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正文
分享到:

痛别!闽籍院士闵桂荣逝世!系我国人造卫星开拓者之一!

2021-04-28 23:03:42 来源:东南网综合  责任编辑:陈玮  作者:

痛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闵桂荣

因病医治无效

于2021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88岁

闵桂荣,1933年6月2日生于福建莆田。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副博士学位。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2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历任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

他是中国人造卫星开拓者之一

1970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在浩瀚的宇宙中,一颗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卫星从天边缓缓划过,而且那还是一颗会唱歌的星。

1995年,在东方红一号卫星25岁生日之际,中国航天报策划了一个活动,邀请当年参加造星与“放”星的老同志和“东方红一号”合个影,拍一张“全家福”。

照片中的17位“明星”:任新民、谢光选、孙家栋、闵桂荣、戚发轫、虞利章、郭贵、戴诗正、沈家楠……

照片上的人都发自内心地笑着,因为他们曾用无悔的青春书写过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65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关键技术攻关全面展开。

那一年,既没学过也没干过人造卫星技术,只在展览会上见过人造卫星模型的闵桂荣,领命于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领导钱学森、杨刚毅——立即组建一个新的卫星研究室,承担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有关热控制技术的研制任务。

说起来,闵桂荣在这个研究室里年龄最长——32岁,学历最高——副博士。他带领一批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从零开始,向太空进军。那时,毛泽东主席所说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话语,激发了科技工作者为新中国争光的勇气和信心。

两年前,年仅30岁的闵桂荣拿下了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刚完成学位答辩,闵桂荣就归心似箭,马上收拾行囊,返回阔别三年半的祖国。回国后,闵桂荣被国家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航空发动机传热问题的研究工作。

1963年,闵桂荣在莫斯科动力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中

第一课,年轻的闵桂荣就把比他更年轻的研究人员拉到北京天文馆去参观。太阳、卫星、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运动关系,他们从最基本的知识琢磨起,边学边干。

的确很难想象,中国的卫星研制者竟是从参观天文馆入手,开始挑战卫星的。“东方红”卫星的水平如此之高。它的重量超过美、苏、日、法4个国家首颗卫星的总和。闵桂荣说,这是中国的重量,中国科学家的重量。

早期国外卫星由于热控设计不周,在太空运行时就像患上了感冒,经常出现过热或过冷现象,导致卫星运行失败。谁能想象,当国外利用大型计算机和高水平的太阳模拟器进行复杂的热试验、热计算时,我国的卫星科研人员却依靠手摇计算机、算盘和计算尺,完成了复杂的轨道、热流和温度计算。

凭借着老一辈航天人执着的精神,我国最终研制出了令世界都大为惊叹的东方红一号卫星。

他与中国卫星共同成熟进步

中国卫星事业从1971年至1984年进入全面攻关阶段。

对航天器热控制技术一往情深的闵桂荣,在我国卫星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被推到了领导岗位,开始了与中国卫星共同成熟进步的新征程。

1975年,闵桂荣担任起卫星总体部的领导职务,负责返回式卫星总体设计工作。那时,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和毫无差错地回收,是闵桂荣心中的“卫星三部曲”。

当年11月,返回式卫星首次发射成功。卫星入轨飞行三天后按计划返回祖国大地,并首次带回珍贵的空间遥感照片。捧着这些照片,一向平和、内向的闵桂荣激动不已。此时,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卫星“加速度”的发展。

但是,这颗卫星在返回防热、落点精度等方面暴露出的技术问题不尽如人意。为改进设计,做好后两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闵桂荣和同事们累得“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时,唐山大地震的突然爆发,犹如雪上加霜。

余震未消,卫星研制者们就因进度紧、任务重,不顾安危走进车间和实验室,当再赴发射场时,飞行试验终于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由此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回收卫星能力和技术的国家。

志趣一向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上的闵桂荣,1985年被航天工业部任命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在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中担任起新的角色。这一时期,在邓小平同志亲切关怀下,中国卫星事业继续蓬勃发展,并走出国门。

1987年7月,党中央邀请全国科技界各领域14位中年科技专家及夫人到北戴河休息两周,闵桂荣也在受邀之列。7月24日上午,80多岁的小平同志步履稳健地出现在大家眼前,并与大家一一亲切握手。

当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介绍闵桂荣是研制人造卫星的专家时,小平同志听了显得很高兴,并说:“人造卫星,好!好!”随后,他与闵桂荣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

在这次接见中,小平同志高度评价了科技界的成就,他说:“对你们在各自领域中间做出的卓越贡献,国家感谢你们,党感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对今天不在场的许许多多在科学技术领域里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国家感谢他们,党感谢他们,人民感谢他们。”

他与中国卫星相伴一生

当卫星研制面临经费困难时,闵桂荣强调航天技术是立院之本,困难再大,也要集中精力搞航天技术;当国防科技面临体制改革时,他又适时提出了“以天为本,天地结合,走向世界”的新的发展战略。

对于我国卫星事业未来的发展,闵桂荣曾表示,“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仍然是我国航天事业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我国要大力推动航天产业化进程,只有在全球航天市场中争得应有的份额,才能拥有一席之地。”

尽管成绩卓著,但闵桂荣一生低调自谦:“与前景无限的航天事业相比,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还要长期不懈地努力,为中国人民,也为全世界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斯人已逝,风骨长存

闵桂荣院士,一路走好

今年以来,共和国已痛别十位两院院士

1月28日,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因病辞世,享年98岁。王绶琯是中国天文学界的泰斗,我国射电天文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天文台台长。

2月5日,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沈忠厚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沈忠厚是我国著名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教育家,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人。

2月7日,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程镕时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3月2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周毓麟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周又元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3月22日,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3月26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在上海逝世,享年103岁。

3月27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毓元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3月31日,工程院院士、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李京文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4月28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在北京逝世。

来源:东南网、中国航天报等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