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福建经济学校:打造思政教育的“立体课堂”

2022-05-31 09:18:59 作者:黄枫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5月3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枫)近段时间,福建经济学校三年级学生刘振燊正与队友一起为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积极备赛。每天上午8点到晚上10点,他们几乎都扎在实训室。“这样的训练,从今年初坚持到现在。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团队取得的成绩,与学校长期对我们的职业精神培养分不开。”刘振燊说。

福建经济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今年学校团委又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近年来,该校结合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学校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本着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该校党委书记、校长郑长青说。

改变教学方法,让思政课“动”起来。该校与闽海百年历史纪念馆等8家单位建立共建关系,组织学生到思政课实践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统一起来,让师生重温红色历史、牢记责任使命。

转变教学思路,让思政课“活”起来。开展党史融入课堂活动,以“红色故事我来讲”的形式,让学生收集资料,主动了解党史、国史,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情。

探索教学路径,让思政课“亲”起来。通过议题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游戏教学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潮”起来。通过AR/VR实训基地,运用丰富的数字资源将知识与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地展现出来,增强了交互性及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同时,该校还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从传统思政课形式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转变。

“第二课堂”延伸思政教育

“第二课堂”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第一课堂”之外的重要育人平台。福建经济学校通过积极为学生搭建“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近日,该校2019级物流管理专业的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再次来到福州长乐飞思农庄。在这里,老师向同学们生动介绍中国农耕文化、常见粮食种类和“一粒谷”成为“一粒米”的历程;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体验耕耘辛劳。

“我出生、长大在城市,以往对田间作物知之甚少。自从参加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学会了插秧,切身感受‘粒粒皆辛苦’。”学生杨紫萱说。

该校还组建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中国数字峰会等重要活动输送优秀志愿者;在福州“新名片”福道等景点建立志愿者服务站;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收集花草制作非遗项目草木染作品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养成美德、收获成长。

产教融合中培育职业精神

“我们学校还立足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紧扣产教融合的新理念、新思维、新要求,融入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教育,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该校信息与工程专业教学部教师刘挺说。

据介绍,福建经济学校与上汽集团、新大陆集团、星网锐捷等10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各类实习实训基地70个、创新创业基地8个,还与360公司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建立“360线上线下创业平台”,学校依托该平台运营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由学校、企业以“双师制”共带学生。

此外,该校还选聘同利肉燕第四代传承人陈君凡、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伟星、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吴其熊,合作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榜样力量,提升学生的德技并修水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