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新福建·新成就】百姓富,民生获得感越来越强

2021-01-17 07:43:03 作者:张辉 潘园园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潘园园)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要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办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

福建牢记总书记嘱托,“十三五”时期,实施一系列惠民举措,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全省现行扶贫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退出;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16元,居全国第7位;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稳居全国前列,98.9%的群众有安全感……

致富增收有门路,钱包鼓起来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本想介绍他外出务工,可家里情况不允许。”刚到屏南县甘棠乡新田村,省农业农村厅派驻新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董建武在走访时发现,黎益彭是村里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最困难的一户。

为此,董建武对接了福州企业佳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鼓励老黎养殖定制化、可视化的“脚环鸡”,由公司全部包销。面对好项目,黎益彭却无力投资。得益于屏南持续创新的金融扶贫机制,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黎益彭成功向县农村信用社申请了5万元的贷款。启动资金有了,技术和市场也由企业解决,黎益彭的“脚环鸡”养得风生水起,半年便收回成本并净赚2万多元。养鸡的同时,他利用闲暇打零工。此后,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还住上了138平方米的新房。

钱袋子鼓起来,致富增收的门路越来越广。201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00元,同比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0元,同比增长9.8%。

百姓要富,产业是源头活水。回眸“十三五”,福建交出了一份高质量脱贫的亮眼答卷。这其中,产业扶贫功不可没。

“每年安排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扶持贫困户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力争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增收脱贫项目。”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福建坚持立足长远,强化规划引领,挖掘各地资源禀赋与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旅则旅,支持老百姓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仅2020年一年,福建便重点支持11.3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13.6万个。目前,全省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已突破2万亿元。

就业是最大民生。

在福建,稳就业、保民生,有了更贴心服务与机制保障。只要拿出手机,输入相应求职条件,(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便可以通过“摇工作”APP,轻松网罗适配的招聘信息。2019年,福建探索精准匹配模型,只要简单刷一下身份证,就业“机器人”就可将其本人特征和当地的政策进行比对,精准匹配就业岗位。

不同行业淡旺季错峰分布,部分行业员工没活干“闲得慌”,部分企业陷入“用工荒”。福建瞄准痛点,在全国率先开展用工调剂试点,加大企企、村企、校企等形式调剂力度,通过“共享用工”解决“两头难”。“十三五”期间,全省共调剂用工约55万人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共享用工”模式为保就业与稳产保供立下汗马功劳。

“‘十三五’期间,我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制定实施一系列具有福建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实现就业局势稳中向好,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五年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总量达292.98万人。每年筹集并支出就业专项资金约20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5%~4.0%之间的控制目标内。

新生活有新主张,消费旺起来

傍晚,诏安县桥东镇居民小陈,在家随手点开“诏安真方便”公众号,通过外卖平台入口,点了两人的晚餐。吃饱后,夫妻俩又拿起手机,开启“买买买”之旅……“消费越来越便捷,生活里充满了小确幸。”小陈两口子有感而发。

长泰县县长蔡绿璇在线推荐坂里芙蓉李、坂里红曲酒等本土好物;松溪县县长苏建旗带领网友走进生态茶园,体验茶叶采摘,演示古法制茶工艺……2020年春节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滞销卖难,为此,福建组织开展“县长带你买好货”“第一书记带好货”“闽山闽水物华新”,开辟农产品上行新通路。其中,仅“县长带你买好货”活动,3个多月间就有14位县(市、区)长相继走进直播间,试水助农直播,累计带动销售总额2500多万元,每场直播全网在线观看人次都在百万以上。

“我们坚持围绕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快提升城市消费,扩大乡村消费,发展服务消费,畅通国内大循环。”省商务厅副厅长钟木达说,2015年至201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4%,在全国位次从2015年第11位上升到2019年第8位。

即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福建消费市场依然保持火热势头。2020年8月,省商务厅牵头开展“全闽乐购”福建促消费行动。到目前,全省累计发放全闽乐购券超过1000万张,发放金额超过2亿元。群众消费信心得到有力提振,居民消费潜力得到有效激发,消费市场回暖态势进一步巩固。

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福建消费升级不仅仅是消费规模扩大,更包含消费结构升级和优化。

绿色消费兴起,品质消费渐成主流。

“十三五”期间,福建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入库重点文旅项目总投资规模超1.35万亿元。2019年,全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3655万人次,比2015年翻一番;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8000亿元,比2015年增长158%,两项指标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互联网赋能消费升级,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2020年11月12日零时,天猫双11狂欢季成绩单定格: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的总成交额达到4982亿元,同比增长26%,创下过去三年来最高的增速。其中,福建“剁手党”实力不可小觑。2020年双11狂欢季,福建消费者累计成交189亿元,成交额列全国第9位。

不仅是城镇居民,农民的购买力同样强劲。这得益于“十三五”福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福建持续完善农村物流设施,搭建县、乡、村农村物流三级网络体系,实现快递服务乡镇覆盖率、邮政企业建制村通邮率均达到100%,建制村覆盖率接近90%,人口较密集区域基本实现全覆盖。

在福建,线上买菜、无接触配送等新型消费模式层出不穷,消费有了更多“打开方式”。生鲜电商平台订单量迅猛增长,大型商超推出宅配业务,连传统农贸市场也纷纷加入新渠道。新的消费形态正从大城市下沉,县城版、乡镇版的生鲜电商迎来集中发展的机会。

公共服务更贴心,生活美起来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十三五”以来,我省加快养老事业发展补短板,建成600余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目前已覆盖全省所有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社区养老改革步伐走在全国前列。

“这里吃饭真方便,荤素搭配还有汤,饭菜不贵还省事。”家住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的73岁老人薛光挺独自一人生活,每天都到家门口的长者食堂吃饭。老人们凭就餐卡消费可享营养套餐一份10元优惠价(低保户只需支付6元)。目前,福州市鼓楼区已有12家长者食堂,申办就餐卡的老人近3000人。

除了吃出幸福感,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推出老人学堂,开设茶艺课、声乐班、书法课等,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翻开我省“财政账单”,民生支出占七成以上。“十三五”以来,全省共实施129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投资达1757亿元,其中财政投入1157亿元。

织密社会保障网,幸福生活更稳当——五年来,全省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每年按5%幅度调整提高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至130元。全省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十二五”末的5736元/年、3406元/年统一提高到8260元/年;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十二五”末的每人每年6544元提高到15552元。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五年来,全省教育事业得以优先发展。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累计353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持续上升,2019年达19%以上,位列全国第2。学前三年入园率98.5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0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1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6.6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有学上”需求。

百姓富,全民康——五年来,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卫生健康支出累计1707亿元,年均增长7.4%,有效促进全面建立城乡统一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9年全省常住人口人均期望寿命达78.12岁,比2015年提高1.08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0‰、10.57/10万、4.33‰,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五年来,居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全省累计54.4万户居民搬出棚户区住进新房,27.9万户住房困难群众住进公租房。2019年底,我省城镇人均住房面积43.5平方米,比全国人均高3.8平方米。

……

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迎来“十四五”,进入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全省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