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抗战烽火中唱响不辍弦歌
2021-06-07 09:56: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方炜杭 全幸雅 徐文锦近日,在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当地学生瞻仰陈嘉庚铜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郑宗栖 摄 记者手记 汲取奋进力量 □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全幸雅 徐文锦 漫步在仙亭山柏油铺成的绿道上,穿行在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中,当年的“森林课堂”、溪中海训、“千里走单骑”等感人至深的故事变得鲜活而具体,让人感慨万千。 在烽火连天的8年时间里,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的师生与大田人民直面困难,共克时艰,谱写了抗日救亡、献身报国的动人篇章,是集美大学百年校史的血性一笔,更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动诠释。 琅琅书声的背后,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俞文农抛弃高薪、回国效力,“如果国家灭亡了,我要钱何用?”的话语掷地有声,穿透时空;陈维风毅然放弃安逸生活,买了一对箩筐,一头挑着5岁的女儿,一头挑着书籍被褥,翻山越岭,艰难跋涉了22天抵达大田……涓涓细流汇聚磅礴伟力。 琅琅书声的背后,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为了迎接广大师生,大田民众将文庙、朱子祠和县体育场馆等最好的办学地点腾出;敌机轰炸,校舍被毁,大田乡贤、玉田村民捐出宗祠、民居,修葺房屋、平整操场、铺设道路、种植花草,十多天复学复课;在抗日战争时期,唯独集美水产航海学校,在远离大海的几百公里的大山里,坚持办学从无中断,为战后中国培养了300多名航海专业的毕业生……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属于那段烽火岁月,我们更应从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奋勇前进。 红色传承 铭记历史 重焕光彩 □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全幸雅 徐文锦 通讯员 郑宗栖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5月20日,集美大学师范学院80名师生赴大田县开展“寻根大田 锻铸师魂”特色教育见习活动。 光阴荏苒,80多年的岁月飞逝,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却永远扎根在大田。大田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卢作福介绍说:“在8年的办学时间里,集美职校的师生们弘扬‘嘉庚’精神、传承‘诚毅’校训,这也是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的文化精髓。” “新的历史阶段,要发挥好‘第二集美学村’的多重价值和作用,来激励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担当实干,为大田的改革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大田县文旅局局长叶增稳说。 2016年8月,为了更好地对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进行保护与开发,大田县专门成立工作指挥部。大田县调整用地规划,决定“第二集美学村”不再作为商业开发用地,而作为集嘉庚文化、抗战文化、教育文化、清廉文化、华侨文化、涉台文化等于一体的场所,同时与全域旅游开发相结合,加以综合保护与开发。 目前,“第二集美学村”旧址已完成官厅、来宜堂、陈嘉庚故居(校部、中庭厅)、水产航海学校(集和堂)、陈村牧和庄纾故居(积善堂)等旧址的修缮。 去年,大田县争取了260多万元,对顺善堂、正旺祖祠、六行堂进行修缮,旧址整体面貌得以提升,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网红打卡点。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近年来,大田县加大了与集美校委会、集美校友总会、集美大学、厦门集美水产航海学院等单位交流与合作。校县双方在发展研究、教育培训、文化建设、对外交流、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每年都有党员干部、大批新教师、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等前来参观学习。 为进一步唱响“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红色品牌,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大田县组建了志愿讲解员队伍,加强对红色文化、嘉庚文化等保护、挖掘和宣传,为推进“第二集美学村”保护与开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叶增稳说,眼下,正将“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申报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师德师风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