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接续传承 古埙千年绝响重获“新声”

2021-01-26 10:00:4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李霖 叶琰
如泣如诉的古埙、宛转悠扬的二胡、玉珠走盘的琵琶、苍凉凄清的洞箫……12月12日晚,以“聆听经典 诗韵国乐”为主题的“国乐大赏之夜”在厦门举办。领衔此次诗乐盛会的,正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埙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福建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厦门大学音乐系教师赵亮。

赵亮在“国乐大赏之夜”演奏古埙《千年风雅》(视频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1月26日讯(本网记者 李霖 实习生 叶琰)如泣如诉的古埙、宛转悠扬的二胡、玉珠走盘的琵琶、苍凉凄清的洞箫……12月12日晚,以“聆听经典 诗韵国乐”为主题的“国乐大赏之夜”在厦门举办。领衔此次诗乐盛会的,正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埙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福建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厦门大学音乐系教师赵亮。

赵亮在“国乐大赏之夜”表演。 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一声埙乐一声叹,一曲未罢人断肠。古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被誉为“音乐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埙的音色古朴、低沉、沧桑、神秘、哀婉,具有其独特的音乐品质。

“声浊而喧喧在,声悲而幽幽然”,对于赵亮而言,埙的声音,从幼时父亲捏着的“奇怪物件”中飘然而出,一直伴随他登上绚丽舞台,回归三尺讲台。如今,赵亮带着父亲的嘱托,立志通过传承创新,将埙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

三代努力 绝响终复鸣

“我们家就像一个小型乐器工厂,到处都是他自己动手做的乐器。”提到父亲,赵亮脸上流露出一抹自豪,眼底透露出一丝悲伤。1983年,父亲赵良山以一曲《哀郢》让绝响已久的埙重获新生,被业内外誉为“中国古埙第一人”。

考古发现,埙至今已有约7000年历史,相传起源于一种叫作“石流星”的狩猎工具。气流穿过石头空腔所形成的哨音,启发了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由于古埙哀婉、悲凉的非凡音色,古人赋予了它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常被用于祭祀场所。隋唐时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古埙之音日渐式微,逐渐淡出舞台。

赵良山与陈重(右)。受访者供图

赵良山师从吹弹大师陈重,并由此接触到埙这一萧条许久的古乐器。师徒二人一同复制与再造古埙时,发现这一乐器文字记载少,存在难复刻、难制作的问题。1963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赵良山回到湖北省歌舞团参加工作,同时也不忘老师“将埙搬回现代舞台”的嘱托。亲手制作埙,又在演奏中挖掘不足,再进一步改良,通过不断的摸索与改造,赵良山终于成功复制出了埙,并钻研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吹奏方法。

然而,古埙的复鸣之路远比赵良山想象中更加坎坷、曲折。当时,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较低,无法意识到埙的价值和意义。为此,赵良山在漫长的等待中寻求突破,一方面不断研究制埙工艺,调整演奏指法,尽全力克服埙音域窄和音量小的缺点。另一方面,他在埙曲创作方面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与热情。

1983年,赵良山在《编钟乐舞》中将埙首次搬上国家级舞台。(资料图片)

直到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了战国曾侯乙编钟,一时间,古代乐器受到极大关注。五年后,赵良山把握住湖北省歌舞团古乐队赴北京表演《编钟乐舞》的机会,并争取到了宝贵的一分钟,用埙演奏《哀郢》。这短暂的一分钟表演时间,让绝响已久的埙重获新生,轰动了中国乃至世界乐坛,也成就了赵良山“中国古埙第一人”的美誉。

此后,电影《良家妇女》和电视剧《大明宫词》都采用了赵良山、赵亮父子所吹奏的埙乐,“立秋之音”逐渐为世人所熟知。

1   2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