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溜八溜” 东南网带你逛历史遗迹系列之二:福州千年“剑池” 见证欧冶子铸剑历史
2021-07-09 21:26: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作者:张立庆东南网7月9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20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福州的冶山这里兴建“冶”城。铸剑大师欧冶子就曾在冶山铸造宝剑,留下了“欧冶池”等历史古迹。曾经这处估计隐藏在楼宇之间,如今随着冶山春秋园的正式开放,“欧冶池”成为福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两块青石碑见证欧冶子曾经在这里铸剑历史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欧冶池,位于鼓楼区冶山路旁,也称为“剑池”,有2400多年历史,被认为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一口池。相传两千多年,著名铸剑大师、中国古代的铸剑鼻祖欧冶子曾在这里,锻造过名垂千古的神器。少年时,他开始铸剑,后来他冶铸出了“龙泉剑”,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大显神威。水榭旁立着的两块青石碑,一块上面写着“欧冶子铸剑古迹”,另一块写着“欧冶池”。从碑上的铭文就可以了解到欧冶子曾经在这里铸剑。 两块青石碑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当年欧冶子为何会在福州冶山铸剑呢?据悉,主要原因是先秦时期福州还没有开发,地广人稀,这里都是深山老林,树木茂盛,冶炼的材料在这里都能找到,很适合冶炼。据宋朝《三山志》记载,僧人惟干在欧冶池清淤的时候打捞出铜刀、剑环等物,在冶山的竹林中发现了铸剑的冶灶。 “剑池”呈半弧形 景色优美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剑池”整个池塘呈半弧形,左右两边都有高大的榕树所环绕,池中有一个玲珑别致的八角形亭子,名叫“剑光亭”,方便游客坐在亭子休憩。 “剑光亭” 方便市民休憩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在“喜雨轩”的另外一边,有一座碑刻《三皇庙五龙堂欧冶池官地碑》,它被认为是福州地区目前仅存的一方元代的碑刻,有断裂的痕迹,看上去非常的沧桑。 冶山春秋园《闽越开疆》浮雕墙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 摄 冶山春秋园还有一幅《闽越开疆》浮雕墙;公园内冶山博物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展陈布置。除了欧冶池外,在冶山上,还有泉山摩崖题刻、仁寿堂(萨镇冰晚年故居)、九曲等景点遗迹。 冶山作为闽越的国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目前,冶山春秋园,还正在打造遗址考古发掘区、冶山欧冶池核心保护区和遗址博物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