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参赛海外华裔青少年春节送“福”添彩
2021-02-19 11:56:5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
分享到:
|
2021年2月19日福建日报网事版(12版)主要稿件: 第四届“印象·福州”大赛作品火热征集中:参赛海外华裔青少年春节送“福”添彩 大山、李吉夫妇及华裔女儿安娜吉李(Annalily Li-Nagy)、爱米吉李(Emily Li-Nagy)采购春节年货。受访者供图 安娜吉李展示作品《福》。受访者供图 第四届“印象·福州”大赛作品火热征集中 参赛海外华裔青少年春节送“福”添彩 东南网2月19日讯(本网记者 夏芳 洪柔依) 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福州市教育局、福州晚报主办,福州市海外联谊会、各县(市)区侨办等单位协办,东南网海外部承办的第四届“印象·福州”大赛作品正在火热征集中。春节期间,许多参赛的海外华裔青少年纷纷通过写“福”字送祝福,借春节感知中国传统文化,表达对闽都文化和中国春节文化的热爱。 来自美国的华裔学生安娜吉李(Annalily Li-Nagy)今年6岁,母亲李吉是福建福州人,父亲大山(Don.C.Naggie)是著名国际教育作家、专家。大山、李吉夫妇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庆祝中国农历新年,一家人日前冒着大雪,专程驱车两小时到唐人街置办年货,采购春节对联、灯笼、中国结等。安娜吉李也通过学习写“福”字,向亲朋好友送上了新春祝福。一家人共同用“福”字、春联等物品装扮了自己的家,红色成了家里的主色调,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年味。这是一个普通的中西文化结合家庭在春节期间会出现的景象,也是千千万万海外华人家庭过春节的缩影。 西班牙华裔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西班牙马德里阳光文化教育学校 供图 西班牙马德里阳光文化教育学校组织华裔学生写“福”字送祝福。西班牙马德里阳光文化教育学校 供图 在西班牙,疫情下的侨胞虽不能像以往开展舞龙舞狮、新春大游行等热闹的庆祝活动,但侨胞们仍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中国春节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新春之际,西班牙马德里阳光文化教育学校专门组织学校华裔学生一起写“福”字,向家乡亲人送上自己诚挚的新春祝福。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组织写“福”字,就是希望孩子们用中国传统书法方式,感受中国春节文化,书写自己对侨乡福州的美好期许和新年祝福。对于这些福州籍学生来说,“印象·福州”大赛已成为他们期待的重要赛事,他们可以通过参与大赛,展示自己对于家乡的热爱,学校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大赛。 “印象·福州”大赛已成功举办三届,在海外社会各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第四届“印象·福州”大赛已启动,欢迎广大海外侨团、华校、华裔青少年踊跃参赛,推动闽都文化“走出去”,助力建设有福之州现代化国际城市。 海外侨胞的春节时光 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菲律宾华社取消了新年庆祝活动,但位于马尼拉华人区的唐人街春节氛围仍然浓厚。由于春节被菲律宾政府列入公共假期,当地民众、游客等纷纷来到唐人街,感受中国春节的喜庆气氛。图为菲律宾马尼拉当地华人在唐人街采购节庆用品。(东南网记者 邓春花 陈佳丽/文 蔡鸿语 朱立业 丽萨/图) 当地时间2月12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一,美国福建同乡会在纽约曼哈顿华埠举办“叙乡情、放彩炮、送大福”迎辛丑牛年新春庆祝活动。(东南网记者 邓春花 陈佳丽/文 蔡鸿语 朱立业 丽萨/图) 春节前夕,阿根廷侨界抗疫委员会成员在当地看望新冠肺炎康复侨胞,向他们送上新年祝福和慰问品。(东南网记者 邓春花 陈佳丽/文 蔡鸿语 朱立业 丽萨/图) 大田助农年货节直播现场 受访者供图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福建足迹”暨“福建影响力”系列活动优秀案例展示 社会帮扶助推乡村振兴 东南网2月19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省委网信办、省委文明办、省扶贫办、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主办,东南网、“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承办的“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福建足迹”暨“福建影响力”系列活动优秀案例持续征集中,全省各地、各部门单位积极推荐决战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案例。 社会组织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本期为您展示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案例。 政府搭桥 整合扶贫力量 近年来,漳州市云霄县首个民间志愿组织爱心协会的志愿者时常活跃在云霄贫困村的田间路头,他们与贫困户结对子,为村里捐资造桥修路,为贫困户送去生活物资。提起县爱心协会,和平乡河塘村村民不吝夸赞:“他们帮着村里造桥修路,让乡亲们出行更便捷,为村里的枇杷销售打开了一条产业道!” 在漳州云霄县,政府积极发挥社会扶贫力量作用,弥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的短板,由政府搭桥,整合扶贫力量。2018年5月成立县扶贫开发协会,整合社会帮扶力量,先后成立18支社会扶贫志愿队,还成立民间爱心团体,目前成员已达3000多人。近两年这些社会力量累计开展近百场公益活动,发动捐款捐物2281人次,筹集资金1200多万元,资助困难群众1100人次,受助贫困户519户。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福建省民政厅积极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发挥人才、资金、技术、信息优势,挂钩帮扶老区苏区贫困村、贫困户。全省共有687个社会组织在863个扶贫项目上投入1.57亿元资金参与老区苏区等贫困地区脱贫工作。 助农直播 搭建农产品产销平台 从2月1日开始,全闽乐购“阳光1+1”首届大田助农直播年货节如火如荼地进行了18天。大田18个乡(镇)领导走进直播间与网红主播一起为大田各类名优农产品“代言”,另外还有多名本土农民经过培训后也加入到主播行列中。 记者了解到,该活动由福建省职业经理服务行业协会策划承办。行业协会执行会长乐岩介绍,希望运用数字化技术帮助大田老区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产销平台,为本地农产品开路、为农户创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主办方会优先组织滞销农产品参加直播活动,同时在直播中所销售的产品,每单将提取3%作为扶贫资金,捐赠给全县老区村。 去年5月,福建省民政厅举办“阳光1+1牵手计划”视频签约仪式,引导动员全省千余家社会组织与老区村结对共建发展。仪式上,大田县与福建省职业经理服务行业协会也在签约之列。 大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秀达表示,网络直播、农产品线上线下展销等活动,为该县农产品开辟了网络销售渠道,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桥梁,连接产销两端,能增加农民收入,也能够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阳光1+1”牵手行动实施以来,广大社会组织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截至目前,全省1096家社会组织与1293个老区村成功牵手结对,开展结对共建和深度合作,生成项目1120个,直接投入帮扶资金逾2亿元。 相关链接: 活动专题://www.fjsen.com/zhuanti/node_302113.htm 案例征集入口:http://fjnews.fjsen.com/2020-06/23/content_30359617.htm 东南网联合黎明职业大学“云端”培训 东南网2月19日讯(本网记者 陈诗婷 通讯员 魏婷婷 李云龙) 日前,东南网泉州站联合黎明职业大学开展“云端”培训,近百名师生连线,共同探讨“新闻摄影基础知识”。 培训围绕相机的基本操作、新闻摄影拍摄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实际案例等主题开讲,紧扣学校宣传部门在日常新闻摄影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一一解答。当天,老师和学生反响热烈,并在线进行互动问答。 疫情之下,“云端”教学成为各大高校新的授课“打开方式”,师生面对电脑、手机,隔空授课、研讨、交流。黎明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利用寒假进一步完善教学平台及课程资源的统筹整合,并于新学期面向学生开展“云端”授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台商简文通“特殊春节”的打开方式 台商简文通(右二)留在清流过年。清流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东南网2月19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通讯员 吴火招) 2月17日,正月初六,虽然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但是前来清流赖坊樱花基地赏樱拍照的游客并没有减少。台商简文通一边打扫着卫生,一边对记者说,今年响应就地过年倡议,留在清流,一整个春节假期没有停工,没想到盛开的樱花吸引了这么多游客前来,平均每天都有六七千人。 这是简文通第一次在清流过年。“年前县里的部门带了节日补贴和礼包过来。虽然不能回台湾过年,但这里的服务蛮贴心的,我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老简说。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清流县通过发放节日补贴、鼓励企业增产增效、支持企业留工稳岗、给予技能培训补贴、慰问一线外省籍职工、进一线送年夜饭、开展“新清流人”游清流等举措,鼓励在清务工外省人员留清过年,同时保障服务“不打烊”,让留清过年人员感受“家”的温暖。 “公司2000亩的樱花春节假期连片大开,花期可以持续到3月份,游客可以观赏到包括红粉佳人、香水樱、八重樱、垂枝樱、普贤象樱等台湾樱花系列品种近18个。”简文通介绍道,公司2013年成立以来,樱花长势一直都很好,今年又正值大年,留下来也正好管理这30多万株樱花。 今年74岁的简文通,除夕那天与远在台湾的父母和孩子通过微信视频进行了新春祝福。“父亲今年100岁,母亲95岁,虽然不能陪在身边,但是他们都能理解。”简文通还说,今年这个“特殊春节”过得很有意义,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推进的乡村旅游非常火爆,也让自己更有信心把樱花种植与二产三产结合发展,争取把这片樱花基地打造成为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模板。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