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世界读书日丨王来文:旅途与阅读
www.fjsen.com 2022-04-24 17:00:07   来源:福建文艺网    我来说两句

1.jpg

引 言

最是书香能致远。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于4月23日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的祝贺。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

今天,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本期特推出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省美协主席王来文的散文随笔《旅途与阅读》,与大家分享阅读体会。

旅途与阅读

王来文

记得约在刚届不惑之年时写了一篇随笔《误当书生三十年》,谈了些许自己的读书片段的生活。文中也谈了当时的读书状态:“读书不仅是我的生活必然内容,更是多了一份精神探索与生命体验的自觉。而今工作幅度大了,工作紧张了,看书、读书的节奏也似乎跟着紧张,车上、宾馆、飞机上、会场休会时都是我看书读书的时间和场所”。而今十来年过去了,这种状态竟成了我的一种生活的常态,一种习惯了。近些年,人到中年,已是知天命的年轮,虽读书依旧,但倒是多了份悠闲式的阅读,而在旅途中的阅读更是如此。小说固然好看,但散文小品似多了些才学情识。含哲理美学的随笔、散文等“无用”的旧书,更引起我当下阅读的兴趣。时下,出版确实是一片繁荣,能入眼的书不少,设计装帧用心用力,有视觉之美,但内容能入心的书却不多。

而今世风文风变了,文人真性真情的笔墨已是慢慢凋零。抑或是个人气质所好,抑或是年轮岁月所致,小说类的那些波澜跌宕的虚构情节似乎不再被感动,倒是那些随性的随笔散文颇入我心,特别是老前辈老先生晚年的散文随笔。或许是年过半百,自己的想法陈旧了,但岁月流转,人就是这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曾请好友篆刻家魏杰兄帮忙刻有一枚闲章“与古为徒”,也算是我当下的审美心态。

也正是这个偏好,近年来旅途的阅读却是颇轻松颇愉悦,也颇充实的。所携带的书多为语录体、访谈体、对话体、札记甚至日记体等文体。特别是师友忆旧等随笔散文式的书,特别让我迷恋,这类的书多是老者、长者所著的书,且多为带“古”风的旧书为主,当然也包括些新出版的“旧书”。如果拿现行的“论文评估标准”去评孔子,去评诸子百家,去评袁中郎、林语堂,评以上这些文体的作者,大概率连副教授都评不上。

壬寅年春节过后,携带在旅途上看的书,主要是《耕堂文录十种》《汪曾祺自编文集》《小窗幽记》《大师谈艺录》《余英时谈艺录》《李泽厚谈艺录》。还有闽籍的老先生著的《海峡感旧集》《晚晴漫步》等等。我颇喜好这些老先生们的文章,他们的字句语词充满厚度,充满历史感,且朴素自然,似清水芙蓉不施粉黛。长长短短,平和简约,娓娓道来,信手而得,脱尽人间的花哨与燥气。或有启发,然点到为止,或有提示,但不会耳提面命,处处是大学问、大智慧。见人论事,精见卓识,温柔敦厚,然处处富含机锋与哲思,这种厚实的淡泊与清澈,是岁月与阅历的沉淀,那是熬出来的粥,煲出来的汤,不是高压锅压出来的稀饭。那是带着包浆的,包浆可人。作者写的安宁,读者读的也柔软,即是掩卷亦能回味数日,颇能安顿不少人生旅途中的疲倦与困顿。这些书不管出版时间还是所写内容确大多有些“旧”了,读之,实能感受浓浓的“古”味,一股“古”风,一抹“古”韵,一缕“古”意。旅途易乏,但闲来翻这样一本书,沏一壶茶,推开窗,静坐窗下,抬头是星空宇宙,低头是书里乾坤,洗却尘虑,倒也惬意。

当然,作为从事“美”的实践者,艺术评论、美学、艺术哲学的书是日常阅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旅途中也常随身相伴,如《美学散步》《谈美书简》《美的历程》《中国画论类编》等,这类书翻读它们时,时常边读边划,时而也会在旁边写上点体悟与感语。记得不久前到闽西红土地写生,晚上入住酒店,我把这些书在桌面摆齐,认真凝视,不禁感慨,它们竟陪伴了数十年的时光。岁月侵蚀,有的已经发黄陈旧了,有的也有所破损了,有的涂涂抹抹在其上已是面目全非了,其实不少书我皆有新的版本,却还是乐意喜欢继续读它们,总觉得新版不如旧版,或许是习惯,或许是情感。

总之,每一本书都饱含了时光的回忆,它们一直在身旁,在手边,哪怕在旅途中,它们也早已化成心中的一部分,成为手中日常所需的一部分,想想几十年来旅途中一直相伴的书,它们所带来的那种愉悦与幸福感,实是人生的快意。我真的很感谢它们,有它们的陪伴,人生充盈,也温暖。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旅途何乏之有呢!


责任编辑: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