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脱贫攻坚的福建答卷】科技添翼强村富民

2021-02-26 09:06:5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李珂 张颖
在我省脱贫攻坚推进过程中,像苏海兰一样,越来越多的科特派扎根在贫困地区,帮助农民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20多年来,全省科技特派员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主线,瞄准和精准对接贫困区域发展的科技需求开展扶贫,累计服务农户和企业39188个,建立示范基地846个,以创业式的科技扶贫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曾雄香:乡土科特派

东南网2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有了机器溶田,冬天再也不用泡在冰冷的水里了。”在南平市建阳区潭城街道回瑶村,福建省利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曾雄香正在农田里忙碌,几台耕整机来回穿梭。

曾雄香说,目前公司流转土地1077亩,拥有收割机、高速插秧机、耕整机、农业喷雾机等百余台机械设备,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位列全省前茅。

作为种粮大户,曾雄香也是一名乡土科技特派员。2003年起,南平市的科技特派员廖海林与他结成对子,为村里的水稻种植带来了新技术和新理念,推广应用新品种、新肥料、新机具,全面开展科学种田。从小规模、低水平种植水稻到大规模、高水平种植转变,种植面积从几十亩到超千亩,曾雄香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耕作,成功跻身福建省十大种粮售粮大户行列。

2012年,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曾雄香被授予南平市乡土科技特派员称号,肩上多了一份带领乡亲致富的责任。曾雄香不断引进试验适合机械化种植的再生稻品种,成立利民农机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131人,农机具100台套,年可完成耕种收、病虫害防治等作业量5万多亩。

他还主动对接扶持项目,承担省级水稻机械化育秧示范基础项目任务,和高校合作开展科研试验,将成果投入实际生产。曾雄香摸索推行“稻田养鸭”新模式,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再生稻高产高效清洁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他还建起现代化育秧工厂,成为闽北首家省“水稻全程机械化工厂化育秧示范基地”,实现全程智能化育秧。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增大,曾雄香建起了粮食烘干厂,不仅满足自身的需求,也为附近村民的粮食烘干提供了方便。2017年,他主动结对周边4个村的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他们送去农资物质和技术帮扶。

从依靠科技特派员致富,到自己成为科技特派员带领别人致富,曾雄香躬耕田野,为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王朝新(左一)和养殖户一起在调试深水塑胶网箱。(资料图片)

心声

福建省农科院农艺师苏海兰:“这些年,我就专心做一件事,扎根闽北山区光泽县,带领当地农民种植稀缺药材七叶一枝花。”

顺昌县大历镇经管站高级农业经济师高允旺:“我的梦想就是把我的技术变成农民口袋的钱,尽我所能为农民服务。”

南平市退休高级农艺师谢福鑫:“我只是想继续做一个义务的科特派。”

福鼎市海洋与渔业局水技站站长王朝新:“每一个身份都是一个责任,时刻提醒我要守护好渔民海上的希望。”

永春芦柑种植技术专家张生才:“大家吃到‘永春芦柑’后才知道中国地图上还有永春这个县,芦柑是永春县的拳头产品之一。我们要让更多人吃到真正的永春味道。”

1  2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