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观鸟旅游绿里淘金
2020-12-20 08:06:1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2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白鹇只在清晨、傍晚走出山林觅食。白色的是雄鸟,褐色的是雌鸟。”在明溪县夏阳乡旦上村,摄影发烧友正在观鸟谷,扛着“长枪短炮”,静候珍稀鸟类白鹇出没。 旦上村位于龙栖山与君子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结合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广袤的湿地环境,孕育了大量野生鸟类资源。有些摄影发烧友在旦上村的白鹇谷一待就是好几天。 能不能利用村里的好生态,发展观鸟旅游呢? 2017年,旦上村村委会通过资源整合,动员43户村民以入股方式联合成立旦上村观鸟旅游合作社,其中包括11户贫困户。合作社按照村委会占20%、入股村民占80%股份进行利益分配。 很快,旦上村便建成了可以欣赏野生白鹇、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的观鸟谷、生态观鸟走廊等生态设施,并将已废弃的村办小学楼改建成鸟友接待中心。观鸟合作社的规模也日益壮大。如今,已有83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占全村113户的73%。 观鸟旅游,正成为明溪县“绿里淘金”的新途径。 “明溪位于我国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区域,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候鸟停歇地和夏候鸟的繁殖地。”明溪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肖书平说,据不完全统计,从明溪迁徙过境的候鸟,每年有130多种,数百万只。迁徙盛期形成万鸟齐飞的场面,蔚为壮观。 过去,由于山区农村经济落后,捉迁徙候鸟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渠道。上世纪70年代,当地甚至曾流传“养鸡不如打鸟”的口号。 为改变这一局面,明溪大力推进鸟类资源的保护工作。2017年,明溪在全省率先颁布“鸟类禁捕令”,2018年率先在全国发布“护鸟令”,制定鸟类栖息地保护措施,加强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加强对鸟类栖息环境的实时监测,积极推广使用绿色农药、低毒农药和有机化肥,从源头上治理和保障鸟类栖息地的生态安全。 此外,明溪还相继实施了沙溪流域明溪段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保护与修复工程、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明溪段“千年鸟道”示范工程,规划建设鸣溪省级湿地公园等多个重点生态项目来提升生态产业基础。 生态环境好了,鸟类资源多了,发展观鸟旅游水到渠成。 “我们以项目带动培育了一批‘观鸟+森林康养’基地,引导村民通过保护鸟类生态环境、发展观鸟生态旅游而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肖书平说,目前全县已陆续建成5条共70公里的观鸟旅游科教步道,建设13个标准化的观鸟监测站和2座观鸟科教塔。 上旦村 “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利益共享”的管理模式也在全县推广。截至目前,全县注册成立了旦上、下汴、鸣溪、福西、紫云5家“村社合一”观鸟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与旅行社、观鸟组织、自然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绿色营、自然营、亲子营等活动。 去年,明溪县观鸟旅游达3万人次,实现“观鸟+康养”旅游收入9072万元。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