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赓续红色血脉阔步新征程
2021-07-01 09:53:3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作者:赵锦飞4月2日上午,南平市2021年清明节英烈祭扫仪式在建阳区登高山革命烈士陵园举行,市领导与各界代表共同缅怀革命先烈。 丁健伟 摄 东南网7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赵锦飞 通讯员 林梦琳) 百年征途初心如磐,奋楫扬帆再启新航。 忆往昔峥嵘岁月,闽北10个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星火燎原,是福建革命策源地之一,是福建最早建党、最早举起武装斗争旗帜、较早建立红色政权的地区之一,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26年7月建立了中共建瓯支部,1930年建立闽北苏区,1938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崇安县成立。著名的“赤石暴动”就发生在武夷山下,被誉为“红旗不倒”的地方。 看今朝,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南平全市8718个基层党组织、18.64万名党员不忘初心再出发,赓续红色血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四项重点任务,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平提出的四项重点工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新路子,聚焦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绿色产业发展的“高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标杆”,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 党史学习教育出新出彩 3月8日,南平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后,市委书记、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林文斌率先垂范,在学党史、讲党史、懂党史、用党史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村和坑口村、邵武市中央苏区纪念馆,重温红色历史,汲取奋进力量;市长、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袁超洪带头学习闽北革命史,研究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有关政策,并用好用足政策,深入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努力以振兴发展实绩实效造福闽北老区苏区人民。 以上率下,一股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热潮在全市各地各部门党组织蓬勃兴起。 市人大机关着眼“谋早”“学深”“悟透”,不断突出人大特色,细化“7+27”具体措施,着力绘好党史学习教育“路线图”“课程表”;市政协机关建立健全“功能型党支部+党建联创帮扶点+党员委员基层联系点”党建模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办聚焦党办历史编印教材,围绕党办实际以考促学,结合支部特色创新载体,组织支部党员重走革命路线、参观革命遗迹,开展“党员政治生日领学党史故事”等活动,有效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三服务”的动力和成效;市政府办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十方面重点内容,开办党史学习教育“干部学堂”微课堂活动,每周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分专题请专家学者讲党课、业务骨干说心得、党员干部谈体会;市直机关工委组建了5个调研组深入市直各党建联系片、10个模范机关示范点和县(市、区)开展“学党史、找差距、抓落实、办实事,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调研…… 为讲活党史红色故事、用好身边典型,南平市大力推动“中共闽北党史展示馆”“廖俊波先进事迹展示馆”“南平市科技特派员机制展示馆”的开馆布展工作,使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阵地,各地各部门创新方式方法,通过“有声党史”“村村响”“红色驿站”“漫说党史”等活动载体,实现流动党员随时随地随身学。 ——夯实党建根基,创新方式方法。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鲜活起来,防止学习教育表面化、走过场,南平创新联学机制,拓展“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全市筛选1695个有较强战斗力、执行力的机关党组织,与全市1635个村党组织结对子,开展“送学上门”“联学联建”等活动,为农村党员上专题党课,扶持农村支部建设。 ——深入学习研讨,领悟核心要义。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衔接,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考察时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茶产业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发展和优秀文化传承弘扬等方面进行专题学习,并分别由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牵头开展专题调研。 ——坚持群众路线,推动走深走实。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部署,发挥乡村讲师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明实践广场、百姓舞台等学习教育阵地作用,全面发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覆盖、全员参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4月下旬,党史学习教育省委第三巡回指导组来到南平,详细了解各地各单位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情况。经过多方走访与调研,指导组肯定南平党史学习教育“行动快、措施实,走心走实”。 用心用情用力解民忧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以廖俊波为镜,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祉,闽北党员干部永葆一颗赤诚之心,将理想信念“挺”在前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解决好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市委书记、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林文斌到政和县石屯镇西津村开展住村调研,向乡村干部群众宣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与群众同吃同住,帮助理清发展定位,指导农户选准与资源禀赋相得益彰的特色产业,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干群同心协力,日子越过越红火。市长、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袁超洪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围绕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三减一提升”中“即办事项占比”提升至63%,居全省第二,群众“平均跑动次数”下降至0.16次,居全省第二。 各部门持续深化“百名局长帮扶百家企业”“百名行长服务百家民营企业”。市工信局举办特色工业快消品线上展会,帮助企业实现销售额100多万元;浦城县着力发挥中小微企业金融帮扶政策作用,巧引金融“活水”解企业资金困难;国网南平供电公司投资2.9亿元,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提升山区防抗灾害能力示范项目,助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升级…… 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廖俊波同志母亲季平英同志回信,17日,南平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对全市学习贯彻作出安排部署。23日,市里下发开展“弘扬廖俊波精神 践行为民初心”活动的通知,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廖俊波精神,甘于牺牲奉献,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目前,南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已梳理836项、办结220项。 学史力行做好四篇文章 学史力行,是明理、增信、崇德的落脚点,以行践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转化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才能学用相长,知行合一。 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平考察,对南平生态文明建设、茶产业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发展和优秀文化传承弘扬等方面作出了重要指示,为南平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总遵循。 南平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提出做好四篇文章:要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绿色产业发展的“高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标杆”的发展目标,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发展成就。 南平最大的特色是绿色,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是生态。作为福建的生态屏障,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南平的优势和骄傲,南平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既要当好优质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又要当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路者,更要当好生态文明治理的先行者。”南平市领导说。 缘此,以全国首个获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地级市为契机,南平持续深化“生态银行”等绿色创新,先行先试推进碳中和、碳达峰。3月16日,顺昌县国有林场与兴业银行南平分行签订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和远期约定回购协议,通过“碳汇贷”综合融资项目,林场获得兴业银行2000万元贷款,这是我省首例以林业碳汇为质押物、全国首例以远期碳汇产品为标的物的约定回购融资项目。 以绿为“底”,秉承“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理念,南平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目标,选准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的“3+4+5”产业集群,培育“一座山、一片叶、一只鸡、一根竹、一瓶水”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培优增效。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2.1%左右、两年平均增长4.1%左右,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地处福建“北大门”,南平还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全省构建大通道、发展大流通、开拓大市场上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地策划生成、推动落地一批大项目。今年1月,南平武夷山陆地港首次开行“国际货运班列”。至6月,已累计开行10趟中亚、中欧方向的国际货运班列,总货值3581.98万美元,约合2.35亿元人民币。江西、浙江等周边省份的货源汇聚武夷山陆地港,为促进福建省及周边地区的外贸发展,发挥积极的通道作用。 南平是科特派制度的发源地,走过了22个年头,全市累计选派1.39万人次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服务,帮助全市3.7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科技特派员高允旺推广应用新技术栽培竹荪3万多亩,带动贫困农户103户368人稳定脱贫,把论文写在了闽北的绿水青山和田野大地上。“牢记‘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的嘱托,不断丰富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和实践,持续打响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全国品牌,继续领跑全国。”市领导说。 与此同时,依托武夷山“双世遗”,闽北深化拓展朱子文化“保护、学术、传播、教化、交流”五大工程,打响世界级朱子文化品牌。在更高层次上打造朱子品牌成为大家的共识,“将积极争取将朱子文化列入国家级文化发展研究课题,推动省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项基金、出台优惠政策,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聚焦“四个更大”,围绕四篇文章,南平上下提振精气神,齐心协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开新局、育先机。数据表明,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铁路)同比增长27.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2%)10.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设区市第2位。413项在建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3.57亿元,比上年增加59.2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49.8%,高于去年同期5.4个百分点;开工63项,其中提前开工19项。新增“五个一批”项目1002项,总投资1772.36亿元,新增项目数居全省前列。 更让大家为之振奋的是,近期省里出台了《关于支持武夷新区建设加快南平全方位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干货满满,为富美新南平建设注入了澎湃动力。南平乘势而上、抢抓机遇,结合“十四五”规划和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等,高标准、高水平推进一批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市政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知史砺初心,阔步新征程。 回首来路,初心不渝;征程万里,本色依旧。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全市党员干部正聚焦主题主线,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平提出的四项重点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南平的工作要求,围绕“双过半”目标,紧盯“五促一保一防一控”等重点任务,从严从实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为新时代新南平建设凝聚起磅礴力量,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南平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