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厦门:向海而兴,“蓝色动能”澎湃

2022-04-16 07:53:58 作者:林丽明 陈挺 田圆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4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丽明 陈挺 田圆)临海而生,向海图强。厦门是全国首批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之一,发展蓝色经济潜力巨大。2021年,厦门海洋生产总值达1645亿元,海洋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200万标箱,海洋GDP占比接近经济总量的23.4%。

近年来,厦门全力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与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欧厝、高崎等区域性全国性高端水产品交易中心,加速建设海洋高新产业园区,吸引知名海洋企业总部落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蓝色动能”。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速迅猛

走进厦门致善医检实验室,一管管刚送来的核酸检测样本码放整齐,等候检测;捕获扩增室内,全自动医用PCR分析仪器一字排开……

3月16日,这个实验室获得福建省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运行许可,正式投用检测新冠的核酸检测。

“工具酶是核酸检测最核心的原料,但是高端工具酶领域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以前80%依赖进口。”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吴钦介绍。

为了填补国内高端工具酶的空白,致善公司与厦门大学、海洋三所等共同建立了海洋工具酶开发与产业化合作关系,发掘并开发出源于海洋微生物、鱼类基因的高端工具酶,打破了国外垄断。

这一高端工具酶,被投用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研发与生产。一箱箱“厦门造”检测试剂产品,驰援海内外疫情防控一线,仅去年,就出口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销售额达2亿多元。

如今,海洋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迅猛。2021年厦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增加值为53.74亿元,同比增长25.64%,开发出多种形态微藻DHA、蓝湾氨糖、辅酶Q10、新型鲨鱼肽等大批海洋生物制品。

涉海新兴企业发展壮大

2020年,全球首艘7500车LNG汽车滚装船交付,填补了我国双燃料大型汽车滚装船自主设计建造技术的空白;今年3月1日,被誉为“全球最适应气候变化和最智能环保的船舶”——维京荣耀号在北欧投入运营……这些船都是由厦船重工承建,“厦船造”船舶蜚声海内外。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我省港口群联动发展、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建设,邮轮经济发展迎来机遇。紧抓机遇,厦门加速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不断壮大。2021年,厦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43.51亿元,同比增长10.65%。

澎湃海洋,“芯”动能不断。

去年2月,专注于智慧海洋管控产品及系统开发的罗普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厦门海洋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厦门,像罗普特一样的涉海新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海洋电子信息、海洋仪器装备领域一批关键技术和设备取得突破。截至目前,厦门市共有海洋龙头企业22家,海洋中小微企业347家,海洋高技术企业25家,海洋上市企业11家。

依托各类平台快速转化成果

“我已经和企业合作,将苦心研究多年的蜂海绵骨针材料转化生产化妆品。这得感谢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平台。”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陈铭说。

陈铭团队研发的这一生物材料提取自蜂海绵,在获得专项资金扶持后,这一生物医药科技成果很快将实现全面达产,将年产100公斤,撬动大概价值9000万元的产品产出。

厦门正依托各类平台,快速转化科技成果。在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每周各种对接会、推介会不断,常态化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蜂海绵骨针的产业化项目就是从这里走出,得到推广。

作为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厦门的海洋双创基地等各类平台频频对接社会资源,聚焦潜力项目,快速实现成果转化。

与此同时,为发展海洋经济,厦门加速“两港一区”的产业布局。

欧厝渔港,拟规划建设厦门现代水产种业园区,重点培育现代种苗业和工厂化养殖;高崎渔港,提升改造后要成为美丽休闲渔港;位于翔安的海洋高新产业园,要建成具有较高展示度的海洋经济示范片区。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相关人士表示,规划2025年厦门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要达30%以上,全面建成现代海洋城市和海洋强市。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