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守艺人,助力福建非遗活态传承
2021-07-18 07:35: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7月18日讯(福建日报 记者 林侃)14日,“互联网+守艺人”交流会在榕举办,国内知名非遗互联网平台、省内非遗传承人、相关行业协会和机构负责人就非遗如何拥抱互联网展开探讨。与会人士认为,借助互联网平台,非遗正在“破圈”——从相对封闭的小圈子走向更大的舞台。 顺应时代的活态传承 采访中,不少专家都提及了“活态传承”一词。 “所谓活态传承,要见人、见物、见传承。”福州寿山石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两件寿山石圆雕技法作品《又一春》《报晓吉庆来》将在本次世界遗产大会上展出。在他看来,非遗要实现活态传承,首先要有守艺人,有传承的对象、队伍,尤其是要有一大批新生力量,同时社会还要有需求。“有些非遗项目根本就没有需求,有的只有几个人在做,只有靠国家拨款等形式进行保护,这种保护只会让路越走越窄。” 陈礼忠以寿山石行业为例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福建寿山石从业人员只有500多人,如今发展到将近30万人,越来越多从业者来自各大院校艺术科班生,也有名师带高徒再进入院校进修的。 今年37岁的周鸿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新锐寿山石雕刻手艺人,他有着与传统寿山石雕刻手艺人不同的成长路径。 2003年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周鸿便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子贤学习寿山石雕刻技艺,属于典型的“院校融合传统型”。 “寿山石行业整体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目前大部分交易都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周鸿说,现在寿山石雕刻手艺人纷纷拥抱互联网,几乎所有宣传推广都在互联网上进行。“可以说,互联网深刻改变了寿山石乃至整个非遗项目的传播与发展。” 漆艺也是福建的特色非遗文化,从资源、人才到社会团体、民间关注度及投入等,均处于全国前列,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但在快消费时代,漆艺作为一种纯自然的、绿色的、耗时的工艺,地位显得尴尬。 在福建漆艺领军人物沈克龙看来,“遗产”是过去式,非遗要想活态传承,就必须深刻理解今天的信息化。“漆艺自古以来便拥有变通能力,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可以让传统的东西更加变通、更加鲜活。对漆艺来说,互联网时代不是抛弃,而是要回到当下的语境和生活,表现为对文化的尊重,对材料的讲究,对创作方式的检讨。” 互联网助力非遗“破圈” 历国栋是一名沉香行业资深从业者,2005年开始接触沉香,2015年开始专注于沉香直播,成为国内最早的一批沉香直播从业者。 现在很多藏家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互联网极大地满足了这种需求。“以沉香为例,手艺人通过直播可以实时讲解作品的材质、工艺和背后的故事,并与消费者在线互动。”历国栋说。 在历国栋看来,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就是成交,但并非盲目地成交,而是要有质量地成交。“手工艺作品需要时间,如果一个月只能做三五件的,就不能要求手艺人一个月做三五十件,否则作品的艺术审美会几乎归零。” 当前,线上线下互补已经成为非遗传承的一个重要形势。但在陈礼忠看来,文化艺术品行业线上拍卖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去年以来,很多中低层次石雕从业者都转到线上,传播渠道和涉及广度与以往线下交易大为不同。通过互联网,人们欣赏寿山石更加便捷,但主要是中低端,高端的相对较少。”他期待线上拍卖走格调化、精品化路线,让真正的匠心作品精准地找到需要的人。 着眼打造高端平台,国内知名匠人手作电商平台“东家”在此次交流会上与福建省艺术品行业协会、福建东南拍卖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互联网,共同推动福建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助力福建非遗技艺传承与保护。 东家总裁孟文博表示,福建是中国工艺美术大省,包括非遗技艺在内的手工艺品类百花齐放,东家平台上汇聚了上万名手艺人和数百万优质用户,来自福建的“守艺人”及作品占比超四分之一。“携手福建省的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目的是塑造互联网平台与工艺美术行业深度合作的标杆,构建‘互联网+守艺人’产业生态共同体,共同推动非遗技艺传承和传统文化复兴。” 孟文博表示,平台将以直播、拍卖、新品首发、众筹、甄选等众多互联网手段,在交易平台、传播渠道、千匠计划、共创共荣四大方面为包括非遗传承人在内的优秀手艺人赋能。同时,平台还依托控股股东复星集团的全球产业布局优势,面向家庭用户销售非遗产品,并让更多非遗技艺和产品走出国门。“我们希望让传承成为潮流,让东方美学融入家庭生活,这样才能让非遗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