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造就一番新天地 福到万家颂党恩

2021-07-02 10:17: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作者:郑璜 张辉
自上世纪末起,在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等领导的推动下,福建最特殊最困难的两个群体断穷根、离旧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赤溪村畲家妇女向游客推销特色产品。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赤溪村返乡青年沈华平(左)投资大棚种植香菇等食用菌。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东南网7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张辉)他们,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住的是茅草和土坯搭盖的房子,没有窗户,冬不御寒、夏不消暑,又矮又黑又潮湿。重重大山像一道道屏障,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

他们,家连着船,船连着家,被称为“连家船民”,过着“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宗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的生活。上岸定居的梦想,奢侈而遥远。

自上世纪末起,在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等领导的推动下,福建最特殊最困难的两个群体断穷根、离旧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因为“造福工程”,从此他们踏上的,是坚实的路;开启的,是全新的生活。

甩掉贫穷的“草帽子”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封名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反映宁德福鼎磻溪镇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18户畲族同胞贫困的生活状况。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

很快,社会各界的帮扶物资,在这个挂在半山腰上的小山村汇聚。

有送钱、送粮票的,还有送羊羔、鸡苗、树苗的。但赤溪的地太薄了,羊羔养不活,树苗一种就死,当地群众无奈感慨:“不是我们不勤劳,也不是党的政策不好,实在是这里种地不长粮呀。”

10年“输血”式的扶贫收效甚微,1994年底,下山溪村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

自然环境恶劣,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只能换条思路:整村搬迁。

福鼎在山下的赤溪村划出一片平原地块,作为下山溪村民的迁入地,由政府提供建房所需的水泥、钢筋、青砖等材料,村民只从山上带下80根木头。1994年8月至1995年4月,下山溪村22户村民搬进了长安新街。随后的20年间,共有12个自然村350多户村民从数百米高山整村搬迁到了新村。

赤溪,迎来了真正蜕变。

和赤溪村一样异地扶贫搬迁的闽东群众,在新居前贴上了“造就一番新天地,福到万家颂党恩”的对联,“造福工程”因此得名。

1994年,“造福工程”被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闽东的做法开始在全省推广。

1997年5月,一份来自福建省政协的调查报告反映:尽管近几年来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少数民族地区来看,“消除绝对贫困,基本实现小康”,还有一段艰巨的路程要走。

于是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带队到闽东调研,着重了解农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向省委、省政府提交报告,建议“本着分类指导的原则,分轻重缓急拟先解决茅草房改造这一最迫切需要的问题,明年以后再逐步解决‘连家船’等‘造福工程’事项”。

当年,福建下达600万元专项资金,限期年内完成“茅草房改造搬迁”。茅草房集中的霞浦和福鼎两地领导立下“军令状”——不摘下“草帽子”,就摘下“官帽子”。

1998年来临之际,宁德地区2000多家特困户,终于甩掉了象征贫穷的“草帽子”。

1   2   3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