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场)答记者问

2021-07-07 13:45:26 卢金福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东南网7月7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场)。发布会邀请福建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兰文,福建省工信厅产业协调处处长杨鹏飞,福建省工信厅科技处处长陈庚,福建省工信厅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林苹苹,福建省工信厅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张维秀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要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请问“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在产业创新方面有哪些规划,如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陈庚:回答主题之前我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十三五”产业创新的情况。“十三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创新水平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排名全国前列,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研发投入占全省的80%。2020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200家,是2015年的3倍多。创新载体数量稳步增长,拥有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48个,其中国家级67个;重点实验室246个,其中国家级10个,企业重点实验室84个;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总数达178家,各类众创空间达500多家。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实施创新发展行动,增强制造业发展内生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科技自主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福建制造向福建创造转变。

具体产业创新有四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进一步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着力提升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比重。创新企业科技服务,引导企业注重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延伸,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组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和检测中心等研发机构,持续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面。鼓励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引领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提升产业链创新水平。

二是布局建设产业创新平台。积极引进“大院大所”等重大科研机构,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国家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向企业开放创新资源。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联合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主动融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完善创新机制和运行机制。

三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攻关机制,聚焦前瞻性、颠覆性等关键技术领域,强化重大科技攻关。围绕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强化关键缺失环节与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四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服务平台功能,重点推动国家级科技成果在闽落地转化。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

记者:新兴产业对福建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实现跨越发展至关重要。请问目前福建省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如何?“十四五”期间,在我省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举措等方面都有哪些?

杨鹏飞:“十三五”以来,我省大力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6000亿元,培育形成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7家、省级222家,以及福州、厦门、莆田新型功能材料和厦门生物医药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围绕构建“六四五”产业新体系,按照“领域聚焦、重点突破、融合发展”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应用为牵引,聚焦有发展基础和条件的细分领域,通过政策支撑和创新引领,持续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海洋高新等新兴产业。比如,新材料产业方面,突出精深加工、高值应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做大做优先进基础材料,突破一批关键战略材料,提高新材料产业的支撑能力。新能源产业方面,紧紧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带来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氢能、智能电网和储能等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突出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着力推动“电动福建”建设,坚持整车和配套同步发展。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方面,坚持创新和特色发展,重点发展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和生物制造等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方面,坚持节能化、循环化和低碳化,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装备和节能材料。海洋高新产业方面,大力实施建设“海上福建”行动,加快培育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海洋高新产业。

“十四五”期间,我省还将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一是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优化全省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提升战略科技力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二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和“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力和细分领域主导力;三是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突出重大项目引领,聚集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四是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加快要素资源集聚、促进产业协同高效、构建完备产业生态,培育一批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

记者:工业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是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主要平台和载体。请问“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如何提升园区发展水平?

杨鹏飞:“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深入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套、高效率服务,全面提升工业(产业)园区发展水平,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拓展产业集聚发展空间,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我们将重点推进十大专项行动,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备、宜居宜业的标准化园区。

一是龙头品牌专项行动,优化园区布局、强化项目支撑、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配套,实施“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推进计划。

二是规划提升专项行动,引导园区立足区域特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优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主攻方向。

三是集约发展专项行动,开展园区土地利用标准化评价,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指导标准化园区建立土地集约利用长效工作机制。

四是产教融合专项行动,推动园区设立实体化运作的职业技能提升中心,推进产教融合,形成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的发展格局。

五是科技创新专项行动,推动园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为导向,联合优势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在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打造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六是融资支持专项行动,推进园区融资体制机制创新,盘活园区自有资产,鼓励园区成立专业运营公司开展股权、债权融资。

七是配套设施专项行动,推广“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完善园区商贸文体及现代物流服务配套体系,整合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园区配套,加强园区职工住房保障。

八是新型基建专项行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打造面向园区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增强网络基础资源支撑能力,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九是机制创新专项行动,理顺并完善园区与属地政府管理体制,构建运转高效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十是标准研制专项行动,建立一套园区建设标准化工作机制;探索构建一系列园区建设标准体系;研制一批园区建设重点领域标准;发展一批园区团体标准;培育一批企业标准“领跑者”。

记者: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是我国当前实施的重要战略,我国工业领域正在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请问“十三五”以来,福建省绿色制造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将采取哪些措施继续推进绿色制造工作?

林苹苹:“十三五”以来,福建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省以占全国2.8%的能源消费,支撑了占全国4.3%的经济总量,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能耗双控任务。我省加快推动工业领域绿色化改造,先后制定了《福建省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实施方案》《绿色工厂创建和评价要求》等政策文件,完善绿色制造标准评价体系,挖掘节能技术改造潜力。值得一提的是,我省的绿色工厂创建和评价要求,部分指标要比国家的评价标准高。截至目前,我省累计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76家、绿色园区2个、绿色设计产品151项、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1家。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根据国家要求继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推动我省制造业的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持续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创建,鼓励引导企业、园区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开发绿色设计产品,充分发挥园区内绿色工厂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制造业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目前省级第四批绿色制造体系名单和国家级第六批绿色制造体系名单正在评审、推荐中。

二是开展重点行业能效对标,加快淘汰传统制造业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积极征集并推广使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工艺,使整个生产过程绿色低碳化。上半年已在水泥、火电、石化3个行业评审公布了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近期拟在制浆造纸、聚酯涤纶等2个行业评审推荐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三是培育本地化绿色制造服务机构,提升绿色制造服务水平。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和产品市场前景咨询等精准化服务,为制造业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