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时政 > 正文
福建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
www.fjsen.com 2021-07-12 11:02:02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奋斗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主旋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林建华

“奋斗”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关键词,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旋律。

感天动地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同时是英勇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长期奋斗的一百年。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涵育的奋斗理念是“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英勇顽强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弥足珍贵的奋斗精神。在英勇顽强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种精神和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精神和精神谱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精神状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九个必须”,是百年不懈奋斗的结晶,是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中国共产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诗。

催人前行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行动指南,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不同历史时期、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有着不同的奋斗目标,依次相接、前后相继。奋斗目标内蕴着奋斗的主题主线,不断深化、不断延伸,在奋斗中奋进,在奋进中升华。在英勇顽强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曾经拥有过长久的辉煌,近代以来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但它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在觉醒中不断寻求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复兴。今天,我们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开辟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宋月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光荣诞生。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历史发展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建立了新中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党先后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党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2021年,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一百年来,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论之源、之魂和之力,使中华民族由沉沦危亡到乾坤扭转、由奋力崛起到繁荣富强,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 薛庆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群众路线。中共二大提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5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案提出一切工作要在群众中进行,“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中共六大提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古田会议前夕《中央对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强调: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红军给养及需用品问题也要“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还指出,党的工作要“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

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赢得中国革命胜利。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实行人民战争。毛泽东深刻阐述群众路线:“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在中共七大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刘少奇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解放战争时期群众路线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民群众“把最后一点粮食作军粮,把最后一块布料做军装,把最后一个儿子送上战场”。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援,终于赢得中国革命胜利。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最新内容。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百年华诞,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最彻底地体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恢宏的史诗 纲领性文献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教授 高中华

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一百年来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用一个鲜明的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系统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百年沧桑巨变。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一百年来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牢记初心使命,牢记“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进行新的“赶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国之大者”。心怀“国之大者”,凝聚复兴力量;心怀“国之大者”,守好人民江山;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国之大者”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大局、根本、未来,事关方向方位、事关关键要害、事关行稳致远。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上立得高、看得远,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对定邦安国的重大原则、重大立场和重大利益,做到心明眼亮,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并落实到行动上。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意义深远。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习近平总书记鲜明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全面总结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伟大成就的“九个必须”的宝贵经验。伟大建党精神和“九个必须”的宝贵经验相互贯穿,又相辅相成,是“体”和“用”的关系,是动力源泉和实践路径的有机统一。百年历程,成就辉煌,巨大贡献举世瞩目。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应对风险挑战的历史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刘志明

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历经磨难、久经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主心骨。百年来,在应对风险挑战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第二,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党的领导核心。建党之初,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党中央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事业几经挫折,甚至面临失败的危险。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和挑战,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新的征程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团结、统一、稳定、繁荣的制胜机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

第三,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回顾100年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

第四,坚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保持革命斗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谨防自满心态、摒弃安逸思想、杜绝懈怠倾向,居安思危、戒骄戒躁,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第五,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威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再一次得到了充分的彰显。我们坚信,新的征程上,只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我们就一定能够经受住一次次压力测试,不断化危为机、浴火重生。

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百年演进与哲学阐释

福建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文彪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和核心要素,它内蕴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是我们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宝贵精神财富。

斗争精神事关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正确理解和把握斗争精神,事关共产党人的精神坚守和政治属性。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强党的精神谱系中,斗争精神具有奠基性意义。中国共产党从不到50名党员逐步发展壮大到9500万党员的辉煌历程,斗争精神蕴藏于党的自身巨变、贯穿于党的理论创新始终,并且内化于党领导人民创造革命、建设和改革奇迹的深刻哲理之中。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把斗争精神写进伟大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号召全体共产党员“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为完成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历史使命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斗争精神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点,作出了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革命道路选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斗争精神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通过不断变革去推动社会发展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借助矛盾的斗争性为全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开辟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后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是党领导人民进行具有崭新内涵的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然继续带领人民实现高质量发展、完成新的历史使命,这仍然是一个伟大斗争的时代。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伟大斗争精神的守正与创新。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站在建党一百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应该深刻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发扬斗争精神之深意,深刻思考百年大党为什么要重申斗争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什么需要斗争精神。一要深刻把握社会矛盾原理,继承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学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观点,还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把这一斗争观点时代化、具体化,对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作出战略安排。二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斗争胜利的根本方向。这既是我们应对惊涛骇浪的底气所在,也是一往无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更是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保持高昂斗争精神的根本前提。三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深化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加鲜明地贯彻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斗争的理念,致力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四要努力增强斗争本领,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斗争方法论思想。当严峻的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必须做到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这也是我们始终强调斗争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强大支撑的根本原因。

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兼执行主任 冯霞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站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起点上,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于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新精神的动力源泉。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回顾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注重涵养精神并从这些精神中汲取成长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些精神一脉相承,都继承和发展了建党精神的本质属性,流淌着红色基因,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赓续和演化,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精神力量和活力源泉,也是激励和推动新时代共产党人继续创造新的精神,继续谱写时代新篇章的动力源泉。

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新时代新征程也将面临新的考验,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丰厚营养,塑造灵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政治定力和前进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伟大事业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保持强大定力、提振前进动力、锻造高强能力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发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动力,汲取开展伟大斗争的智慧,凝聚众志成城的力量,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好第二个百年赶考之路!

(本版稿件均由福建日报记者 郑雨萱 整理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