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州一公共广场被“圈占”收费? 街道回应网友质疑

2020-09-24 15:04:30 冯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东南9月24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电动车、摩托车本可自由停放的公共广场,突然被铁栏杆围了起来,一群穿街道服装的“黄马甲”以看管车辆为由对进出电动车统一收费。此举是否合法合规?获得的收益流向何处?近日,有网友在东南网《直通屏山》留言,反映福州市台江区一公共广场的这一现象并提出质疑。【留言详情】

公共广场突然被“圈占”收费(东南网记者 冯旭/摄)

该网友告诉记者,该广场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宇洋中央金座与升龙汇金大厦以及农商大厦之间,占地数千平方米,近年来不时有人自称街道工作人员来此收取电动车停车费。以往只是在广场部分区域收费,经过投诉后也会有所收敛。但从本月中旬开始,有一群身穿鳌峰街道衣服的人员在广场周围装上了铁栏杆,再守住两个出口对场内所有电动车进行收费,不交费则语气凶狠态度恶劣。该网友质疑:这些人员究竟是什么身份,圈占公共地带进行强制收费有何依据,获得的收益又流向何处?

广场内日停电动车数千辆(东南网记者 冯旭 摄)

昨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了位于台江区曙光路的宇洋中央金座。只见广场周围设有约30厘米高的栏杆,两处入口均设有岗亭,贴着鳌峰街道两车代管点的价格公示牌,看上去与正规的两车代管点并无二致。多名看管人员身穿带有“鳌峰街道”字样的黄马夹,胸前挂着工作牌,守在入口或在场内走动。放眼望去,已经有成百上千辆电动车在场内停放,还有不少上班族不断骑车进入。众车辆停放总体有序,主要通道通行顺畅,边缘一些木质通行栈道仍有被堵占现象。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车主,均表示广场是最近被拦起来的,不过此前也有人收费。

部分通道被电动车堵占(东南网记者 冯旭 摄)

广场车管负责人吴申虎告诉记者,他和他的团队属于家园事务服务中心,近日接管该广场的两车管理。除设置围栏和岗亭外,他们将方便电动车上坡的临时木板换成了美观又便利的钢板,前一天晚上还刚刚在电动车停放区域画了白线,引导电动车有序停放。据介绍,此前该广场以及周边人行道、马路停车混乱,常出现通道被堵、电动车丢失等情形,大大影响了金融街及该广场作为高档写字楼的形象。而当时的看管属于私人行为,看管员往往在进场高峰期收完费就走,未尽到车辆看守和秩序管理责任。为此,鳌峰街道委托家园事务服务中心来进行管理。“考虑到上班族早上比较匆忙,我们实行人性化管理,离场时再行收费。因为刚刚接手,目前还有一些木栈道被堵,我们会逐步引导规范。”吴申虎说。

针对网友关心的收益去向问题,吴申虎介绍,家园事务服务中心为非盈利性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工作人员工资由家园事务服务中心发放,管理收益全部用于金融街治理工作。目前,该广场每日停放的电动车约有八、九百辆,每车每日收费1元。扣除物业管理人员、保洁人员车辆不收费,以及节假日的减收,每月总收入预计2万多元。而现场工作人员8名,每人月工资3000元,只能勉强达到收支平衡。与此同时,该团队提供的服务时间为早7点到晚11点,同一电动车一天内无论进出几次只收费1元,均可提供正规发票。

广场车管人员来自街道委托机构(东南网记者 冯旭 摄)

记者也向鳌峰街道了解了情况,相关负责人表示,宇洋中央金座、升龙汇金大厦等写字楼客观上存在大量的停车需求,而大厦地下停车场很少为电动车规划停放处。地面上,几座大厦之间的空地并不属于大厦的红线范围,长期以来的两车停放缺乏规范,影响了片区的整体形象。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鳌峰街道曙光社区委托家园事务服务中心对金融街(曙光片区)进行统一管理。家园事务服务中心是鳌峰街道下辖的6个社区联合成立的民间非盈利性组织,管理期间产生的收益将全部用于金融街社会治理工作。

场内停车收费可提供正规发票(东南网记者 冯旭 摄)

据介绍,长期以来,金融街的乱停车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电动车、摩托车无处停放,往往直接停在马路边,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每次文明创建检查,街道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市民也投诉不断。为了破解该区域的精细化治理难题,今年6月1日,鳌峰街道牵头公安、交警、城管、社区、楼宇企业等五方力量组建“鳌峰街道社会治理联防联动中心”,以海峡金融商务区为试点推行片区社会治理和“546”工作法,力争实现该片区社会治安安定、交通有序通行、车辆规范停放、景观亮丽大方、环境整治卫生、群众满意认可等六个目标。

“经过三个月的治理提升,金融街周边道路市容市貌水平提升明显,两车无序停放现象较整治前得到巨大改善,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广大市民的充分认可。”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