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凝聚智慧力量 书写时代华章——福建省社科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工作巡礼

2022-06-22 16:18:50 李行云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东南网6月22日讯(本网记者 李行云)“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赋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福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全省社科界坚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呼声,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繁荣发展福建哲学社会科学,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飞入寻常百姓家”:以新思想举旗定向 打好社科普及底色

思想就是力量,旗帜就是方向。福建省社科联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主动当好“思想传播者”和“理论倡导者”,通过基层宣讲,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固本领理论学习“有生气”。通过举办全省社科联系统干部培训班、省市社科联学习交流会、青年学者交流座谈会、福建社科界学术年会、中青年理论人才培训班、社科学术社团干部培训班等,福建省社科联组织全省社科界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省兴起学习热潮,并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新福建建设的生动实践。

启民智理论宣讲“接地气”。让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需要在宣传方式上不断创新。福建省社科联依托全省社科普及宣传周、全省百场社会科学专题报告会、网上有奖竞答、东南周末讲坛等各级各类平台载体,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宣讲活动,把主旋律唱得更响,奏出了宣传最强音。省社科联七大以来7年多,每年举办社科普及宣传周,省、市、县三级联动,组织动员专家学者2万多人次,举办各类报告会、讲座2000多场,开展广场咨询、图片展览、文化下乡等活动6000多场,发放普及宣传图书资料500多万份,受益群众500多万人次。举办社科专题报告会700多场。每周六上午在福建省图书馆主办的东南周末讲坛举办讲座达300多场,受众超过7万人次,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荣获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润民心社科普及“冒热气”。编撰出版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东南周末讲坛选粹》、社科普及出版资助丛书等社科普及读物90种(本),发行量超过40万册。举办网上社科知识有奖竞答活动17期,参与人次近3000万,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社科普及活动品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2021年,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活动首次以网络为主会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17个大项共123项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场丰盛的社科文化大餐;其中,“社科普及基地在线逛”汇集了福州市鼓楼区各个街道的历史建筑和社科普及基地,让网友“足不出户”享受文化熏陶。有网友留言道:“‘大隐隐于市’,从来没想到我的身边有这么多的地方有得逛、有得学。”

守阵地旗帜鲜明“树正气”。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福建省社科联时刻突出底线思维、筑牢守稳阵地,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细落实。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贯穿社科联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把好项目和成果评审的意识形态导向关,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加强对学术社团举办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学术活动的意识形态内容审核,严格执行报告人和报告内容“双审制”,并纳入社团年报内容。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荣获第十三、十四届省级文明单位。

“为有源头活水来”:当好思想库、智囊团 提升理论研究成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省社科联七大以来,福建省社科联整合社科资源力量,服务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建好“思想库”。省社科联七大以来,组织全省专家学者推出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重要决策价值的研究成果。《习近平扶贫“十论”》《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与我国高水平开放性经济新体制机制研究》《国家治理视角下以智慧党建提高基层党建质量研究》《加强工业用地保护、提升工业用地亩产值的建议》等多项研究成果分别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加快福建自贸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深度合作的建议》《“一带一路”框架下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关于新冠肺炎下的我省涉侨工作相关建议》《关于“十四五”期间我省制造业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对策建议》《关于对海外华商工作的五点建议》等一大批研究成果得到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关于加强闽台基层和青少年交流研究》《两岸流行音乐传播与台湾青年身份认同建构策略研究》得到中央统战部和国台办领导的重视。区域研究优势更加凸显,“中国钓鱼岛数字博物馆”面向全球开放,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涉台族谱研究、妈祖文献研究等成果显著。

面对疫情大考,全省社科界团结一致、主动作为,组织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研究,30多篇理论文章在中央“三报一刊”发表,17篇研究报告被中央统战部和省委办公厅、省商务厅、省税务局等部门采用。《东南学术》开设“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栏目,刊发一批高质量论文,获省委领导肯定性批示。各社团发挥优势,创作推出《抗疫诗词选编》、抗疫楹联和书画作品等,为夺取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作出积极贡献。

当好“智囊团”。为进一步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福建省社科联立项建设29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积极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147项,发表论文3167篇,出版专著525部,提交咨询报告581篇。社科研究基地中有数十位专家学者担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顾问、咨询专家、智库委员等,广泛建言,积极献策。

组织评选第十一至十四届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中国特色、具有福建风格的精品力作脱颖而出。不断改革完善评审实施办法,专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科评审组;进一步优化奖项设置、增加奖项数量,总奖项数由250项提高至300项;加大青年人才扶持力度,设置青年佳作奖;建设评奖信息系统,实行网上申报评审,全过程信息化、数据化留痕;扩大省内外评审专家选取范围。四届共评选出获奖成果1085项,其中一等奖99项、二等奖295项、三等奖691项,为福建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支撑。

“南看闽树花不落”:擦亮社科“闽”字牌 发挥改革创新特色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省社科联七大以来,福建省社科联奋力改革创新,通过聚焦实施“六个一”——“深研一个重大理论课题、落实一个重大发展战略、构建一个社科联网络、办好一份学术期刊、实施一项文化工程”,进一步擦亮具有中国特色、福建特点的“闽”字社科品牌。

深研一个重大理论课题,打造新思想理论高地。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福建省社科联动员组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跨学科协同研究,系统挖掘习近平总书记留给福建的理论富矿,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高地。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挥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的导向作用,鼓励专家学者为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贡献福建智慧和力量。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组织开展理论探源计划,立项一批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合作,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等重大课题研究。《东南学术》开设“新时代新思想研究”专栏,刊发一批高水平学术文章,已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栏目。

落实一个重大发展战略,架设两岸融合桥梁。福建省社科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这一重大战略,着眼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落实各项惠台政策。省社科基金设立台胞专项扶持项目,支持台湾同胞在闽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每年的福建社科界学术年会中专门设立若干个海峡两岸交流分论坛,邀请台湾同胞来闽开展学术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添砖加瓦。福建师范大学发布两岸合编高中语文教材新书,在两岸引发积极反响。

构建一个社科联网络,打造福建社科普及品牌。福建社科普及工作走在全国前头。2014年9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福建成为全国第三个施行社会科学普及地方性法规的省份。省社科联认真贯彻执行《条例》赋予的法定职责,牵头组织编制实施全国第一个省级社科普及五年规划纲要《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纲要(2016—2020年)》,省政府建立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纳入了法治化轨道。省级社科普及专项经费从2014年的200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850万元,有力推动了我省社科普及事业蓬勃发展。加强基层社科联建设,特别是县级社科联建设,是社科普及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福建省9个设区市和82个县(市、区)成立社科联,并落实了机构、人员和经费,有力推动基层社科普及工作开展。20家高校成立社科联组织,充分发挥高校在社科普及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建立30家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健全完善基层社科普及宣传工作网络。中宣部在《宣传工作》上以《福建加强县级社科联建设 推动理论宣传普及向基层延伸》为题,向全国介绍推广我省的经验做法。

办好一份学术期刊,树起一面研究旗帜。近年来,福建省社科联主管主办的《东南学术》办刊工作再上新台阶,已成为福建学术界的一面重要旗帜。2018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确定为全国重点期刊,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考核“优秀”等次;连续两年(2018—2019)被评为“福建省十大名刊名社”;连续三年(2018—2020)被评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2021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实现福建在这一全国出版领域最高奖期刊方面零的突破;同年,获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多篇刊文荣获福建省百花文艺奖、多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大奖。

实施一项文化工程,塑造八闽“福文化”。近年来,福建省社科联聚焦文化强省建设,组织实施“八闽文化研究工程”,着力推出一批富有福建历史文化特色、具有全国影响和世界意义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福建当代发展研究、福建历史文化专题研究、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研究、福建历史文献挖掘整理研究等研究布局,深入研究福建精神的历史脉络、文化渊源和现实意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福建基因”,推出一批具有重要理论创新和文化传承价值的“福文化”标志性成果,助力福建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负时代勇担使命,踔厉奋发再启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福建省社科联将坚持正确导向、服从服务大局、发扬学术民主、锐意改革创新,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守正创新,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奋力谱写新时代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