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正文
分享到:

盐碱地上的乡村振兴路

2022-02-25 10:50: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作者:林辉
春节前夕,郑培忠成功培育出第一批优质蝴蝶兰。郑培忠与技术人员交流绿肥改良土壤试验成效。2013年,郑培忠放弃稳定的工作,回到故乡陆续流转当地已抛荒几十年的270亩盐碱地,成为努力耕耘的拓荒者。

image.png

春节前夕,郑培忠成功培育出第一批优质蝴蝶兰。

东南网2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欧阳荣华 文图)雨水至,春耕始,万物生。眼下,浓浓的年味还未远去,一幅幅“春耕备耕图”已在各处田间地头徐徐展开。位于惠安县辋川镇下江村的家兴家庭农场,机器轰鸣,一派热闹景象,农场主郑培忠组织人员采收瓜果蔬菜,给果树修枝施肥,为盘活这片盐碱地、带动周边村民致富、致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漫步农场,只见桃花、李花迎着春风朵朵绽放,玻璃温室大棚里蝴蝶兰花姿挺拔,火龙果、香水柠檬等时令水果散发着诱人清香,果树下家禽家畜尽情奔跑……这样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竟出现在曾经寸草不生的沿海盐碱地上。

2013年,郑培忠放弃稳定的工作,回到故乡陆续流转当地已抛荒几十年的270亩盐碱地,成为努力耕耘的拓荒者。

“当年没有启动资金,就抵押资产,向亲朋好友借资助力。可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建设改造都需要高投入,仅仅依靠传统种植业,必然是入不敷出。”郑培忠回忆道。

要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地问题,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

对接省农科院科技人员,研究制定改良方案,筛选绿肥作物改良土壤,引进果蔬新品种,打造循环生态农业……郑培忠一股脑儿扎进盐碱地,常常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突如其来的干旱和内涝等自然灾害,也不曾阻止他拓荒的步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潜心研究探索,盐碱地上终于开出了朵朵鲜花,结出了香甜的果蔬。

科企互动,让农场产能得到极大提升。其中,火龙果年产7.5万公斤,西红柿和黄瓜试种基地年产9.6万公斤,其他果蔬年产18.7万公斤,繁育优质种苗15万株,农场实现扭亏为盈。同时,带动周边近百名村民共同致富,年平均增收100余万元。

“目前,农场已具备发展绿色农业和循环经济的条件。我们正在探索‘生态资源+科技研发+复合农业模块’的经营方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郑培忠告诉记者。

郑培忠逐渐成长为一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优秀带头人。他依托专家工作站、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全国基层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和田间课堂等平台,在农场开展“设施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果园建设与管理”“滨海盐碱地农作物改良”等田间技术培训和观摩会,近200人受益。

image.png

更多内容 扫码读图

1  2  3  4  5  6  7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