境。“全场在职职工230多人,退休职工130多人,加上林业税负重,压力可想而知。”李寿茂说,科研林的杉木大多是树龄数十年的大径材,市场价格不菲,当时为求温饱,其他地区同一时期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6片试验林全部被砍光。 “勒紧裤腰带也要保住试验田!”李寿茂1970年从福建林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洋口林场,一干就是35年,直到2005年退休。他深知科研林的背后,是不可多得的杉木种质资源,是难得的科研数据积累。为此,李寿茂一方面寻求职工认同,承诺“退休职工先发工资,一线工人再发,干部接着发,我老李最后发”;另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向木材收购商赊账。全场上下齐心协力,最终顶住压力,保全了近40年的科研心血。 “林业木材和农业水稻不一样,水稻一年可以两熟到三熟,而一棵杉木从育苗到成熟至少要26年,必须要靠我们林场几代人持续朝着共同的目标,才能往前走。”李寿茂说。一以贯之坚持“科技兴林”思想,洋口林场经营区面积从最初的4.1万亩,扩大到2019年的10.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19万立方米。从砍刀下保住的1124亩杉木种质资源库,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杉木种质资源库,林场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美丽蝶变。 甘舍小我,成就无悔人生 位于白露亭的全国第一个杉木优树收集区内,保存了南京林业大学陈岳武教授及第一代杉木育种科研团队于1964年从闽西北天然林及人工林中收集而来的49个优良杉木无性系树种。这片种质资源库为后续杉木遗传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了中国杉木遗传的先河。 为了选育出速生、丰产、优质的杉木第一代良种,1974年,陈岳武教授带领林场科研人员在全省开展大规模杉木选优行动。“到了当地,农民说哪株杉木长得好,我们便到哪里去,一棵也不放过。原始森林人迹罕至,大家只能沿着野猪蹚出的路艰难前行。”科研工人黄元锦是林场的爬树高手,他告诉记者,采集优质树种需要徒手或借助梯子,爬到15米以上的杉树中上部采集穗条。 高空作业的危险性、森林天气的变化莫测,为科研工作增加了难度。然而,陈岳武带队考察,没有一点教授的架子,相反还亲自爬树采集,与科研工人们共同吃住。黄元锦还记得,有一回,陈岳武带队到建瓯南雅选优采种,晚上从山上下来,满身泥泞地来到乡里招待所登记住宿,却被工作人员以“客满”为由拒绝了。“头戴斗笠、身背水壶、卷着裤腿,浑身脏兮兮,一见到长势好的杉木,眼睛发亮,二话不说就蹿到几米高的树上,谁能看出他是大学教授?” 凭着不畏艰险、勇于吃苦奉献的科研精神,科研团队成员们最终从全省收集千余份优树穗条、球果等繁育材料,为日后嫁接培育、杂交制种、观察记录、子代测定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班组的工人,都是林木育种的行家里手。他们没有周末和假期,没有固定上班时间,只要有任务,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洋口林场科技科科长叶代全说,科研中最为关键的杂交套袋工作时间短、任务重,通常在春节前后进行,科研人员经常放弃阖家团聚的机会,踏着远处村里传来的鞭炮声上山工作。 “杂交套袋基本都在春节期间,授粉时间很短,我们经常天没亮就要上山,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工作。冬天天冷,手脚冻僵了,只能不停地搓手跺脚。”郑斌林是科研种苗班的杉木杂交套袋作业主攻手,参与了林场第二、第三代育种攻关工作。2009年,在杉木第三代种子园开展杂交套袋试验中,为了尽快完成最后几棵杉树套袋,他不小心从6米多高的竹梯上摔落在地上,造成脊椎粉碎性骨折。治疗后,他身上永久留下了支撑身体的钢板。 然而,科研工作事不宜迟,休养了不到半年,他又说服领导回到工作岗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坚持每年上山参与上千亩试验林的外业调查、树体管理等,被林场同事称为“钢板工人”。“野外科研工作有苦有乐,完成任务后能够喝口水吃口饭,就是最开心的事了。”郑斌林说。直到2017年体检时,医生发现支撑他身体的钢板已经弯曲,执着科研28年的郑斌林才不舍地退居二线。 “我们把杉木育种由单纯产量改良,推进到木材产量、木材品质、抗病性和养分高效利用等多性状的综合改良。”黄金华说,在洋林人的持续接力下,洋口林场先后建成1至4代的杉木种质资源库共计1102亩,系统收集整理了4132份杉木种质材料。目前洋口林场的杉木育种处于全国领先的第4代水平,跟美国和澳大利亚齐头并进,已建成全国种质资源保存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良种档次最高的国家杉木种质资源库。 和一代代洋林科研人一样,为了杉木育种改良事业,正教授级高工黄金华多次放弃高薪待遇的诱惑,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洋口林场。上世纪90年代,一家林业上市公司看中黄金华的科研才干,愿以50万元以上的年薪聘请他,那时他一年的收入仅几万元。为了接续上一代洋林人的科研报国梦,他婉拒了企业,坚守下来,成为杉木良种第三代骨干和第四代领头人。“人生有舍才有得,留在大山中搞科研攻关,才成就了我的无悔人生!”谈到自己的选择,这位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汉子,真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