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省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8260元/年 养老床位总量有24万张
2020-11-20 12:01:0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
东南网11月20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福建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荣生在会上介绍了“十三五”以来福建民政事业发展成就和“十四五”福建民政事业发展思路。 赵荣生表示,回顾过去五年,全省民政系统坚持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能,民政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和新的突破,有力服务了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更加坚实有力。全面实现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全省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十二五”末的5736元/年、3406元/年统一提高到8260元/年,分别增长44%和143%;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十二五”末的每人每年6544元提高到15552元,增幅达138%;救助金额3000元以下的全部下放由乡镇(街道)审批发放。 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70%建制村;全省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1.4万个,各类养老床位总量由“十二五”末的15.5万张提高至2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由“十二五”末的30.1张提高至36.2张。 “‘十四五’期间,我省人口老龄化是加速发展的时期,预计到2025年,我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将超过750万,占人口比例接近20%,也就意味着5个人里面就有一个老人。”赵荣生表示,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养老服务将由“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转变。 据介绍,下一步,福建民政部门将围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加快补齐供给短板,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养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农村养老等方面细化相关规划、规则、规范,完善涵盖设施、服务、管理和保障等标准体系。补齐养老设施短板,推进建设“五个一批”项目,包括一批养老服务兜底保障项目,一批普惠性养老项目,一批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一批老年人助餐点项目,一批医养康养相结合的高端养老项目。同时,培育发展养老服务新模式,加强社区(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此外,基层社会治理展现新活力。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全省经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3.27万个。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力量发展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由“十二五”末的1.5万人增加至4.7万人,注册志愿者516.8万人,占居民人口比例的13%。慈善事业发展更加规范有序,5年来,全省慈善组织共募集款物逾120亿元,受益群众800万人次。 基本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面进一步扩展,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71%。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全省有826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每年惠及残疾人69万人。基本殡葬服务更加惠民利民,节地生态安葬率提升至76%,火化率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达99.8%。 赵荣生表示,全省民政系统将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统揽,围绕全面推进福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着力构建三大体系:一是构建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二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快形成体系完备、共治共享、和谐有序、群众满意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三是构建基本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优质、高效、便捷的基本社会服务格局。推进六大重点任务:即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强化儿童福利保障”“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推进智慧民政建设”。 “ 为编制好‘十四五’福建民政事业综合规划和养老服务专项规划,省民政厅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开展了22个民政重点课题的规划研究。”赵荣生介绍,省民政厅先后召开两次厅党组专题会议和二十余次专项业务研讨会,研究规划具体编制工作;围绕筑牢民生兜底保障底线、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着力发展基本社会服务、助推老区振兴发展等重点规划内容,由民政厅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倾听基层建议。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