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正文
分享到:

有一种力量,叫“爱拼会赢”

2022-04-11 09:31: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作者:树红霞
4月3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35集电视连续剧《爱拼会赢》圆满收官。

东南网4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4月3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35集电视连续剧《爱拼会赢》圆满收官。该剧自3月15日开播,圈粉无数,收视口碑飘红。据央视统计数据,全剧平均收视率1.13%,平均收视份额5.16%,单集最高收视率1.39%,单集最高收视份额7.12%,目前平均收视位居全上星频道同时段电视剧类节目第一。

这是国内第一部全面展现晋江改革开放历程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以“两家族”“三代人”“四十年”为架构,从制鞋、纺织服装、农业食品等多个领域,讲述了晋江人白手起家、创业发展的动人故事,生动诠释了“晋江精神”的深厚精神内涵。

据介绍,《爱拼会赢》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文联等联合摄制,列入中央宣传部文产资金支持、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年重点电视剧选题片单,由于晓光、甘婷婷、张丰毅、王姬等实力派演员主演。

用镜头解码“晋江经验”

如何把“晋江经验”的探索与实践表现好?“《爱拼会赢》开篇就是一连串冲突,在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直击‘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黄莱笙由衷感叹。

“晋江经验”,演好先学好。正式拍摄前,剧组面向所有演员进行戏前辅导,为他们更好地理解晋江发生的故事、刻画好每一个人物打下坚实基础。

《爱拼会赢》的创作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聚焦发生在晋江这片热土上跌宕起伏的真实创业故事,极力展现前辈们“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力求以晋江式商情与闽南式亲情的交织,再加上戏剧化的大开大合、人物的命运被推向极致,赋予剧作一种独特气象。

“该剧主题立意鲜明,兼具历史感与时代感,通过普通人的奋斗历程,将民营经济发展与‘实现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主题相结合。”编剧宋凌云说,“诚信、谦恭、团结、拼搏”的“晋江精神”为剧作赋予了天然的正能量。

“晋江人创业的故事太精彩了!当看到荧屏上出现《温州一家人》《大河儿女》《人世间》这样大气厚重的年代剧时,我们多么希望在荧屏上也能看到晋江创业者的精彩故事。如今,《爱拼会赢》播出,让家乡人如愿以偿,看得我热血沸腾、热泪盈眶。”泉州师范学院教授、泉州市作协名誉主席戴冠青是老泉州人,他亲眼目睹晋江的华丽转身,也成了《爱拼会赢》最忠实的粉丝。

诠释不一样的企业家

《爱拼会赢》讲述了一群在时代大潮中敢想敢拼的年轻人,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始终都不放弃初心。其独到之处就在于,处处显示出草根性的“拼”的精神。其中,于晓光、甘婷婷演绎夫妻企业家的创业历程,是该剧一大看点。

“作为年代剧,《爱拼会赢》赢在人物群像的生动刻绘,更赢在对梦想的热切渴望与热烈追求。”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余岱宗说,以高海生、叶大莲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形象的立体描绘,让整部戏的每一个环节充盈着敢闯敢拼的充沛激情,散发出蔚蓝色的海洋气质。

男一号高海生由青年演员于晓光担纲。拿到剧本后,他一口气读了十几集,欲罢不能。“这是我第一次读得这样快、这样投入,我从中看到了活生生的人物,而且这些人物不是编出来的,是生活中来的,我被他们的故事深深感动,不觉生发出对这些企业家的敬佩之心。”于晓光说。

剧中,高家长子高海生自幼丧父,有着长兄如父般的沉稳和豁达,沿袭父辈晋江人善于经商的传统美德:精明,能干,爱拼敢赢,有前瞻的眼光和试错的勇气,抓住一切机会寻找商机致富。父亲当年下南洋学做生意留下的老檀木算盘,是高海生一直信奉诚信创业的象征。高海生的创业经历,也是其他民营企业家的经历,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企业家的胸怀、情感和拼搏精神。

“我在福建生活多年,与这里有着很深的缘分,我了解这些企业家,理解他们的感受。如今,我有机会扮演他们,是很幸运的事。新时代每个人都在拼搏,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给奋斗中的人们一些鼓励。”于晓光说。

青年女演员甘婷婷,在剧中出演高海生的妻子叶大莲。这位与丈夫一同创业的闽南女性代表,身上聚集了闽南女性特有的智慧和美德,她始终支持丈夫,当企业遇到瓶颈时,能理解丈夫,以大局为重,凭借自身努力,赢得尊重。

用真实的力量打动人

《爱拼会赢》给观众最大的感觉就是真实。

故事始于1980年,从发生在农村的一场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开始,以主人公高海生个人和高、叶两个家族的命运为切入点,讲述改革开放40年中,两个家族三代人如何爱拼敢赢、勤劳致富的故事。

“主创团队历经两年,数次赶赴晋江、泉州、厦门、上海等地,采访了近百位晋江企业家及各界人士,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与地方文献资料,为剧本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宋凌云说。

这部剧勾起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林焱许多回忆:“剧中有高海生最初为经营一些小业务而遭受挫折乃至公安部门介入等情节,我们采访过的企业家,几乎无一不经历过类似的周折。对照之下,我感到《爱拼会赢》的剧情,既有具体人物‘平视’的细节生动性,又有当年整个社会转轨中出现的社会形态‘俯视’的概括性、规律性的呈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福建文学》编辑李锦秋也是晋江人。“熟悉的场景跟着镜头拉开,这片乡土上昔日演绎的激扬热烈的奋斗故事一下子涌了上来。无论是小与大的冲突融合的设计,还是点与面的勾连映射的运用,抑或线与块的分立聚集的构造,都体现了创作者竭力用艺术方式积极表达‘晋江经验’内涵的艺术智慧。”她说。

晋江有很多实业,《爱拼会赢》除聚焦以鞋服行业为代表的传统企业以外,还着力展现以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科技、环保等为代表的新时代新企业形象。“本剧跨度40年,我们借助主线带动辅线的故事架构,塑造了饱满的人物群像,通过描写普通人的奋斗,写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将人物命运推向极致。”导演李小平说。

记者手记

葆有努力去赢的拼劲

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随着电视剧《爱拼会赢》热播,那首朗朗上口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再次被大家传唱。

“没有谁能拯救我们,只有我们自己。”男主角高海生没有在自幼丧父的困境中倒下,也没有在一次次与外部环境的争斗中被摧垮,折射出苦难中人性的光辉。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敢闯路更宽,爱拼才会赢。在与主创人员和我省文艺评论家的深入交流中,记者发现,《爱拼会赢》之所以广受好评,是因为抓准了两个字,一个是“拼”,一个是“赢”。晋江人的“拼”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出击,因而叫“爱拼”。剧中演员的“拼”,不是蛮干、乱干,而是敢干、苦干;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不只是为小家,而是为大家。所以,最后的“赢”,完美诠释了共同富裕的理念。

改革先得干起来,因为“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在“晋江经验”的鼓舞下,晋江坚定不移地拥抱实业,一大批民企在这片热土中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晋江人敢拼、能拼、会拼,把每一次挑战,都当成一次创新摸高;把每一次考验,都当成一次能力淬炼。这是“晋江经验”留给人们的重要财富,也是该剧从共鸣走向共赢的思想根基。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浓缩了晋江人最为宝贵的人生信条。产生于20年前的“晋江经验”,是晋江人民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至今仍然有指导意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民族复兴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从《爱拼会赢》中汲取能量,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脚踏实地地干、不掺水分地干、掷地有声地干,风雨无阻向前进,越是艰险越向前。

链接

导演李小平:一起拼吧,拼出一部好剧

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注重细节是讲好故事的关键,也是电视剧《爱拼会赢》导演李小平的拿手好戏。

李小平骨子里有种拼的劲头,与该剧的主题不谋而合。接手该剧后,他便与投资人和演员说:“咱们一起拼吧,拼出一部好剧!”

李小平数次带领主创团队深入晋江,与企业家沟通,观察他们的生活,体会他们的情感,甚至对企业家的着装和饮食以及兴趣爱好都详细了解、用心揣摩。

“企业家为什么有这种习惯,他们遇到事情时的每一次决定、每一次落泪,都是有故事的。要想让观众接受剧中人物,首先得让他们感觉真实可信。”李小平不但自己很拼,而且要求剧组所有人都要体验生活,确保找到来源于晋江本地生活的真实质感。

作为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摄影师,李小平善于用镜头表现美。走访了晋江的角角落落,他被当地的美景深深打动,表示要拍出与以往不一样的晋江,让观众在看故事的同时,记住晋江,记住晋江的美,记住晋江的人。

为了找到男一号上世纪80年代初的家,李小平走遍了晋江的古村落,最后将目光瞄准了塘东村,那是一片红砖飞檐的古民居,极具生活质感。

在李小平看来,《爱拼会赢》应该呈现出一种宽广辽阔的审美。人生的跨度,苦难的跨度,同时也是悲喜、理念和情感的跨度,就像无边的海洋,虽波涛汹涌、险境重重,但历经跌宕后终究归于豁达。所以,剧作设计、镜头语言、美术、造型、音乐和剪辑等,自始至终都要建立在这样的理念之上,既随着年代和情节作出变化,又遥相呼应,在广阔、博大的审美基础上交响共振。

1  2  3  4  5  6  7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