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古田:菌花盛放产业旺

2021-03-01 07:47:50 作者:朱子微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古田县创新科技研发、金融服务机制,助力食用菌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菌花盛放产业旺

东南网3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朱子微)“十三五”期间,“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持续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食用菌生产“县域工厂化”模式,创新科技研发、金融服务机制,助力食用菌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

“大家好,我是银耳姐姐,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直播间,这是咱们基地研发的新品冻干银耳羹……”日前,古田县晟农无公害银耳基地负责人张家巧在电脑前与观众热情互动。

谈及缘何走上直播带货的“网红”路,张家巧有自己的苦衷。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银耳滞销,基地陷入困境。为了打破困局,张家巧决定自学直播带货,打开销路。

“没想到直播的效果非常好,单日销量最高达1400多单。”张家巧说,直播之路越走越顺畅,不愁销路,食用菌事业越做越红火。

张家巧的故事,是古田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近年来,古田县不断整合科研力量,全面提升食用菌研发能力,不断推进食用菌精深加工,开发了一系列以各类食用菌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如银耳馅饼、银耳曲奇、银耳面膜等,以此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老产业拓展新的消费空间。

为了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食用菌精深加工水平,古田县启动食用菌产业园建设,致力将其打造成为该县首个百亿工业园区。

据介绍,到2025年,古田将实现食用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达10家,食用菌产业一产产量100万吨、二产产值12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350亿元的目标。

金融保障护航产业发展

往年,每到生产旺季,不少菌菇种植户会因为资金不足,难以做大产业规模。

为此,2015年,古田县成立了新型农村金融中介中心——民富中心,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工作试点,帮助培育、孵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引导金融机构为合作社及社员提供批发型贷款及配套金融服务。

在古田县政府的支持下,民富中心对接当地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机构等,通过“合作社担保+农户资产反担保”“合作社推荐+民富担保公司担保+农户资产反担保”“合作社审核推荐+银行信用贷”等创新模式,有效盘活了农户资产,解决了他们的资金需求。

陈炳登是吉巷乡渭洋村种植户,早年间他只以几个茅草棚种植银耳,收成好的年份,年收入也仅7万余元。如今,他以10个菇棚作为反担保物,通过合作社从银行贷款20余万元,扩大了生产规模,收入也水涨船高,年收入已达20余万元。

同时,针对古田县食用菌产量大、生产要素齐全但生产风险较高的情况,民富中心支持鼓励县内保险机构启动农村保险创新试点工作。创新推出“银耳种植险”,保险范围覆盖银耳生产的全过程,为全县食用菌种植户构筑坚实防线,有效防范了信贷风险。

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县1935户银耳种植户保险已投保菌包数量达11655.67万袋,保费766.74万元,保障金额达23311.34万元。

公共品牌助推产业振兴

在古田县,食用菌品类达30多种。如何将这些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打造叫得响、叫得好的食用菌产品品牌?

为提升全县县域农产品品牌形象,古田于2018年开始打造农产品公共品牌——十方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以及脱贫攻坚工作。

“我们一直在整合县域各类优质农产品,将食用菌等农产品推广出去。”十方田公司负责人余兰介绍。

两年来,十方田准入了71家企业、合作社,共有400多种优质农产品入驻平台。

作为古田农产品公共销售平台,十方田以“线上线下并行,线上对接平台,线下连锁加盟”的发展模式,拓展食用菌等农产品销售渠道。

线下,在福州三坊七巷、高速服务区等地设立12家体验店;线上,与澳门跨境电商、国家电网、永辉超市等平台合作,并以布设自动售卖机的形式建立后端大数据平台以及引入抖音直播平台等营销推广新方式,拓宽了食用菌销售渠道,提升了古田农产品的美誉度,促进了食用菌产业链延伸,食用菌产业附加值大幅增加。

通过品牌效应带动产业健康发展,古田食用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在十方田公司的带领下,71家授权企业年销售额以20%的速度增长,销售额突破30亿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