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15家大众茶馆试点项目陆续开业 将向全市推广
2021-06-30 22:28: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
38fd7e464b49295b323b1d7dcfa3b62b 榕城大众茶馆揭牌仪式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活动现场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市民在品茶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东南网6月30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日上午,榕城大众茶馆在福州仓山榕城广场正式开业。6月底前,福州15家大众茶馆试点陆续建成并对外营业,在此基础上,福州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大众茶馆建设运营,力争到2023年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大众茶馆。 自唐代以来,福州就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主要茶产区,饮茶之风市井盛行。为重塑福州茶馆品牌文化,自4月起,福州启动15家大众茶馆试点工作,以此提升茉莉花茶等本地茶叶的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 榕城广场位于福州市仓山区金榕南路,是仓山区金山建设的主要配套。榕城大众茶馆由福建春伦集团打造,整体运营面积约500平米,记者在现场看到,茶馆在广场的榕树下,摆放着木桌和竹椅,可同时接纳人数超150人,有茉莉花茶、铁观音、肉桂、水仙、正山小种等不同的茶品,价格在10-15元之间,同时复刻旧时盖碗茶、大碗茶,并售卖特色茶歇、福州本地小吃,成了附近居民避暑纳凉,谈天说地的好去处。 “茶馆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营业,将会定期举办茶学、茶道、茶艺、斗茶、品茶等丰富多样的茶文化体验,适时开展闽剧、评话、古琴等演出,周末还会放福州的老电影。”春伦茶业副总裁傅晓萍表示,榕城大众茶馆综合福州历史背景、茶文化与福州特色小食,通过“饮茶+人文+还原”集合新的消费体验模式,将“市井”与“茶趣”结合,进一步丰富茶馆文化内涵,让各年龄段群众和游客走进茶馆,认识茶文化、关注茶文化。 林松青是附近的居民,经常会在榕城广场散步,他告诉记者,平常喝茶只能在家里,茶叶店里的收费太高,不适合普通老百姓,现在开了大众茶馆比较接地气,价格亲民。“散步完可以有地方喝茶,还可以看看节目,大众茶馆很有意义。” 得知榕城广场的大众茶馆今天开业,林松青十分开心地说道。 福州市仓山区商务局副局长陈轲表示,为进一步倡导健康消费理念,丰富完善茶叶经营主体及大众消费服务功能,根据省、市关于打造让老百姓真正喝得起、喝得安全、喝得放心的茶品牌和茶馆消费场景的部署要求,仓山区分别在烟台山历史文化街区、飞凤山奥体公园以及榕城广场规划建设了三个各具特色的大众茶馆,此外福州古厝集团在位于仓山的梁厝建设了大众茶馆项目,茶馆的建设对推动仓山区茶产业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推动周边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改善城市生活服务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福州是福建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拥有众多知名茶叶品牌以及广大的茶叶消费群体。仓山更是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人们在小憩间、聚会中、饱食后泡上一壶热茶,叫上三三两两亲朋好友一同饮茶、 攀讲是仓山人一种生活的常态,仓山也孕育出了许多知名的茶企及茶饮,其中以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诸多茉莉花茶产品更是畅销全国。 “大众茶馆的开业,可以说是为仓山茶文化添上了亮丽的风景线。”陈轲表示,茶馆的建设宗旨在于打造以文化添色茶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价格公道合理的、大众喝得仓山特安全放心的集品茶论茶、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众消费产所, 营造最放松的环境和最多的人间烟火,让每一位到茶馆来的顾客朋友都可以尽情地享受物美价廉的茶饮、具有福州特色的茶点轻食。 据了解,为进一步发展大众消费业态,日前福州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在全市范围推广大众茶馆等大众消费场景项目建设运营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市各县(市)区广泛开展大众茶馆等大众消费场景的建设运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大众茶馆等大众消费场景,成为推广我市本土茶叶等土特产和文化品牌的重要窗口,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有品质、大众化的休闲旅游消费服务。2021年9月底前,已承担试点项目建设任务的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城区,在试点项目基础上,再打造2个以上大众茶馆等大众消费场景项目,合计5个以上,其余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结合地方特色,各打造3个以上。 同时,为规范大众茶馆试点项目经营服务,打造让老百姓真正喝得起、喝得安全、喝得放心的大众消费茶馆,经市政府同意,福州市大众茶馆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于6月22日正式印发《福州市大众茶馆试点项目经营服务规范》。大众茶馆试点项目规模原则上要求营业面积(含外摆)不少于300平米,可接纳人数不少于150人,备有物美价廉轻食简餐出售,给顾客提供休闲娱乐、健康养生、文化交流、社会交往机会。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