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减排增汇,绿色担当
2021-03-08 09:30:5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张辉 郑昭 严顺龙 林清智探索建立林业碳汇激励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三明市委书记林兴禄说,老区苏区大多承担着区域性生态安全重任,应探索建立林业碳汇激励机制,既支持老区苏区绿色发展,也让增排者为造林护林者买单,实现公共生态补偿。 他建议构建三个方面机制: ——探索建立林业碳汇补偿机制。由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森林覆盖率低于国家设定值的省份,向森林覆盖率高于国家设定值的省份购买相差的指标;对森林固碳存量、每年固碳增量以及释氧量进行核算,配套交易机制,鼓励各界按年度购买林业碳汇,抵消本单位的碳排放量;对占用林地的经营性项目所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通过市场化购买等价值的林业碳汇进行补偿。 ——完善林业碳汇项目交易机制。扩大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范围,将生态公益林、天然林、重点区位商品林等纳入其中;提高林业碳汇项目交易配额及补贴标准,调动林农造林积极性。 ——探索金融支持林业碳汇项目。对经备案签发、短期内无法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建议由中介机构进行收储,或置换成“碳票”存储在银行,待有市场需求可快速交易。 加快碳金融和碳市场创新步伐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福建省委会常委,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玉珍认为,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各地在探索碳交易建设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仍存在市场准入规则不一、碳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交易不活跃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福建在碳汇交易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张玉珍建议支持在福建开展碳金融和碳市场机制创新,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 在绿色金融方面,围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资产证券化、碳汇金融等领域,探索研发各类资源权益的抵质押产品;在交易品种创新方面,支持福建碳市场扩大覆盖范围,完善交易产品种类,探索将林业碳汇、海洋碳汇纳入全国碳市场示范交易;在多权交易融合方面,建议支持福建开展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多权能交易融合,建立统一的环境权益要素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