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遗产地摄影大展在福州开幕
2021-07-16 20:42:0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作者:卢金福开幕式现场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东南网7月16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为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市召开。今日上午,中国世界遗产地摄影大展同时展出,借摄影这个国际性通用语言,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 本次大展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文物局、中国文联指导,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摄影报社、福建省文联、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承办。 据介绍,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处,居世界第一。对世界遗产地进行发掘、记录、宣传和保护,摄影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展览将中国55处世界遗产地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以及福建单元四大板块分类,共展出260多位摄影家拍摄的300余幅/组优秀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来自摄影家们的长期关注拍摄,有的是从近10万幅投稿中精选而出,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出中国55处世界遗产地无与伦比的自然地理和人文景观风貌,同时也将本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东道主福建绿色生态、文明璀璨的人居环境进行了重点展示。一幅幅精彩的摄影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世界遗产地及福建各地的风采,更被赋予了崭新的艺术化表达和精彩有力量的文化影像价值。 展览分为三大展区,在设计上充分注入对传播的思考。位于三坊七巷北广场的室外展区,结合“日”“夜”效果,加入了发光LED装置和主题字,特别设计的“互动打卡区”“我在世界遗产地”的视错觉拍照打卡墙,引导参观者打卡留念,体现趣味性、互动性及传播性,让每个参观者成为展览的宣传者,助力展览的传播。互动打卡旋转拼图墙,呈现55组中国世界遗产地照片及二维码展示,观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照片对应的遗产地介绍,观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堂深入浅出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科普课堂,趣味横生。 位于三坊七巷中段的南后街展览馆作为此次展览的主展区之一,展出的是福建单元及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单元,该展区通过优化观众观展体验与创新数字艺术展示,使静态影像与动态影像结合。71幅以“‘瑰宝’——福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在一楼展区展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红色文化、海丝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跃然照片之上,交相辉映、熠熠生辉。拾阶而上,二楼的多媒体展区,14个世界自然遗产单元和4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单元通过生动的视觉展呈形式,为观众带来一场赏心悦目的影像艺术洗礼。 位于三坊七巷南端的海峡民间艺术馆将展出中国的37处世界文化遗产,展览按照时间动线,全面展现了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保护“时间跨度大、空间分布广、遗产类型多、价值内涵丰富”的工作实践,精良的制作工艺和展陈布置,让观众感受到高水准的影像艺术。视觉错位打卡装置,利用镜面的反光,引人入深,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悟中国世界遗产的文化力量。 此次展览除了三大展区的实景呈现外,还将采用“可操作,可交互”3D实景手段,用VR全景摄影技术,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展览。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沉浸式观展。 活动现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推出——“国家文化记忆和传承”记录传播项目的第一项——《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大型系列纪录片同时发布,本片首次采用4K超高清影像全面记录中国的世界遗产。共计119集,将在2022年底前陆续制作完成并全部播出。为配合本次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将从今晚开播首批14集节目,包括武夷山、鼓浪屿、九寨沟、黄龙、泰山、左江花山岩画、苏州古典园林、良渚古城遗址等世界遗产项目。 此外,还发布了“中国的世界遗产”系列图书。该系列图书为中国的每一处世界遗产单独立卷,每卷160-180幅图片,并配有二维码视频内容,图文并茂地系统介绍我国55处世界遗产地的申遗全过程、其突出的特点与价值,以及现在的保护状况和未来的保护规划,从普及性、可读性出发,兼顾学术性、科学性,让读者在欣赏遗产地神奇的自然景观,感受其博大精深的文化的同时,进一步了解遗产地的文化价值、景观价值、科研价值、艺术价值,等等。预计首批推出的图书包括武夷山、良渚古城遗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以及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