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里逃生!泉州一跑者甘肃参赛:“再多跑2分钟,可能就回不来了”
2021-05-24 15:04:30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22日,甘肃一山地马拉松赛遭遇极端天气,气温骤降,造成21名参赛人员遇难。记者23日获悉,泉州一名跑者在参加此次赛事中也遇险出现失温症状,但及时撤离逃出“鬼门关”,仅受皮外伤,身体无大碍。泉州资深跑者建议,参加此类比赛时,一定要对比赛心存敬畏,安全意识始终不能松懈,事先接受专业参赛培训,将装备配备齐全,遭遇突发状况才能从容应对。 讲述跑出31公里时失温 一路吹哨子下山求救 “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再多跑一两分钟,可能就没意识了。”昨日,记者电话连线泉州参赛跑者49岁大学老师刘先生(化名)时,他仍心有余悸。 刘先生是一名十多年的马拉松跑者,有五六年的越野赛参赛经历,在他看来,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在业界算是低难度挑战赛,此前他曾参加第二届赛事。“那次就是天气有点热,但赛程进行得都挺顺利。” 22日6时许,刘先生起床时看了天气预报,赛区气温是9℃到24℃,阴天,他便穿着短袖去参赛。 9时开跑时,刘先生感到风有点大,但不影响比赛状态,比赛路线同上次一样,一开始他便轻车熟路。到11时,变天下雨了,风大得让人有点发抖。在补给站稍事休息后,刘先生开始爬山,一路逆风,但还能从容应对。不过,接下来出现的突发情况让他后怕。 在跑了31公里、爬了800多米的山坡,他身处海拔近3000米的位置时,突然风雨交加,温度骤降。 “视线完全模糊,人被吹得都站不稳,更糟的是,竟然有点意识不清了。”刘先生说,凭借多年的参赛经验,他意识到自己出现了失温症状,这是从来没有遇到的情况。人体迅速失温的话,会逐渐失去意识,一旦在山坡上摔倒,后果不堪设想。在那一瞬间,他马上做出决定:“不能再跑了,撤回!” 他赶忙先找到一处山石避风,从装备中拿出保温毯给自己取暖。拿出手机时,发现因温度骤降手机已关机,无法发出求救信息。他随即拿出哨子,边半蹲着下山,边吹哨子,“不能喊,不然会消耗体力”。 下山路线根本看不清,刘先生只能凭经验撤离。其间,他不慎摔倒多次,但仍有意识。艰难地走了一两个小时后,救援人员寻找到了他。之后,刘先生被搀扶着又走了1公里多才到达山脚的临时安置点。 “我到的时候已经有30多名选手撤下来了。”刘先生说,下山后他也拿出御寒衣服防寒,随后被送往当地医院救治,除了多处皮外伤并无大碍。昨日下午刘先生已出院,今日将返回泉州。 建议对每场比赛心存敬畏 安全意识要高于一切 23日,记者采访了泉州资深跑者——华侨大学副教授赵紫玉,此次在比赛中遇难的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梁晶便是他熟识的跑友之一。 赵紫玉说,他从2012年开始每年都会参加一二十场的马拉松越野赛,也亲历过各种极端比赛环境和突发情况。 “高原反应和失温是比赛中最常出现的意外。”赵紫玉说,此前在四川举行的一场越野赛中,一名西安的跑友跑到海拔3000多米的位置时出现失温,全身发抖,说不出话。赵紫玉赶忙帮他从装备中拿出保暖衣物换上,待状态好些送他到就近的补给车上取暖。休整1个小时恢复状态后,这名跑友继续参赛,并最终完成了比赛。 “失温后及时的应急处理很重要。”赵紫玉说,越野赛场地多为丘陵、山地、沙漠等,选手要学会科学参赛,心存敬畏。许多参赛者对失温可能觉得没什么,认为跑一跑就热了,其实失温会导致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意识和行动能力,甚至造成死亡。 赵紫玉建议,不论是职业跑者还是新手,都应接受专业参赛培训,学会风险管控,看待安全问题要高于比赛奖金和名次。比赛中,强制性装备要配备齐全并全程携带,以防各种不测。“要能迎难而上,也要能知难而退,赛事主办方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有更全面和及时的应对预案。” “出现失温时,不要马上喝热水。”赵紫玉提醒,失温时,热水会迅速升高内脏温度,损伤脏器。可先将失温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转移至避风处如岩石等遮挡物后方,必要时搭建帐篷进行救援。尽快帮助失温者更换衣物,保持身体干燥,减少由于衣物潮湿带来的热量流失,可用睡袋或厚衣物将其全身包裹,随后补充流质热食,让失温者获得能量。 【相关链接】 失温是怎么一回事 马拉松比赛的最适宜温度大约在10℃—15℃,但身体对外环境温度(冷、热环境)的适应也非常重要,而体温调节又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当产热速率低于散热速率,体内热量越来越少、不足以保持体温,就会出现“失温”现象。 户外运动中失温的原因主要有:1.环境温度过低和穿着太少,使得人体通过体表传导流失的热量太多;2.身体能量不足,特别是运动进行到后程,因为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没有足够能量供以产热维持体温。 温度过低时,身体中的生物酶会失效,导致人体的化学反应难以进行,进而抑制人体机能,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为何夏季也会失温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热原体,随时随地和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其中温度、湿度和风力影响是导致失温的最常见因素。 即便在夏季,也会有早晚温差,由于马拉松运动会造成人体流汗湿度加大,再加上风力加大,也极容易出现热量迅速流失,造成失温现象,更不用说遇到了恶劣极端天气。 如何预防失温 1.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汗液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 2.每到一个休息点就取出保暖衣物穿上,避免着凉和失温。 3.注意保暖防护,做好防风措施,不要暴露在寒风中。 4.备好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 出现失温如何施救 1.安全转移: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将患者转移至避风处,躲在岩石等遮挡物后方。 2.冷面隔离:迅速使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防止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 3.干燥处理:尽快帮助患者更换衣物,用织物擦干患者身体,保持患者身体干燥,用睡袋或厚衣物将患者全身包裹。 4.核心区域加温:失温严重时,患者已失去为身体供热的能力,此时将其放入保暖物已无济于事,应使用热水袋、发热贴,对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等核心区进行加温。 不要试图给失温严重者进行四肢加热或者喝热水,大量低温血液回到循环带来的低血压和温度进一步降低会增加复苏失败的风险。(东南早报记者 许奕梅)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