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朱熹园。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弘扬优秀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游客在朱熹园参观。
东南网3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郑雨萱 蒋丰蔓)仲春时节,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惠风和畅,春和景明。
隐屏峰下九曲溪畔,与丹山碧水相生相伴,朱熹园(武夷精舍)百世流风。这座因朱子而名扬天下、被誉为“武夷巨观”的宋代书院,历经800多载而斯文不绝。
3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详细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他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双世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2日,从河北秦皇岛来的游客陈胜利与9名同伴,在武夷山偶遇习近平总书记,他们特别激动。“总书记很亲切,询问我们旅程安排,点赞既看山又看海的安排,总书记还说武夷山是双世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陈胜利说。
在云窝景区为总书记担任向导和讲解员的,是武夷山世遗申报工作委员会原专家组负责人周洪舰。“总书记说故地重游,20年前他来过此地,在福建工作时,他曾积极协调推动武夷山申报双世遗工作。”周洪舰说,一路上,总书记与他拉家常、聊生态、聊文化,回忆20年前申遗历程的点点滴滴,也谈到了现今的巨大变化。
看到仙掌峰岩壁上“壁立万仞”四字,总书记饶有兴致。“我向总书记汇报,这是明朝学者陈省题写,这四个字既形容仙掌峰的高峻峭拔,也寓意武夷文化内涵的精深,总书记点了点头。”周洪舰说。
“我还介绍,武夷山有历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堪称中国书法艺术宝库,还有历代官府和乡民保护武夷山水和动植物的禁令13方,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深邃博大的思想内容,赋予了武夷山独特的精神风貌。总书记伸手触摸了一下岩壁上的苔藓,赞许世世代代武夷山人对这里的保护。”
“总书记此行再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更要保护文化根脉,这是武夷山人最大的担当。”周洪舰感慨于心。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朱熹园位于九曲溪畔,这是南宋大儒朱熹一手创建的书院。朱熹一生,“仕宦九载,历朝四十六天”,近50年都隐居在武夷山。宋淳熙十年(1183年)春,朱熹率领众弟子,在隐屏峰下创建武夷精舍,他不仅在此完成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等代表作,标志着其理学思想体系的成熟,而且以培养道德君子为己任,倡导“学者大要立志”“修身为本”的新理念,引来四方学者云集响应。之后,学者相继在武夷山筑室讲学、继志传道,武夷山这座理学文化名山因此誉满天下。
在朱熹园担任向导和讲解员的是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建光。“总书记一见面就亲切地跟我打招呼。他对朱子文化很熟悉,知道武夷精舍又名紫阳书院,因为朱熹祖籍地江西婺源有紫阳山,故有此名。”张建光说。
在朱熹生平成就厅,张建光主要介绍了朱熹与福建的关系,朱熹自称“居闽五世,遂成建人”。“总书记对朱子理学很关注,2016年5月,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还谈到宋明理学与朱熹,对朱子的名篇隽语也是信手拈来。当我介绍传承朱子理学的现实意义时,提到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文明三点,总书记听得很认真,他还询问了朱子研究会的情况。”
朱熹园里,一面“民本思想”墙让人思接古今。800多年前,朱熹从天理的高度论述民本思想,“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平易近人,为政之本”……这些古语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总书记在此驻足良久,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介绍了朱子的民本思想。”张建光说,“总书记指出,朱子民本思想与我们党强调的许多地方是相通的。”
考察中,总书记强调,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现场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后,武夷山文化工作者叶灿心潮澎湃。“具有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所在,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对朱子文化、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既薪火相传,又推陈出新。”叶灿说。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今后我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张建光倍感责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