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福州求贤若渴掀起引才热潮

2021-09-12 07:29:11 作者:卞军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拓展居民收入增长的渠道,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

刚刚过去的暑假,福州用真诚和魅力书写了“孔雀东南飞”的引才故事:线上,举办人才双选会、直播带岗,提供万余岗位;线下,开展社会实践、暑期游学,吸引数千学子参加……

在日前结束的“好年华·聚福州”系列活动中,4518名青年人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即将在福州开始人生奋斗路。来自全国各地的4213名学子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在福州留下了难忘的青春足迹。

2020年,福州经济总量跨过万亿元大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速,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日前发布的《2021年福州人才供需情况白皮书》显示,第二季度人才需求总量受疫情缓解、社会经济恢复刺激,较去年同期迅速增加。“像集成电路行业,对人才需求是多样化的,目前福州缺乏集成电路支持型人才。”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励民说。

“好年华·聚福州”系列活动,正是为引才而来。8月17日至8月28日,为期12天的“好年华·聚福州”人才线上双选会举行,包括青年人才线上路演、明星企业直播带岗等丰富内容,不仅由335家企业提供了超万个工作岗位,而且发布了“万元生活补贴”等福州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人才政策,“企业+政府”形成引才合力。

据统计,该线上双选会的访问量达到66万人次,8778人次参加线上面试,4518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我们带来了3个年薪百万元的岗位,希望找到合适的高层次人才。”中国500强企业永荣集团人资行政中心副总经理黄剑说,“随着住房补贴、生活补贴等人才政策不断加码,减轻了引进高端人才的成本,让企业引才越来越有底气,为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带来更强动力。”

从6月开始启动的“好年华·聚福州”社会实践和暑期游学,则向数千名学子展示了福州蓬勃发展的活力,用良好的第一印象,吸引他们到福州就业创业。

参加社会实践的中国人民大学博士黄元豪感慨地说:“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们,看到了福州拥有的‘多区叠加’‘强省会’等重大发展机遇,了解到人才住房、生活补贴等多方面优惠政策,很多人将福州纳入了自己就业择业的目标城市。”此外,学子们还提交调研报告299篇、游学日志227篇,开始为福州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70多座城市、1239所院校的8615人报名参与社会实践,实际择优录用4213人。”福州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次来福州的接近45%,非榕籍学子占到61%,78.02%的学子有较大意愿来榕发展。”

福州这个暑期的引才热度,将成为贯穿全年的引才热情。福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计划形成工作机制,精心设计配套服务,将“好年华·聚福州”系列活动品牌化,打造福州招才引才的新平台。

记者手记>>>

政企携手引才留才用才

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一句经典电影台词,让“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近几年,不少城市相继展开对高校毕业生的“抢人大战”,也彰显出人才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千方百计引人才,已经成为共识。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是用人主体,是各类人才展现抱负、实现价值的平台。但吸引人才并非一家之责,而需要一座城市的齐心协力。因为人才对城市的选择,除了考虑职业发展因素,还有文化需求、家庭生活、子女教育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因此吸引人才需要政企携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事业、生活、家庭等方面积极发力,切实增强引才、留才实力。

当前,我们乐见福州等城市出台短期免费住宿、万元生活补贴、人才住房公寓等利好政策,给全国人才留下了较好的“第一印象”。不过,这些政策多数还停留在引才阶段,对如何长久留才、长远用才仍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毕竟,引进来只是第一步,留下来安居乐业才能让人才为城市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今后,如能以留才为目标设计引才政策,将会使政策更有含金量、城市更有吸引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