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加快新福厦铁路建设 全国首座无砟轨道高铁跨海斜拉桥主塔封顶

2020-10-23 11:42: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作者:陈楠

安海湾特大桥主塔封顶 通讯员供图

安海湾特大桥主塔封顶 通讯员供图

东南网10月23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通讯员李澍彤 张伟 曹建强)昨日,由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新建福厦铁路安海湾特大桥主塔封顶,该桥是我国时速350公里高铁建设中,首次在跨海斜拉桥中铺设无砟轨道,实现世界跨海高铁桥梁最高行车速度——中国跨海高铁桥梁进入“350时代”。

据介绍,安海湾特大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晋江市、南安市,全长9.46公里,其中跨海区段全长1.56公里,主桥为650米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半漂浮体系斜拉桥。作为福厦高铁全线三座跨海湾大桥之一,大桥主跨300米,跨越安海湾主航道,主塔高126.9米,是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预计2021年7月实现合龙。

据介绍,无砟轨道要求大跨径斜拉桥具有较好的结构刚度和动力性能,受技术瓶颈限制,国内高铁大跨度桥梁设计大都采用有砟轨道,但有砟轨道平整度等方面受限,列车通过时必须减速,影响乘坐体验。而无砟轨道的平整度极高,稳定性强,列车通过“如履平地”,乘坐体验感更强。

为满足无砟轨道通车要求,扫清安海湾特大桥“限速点”,大桥采用全联长钢-混结合梁,主梁采用有效气动措施,减少了复杂风环境下的风致振动,满足了跨海大桥通行高速铁路列车的技术要求;桥面铺设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实现时速350公里高铁跨海过桥不减速。据中国铁建大桥局福厦铁路项目部一分部总工张立东介绍,列车驶过650米安海湾特大桥主桥只需要6.7秒。

记者了解到,安海湾特大桥处于重度海洋腐蚀环境,台风影响大、浪高、航道水深、潮差大,加之无砟轨道要求大桥“耐受力”更强,这对施工质量、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中国铁建大桥局福厦铁路项目部一分部项目经理邢天明介绍,作为大桥主墩由水下桩基施工向水上施工的重大工序转换,安海湾特大桥主墩钢吊箱长35米、宽24米,高7.7米,相当于2层半楼高,面积近2个篮球场大小,重约1400吨。不同于常规钢吊箱施工方法,大桥钢吊箱拼装过程历时两个月,完成拼装后通过在其顶部设置20个千斤顶,配合使用200根直径15.2毫米的钢绞线,实施整体下放,下放过程中,整个吊箱要在海风、波浪、浮力等多种自然因素影响下,准确无误地穿过20根直径为3.1米的钢护筒。下放精度严苛,有如“穿针引线”。

大桥主塔为H形曲线造型,宛如微张的扇贝。施工采用液压爬模分段施工,共分为23个节段,最高节段为6米。因塔身曲线设计,每节模板尺寸不同,施工中需要进行不断调整,施工难度因此不断加大。大桥施工定位的精度要求高,尤其是在主塔施工时重达14吨的钢锚梁定位,安装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施工中通过精准定位、精细调位,保证精度控制在3毫米以内。

此外,建设者坚持“精品工程,智能福厦”理念,克服了跨多条既有高速路、航道、海产养殖区等干扰因素,应用多项新工艺、新技术:采用BIM技术,优化主体及临时结构设计;采用泥沙分离器、混凝土超灌提醒仪、智能温控系统等,大大提升了桩基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据悉,新建福厦铁路是福建省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全长277.42公里,建成后,福州至厦门行程缩至1小时内,为打造福建沿海“一小时经济圈”提供强劲动力。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