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福州台江区茶亭街道:社区去机关化服务到家门口

2021-02-03 10:19:41 作者:卞军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福州台江区茶亭街道将社区办公空间精简,让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在小区为群众建立服务驿站——

社区去机关化服务到家门口

东南网2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林晓芬)新年伊始,福州市首个社区服务驿站在台江区茶亭街道阳光社区正祥尊园小区成立。虽然空间小,但驿站带给居民的幸福感并不小。“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更方便了!”成立当天,小区居民叶长云就在驿站里办好了退休认证。

服务驿站进小区,是茶亭街道推行社区“去机关化”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2020年以来,台江区委、区政府发出社区“去机关化”的号召,茶亭街道党工委积极响应,结合近邻党建,加上自身探索的社区治理“五事工作法”,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分析社区存在“机关化”倾向的原因是第一步:有的社区办公条件改善后,工作人员舍不得走出办公室了;有的社区干部每天忙于汇报材料、报表填写等纸面工作,走街串巷的步子迈不动了……由此,带来的后果不轻:社区干部开始“朝九晚五”上下班,居民为了到社区办事得向单位请假;了解社情民意多用电话或者微信,对具体情况掌握不深入,导致市容管理、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出现漏洞等。

“社区是联系群众的最基层力量,如果社区存在机关化、脱离群众,那么创新社会治理将难以落实。”茶亭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志忠说,社区去除机关化的方向,就是办公室“瘦身”、工作人员下沉,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走进洋头口社区的办公场所,窗明几净的办事大厅里,前来办理计生奖扶的郑依伯悠闲地坐在小圆桌前看着报纸。“以前来办事情,可没这么好的环境”,原来,洋头口社区根据街道统一部署,对办公场所已经实行了“瘦身”改造——将原来细分的五个服务窗口,整合为“综合服务一”“综合服务二”两个窗口,同时大面积缩减办公区域,将原来一间间挂牌办公室变成群众等候区、文化服务区,实现“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

目前,茶亭街道各社区都实施了办公场所“瘦身”行动。与此同时,原来“坐办公室”的社区工作人员,除服务窗口等留下必要人员外,网格员全部下沉到小区,在小区建立服务驿站,群众遇到“急难愁盼”的问题,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人。

正祥尊园小区的服务驿站,就设在物业办公室里。网格员小薛在这里“站岗”,除了整理低保申请等原有的工作内容,小薛有了更多时间开展日常网格巡查,与居民的距离更近了,处理居民的诉求更快了。

小区居民翁老伯年近90岁,还有一个身患精神疾病的儿子。除了为老人申请低保,阳光社区还通过智慧化服务,贴心地为老人安装了生命守护铃,并教会老人如何操作。当翁老伯遇到生活难题,一按下生命铃,网格员的手机就会响起,第一时间可以赶往老人家中。

“网格员全部下沉到小区,实现服务端口前移,为居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都增强了。”阳光社区党委书记齐可文介绍,今年该社区计划在群众新村等小区再建3个社区服务驿站,让几个网格的居民可以就近共享便捷服务。

据介绍,茶亭街道“去机关化”工作开展以来,各社区投诉率明显减少,居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率大幅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小区居民的办事需求,加大社区服务驿站建设力度,提高驿站服务群众的能力,完善网格员下沉服务长效机制,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社区、办好事情。”徐志忠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